大作文
在你走过的十几年的岁月里,一定有一些人和一些事是令你难忘的,它们保留在你的记忆深处,就像是一朵朵永不褪色的花,请你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自己亲眼所见的人和事;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请结合《爱心如同韭菜》上下文的语境,发挥你的想象,在第③段省略处加上“娘”的神态和心理描写。
要求:(1)与文章的情境相符;(2)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200个字以内,不少于150个字。
记叙文阅读
爱心如同韭菜
余显斌
①那个春天,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他轻声说:“在医院。”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他忙说:“娘,没啥。”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
②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看见了他。他坐在病床上,护士在给他量着血压。娘一见吓了一跳,问道:“儿呀,你怎么啦?”他说:“白血病。”娘不懂什么是白血病,望着他。他告诉娘,患白血病很难治的。看娘身子一颤,他忙说,不过,有骨髓配型成功的人愿捐骨髓,自己就有救了。娘忙说;“配啊,砸锅卖铁也配啊。”他叹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两万多人中才有一对配型成功的。”
③娘坐在那儿,眼睛直了……他忙摇着手道,不过,自己很幸运,和一个女孩配型成功。娘眼睛一亮:“真的?”他再次垂下头,告诉娘,可是对方不愿捐献骨髓。娘一脸灰白,许久,点点头道:“是啊,身上的东西,哪一件不是跟眼睛鼻子一样,哪有多余的啊?多余的也不会长啊,谁又愿捐啊?”爹在旁边嘀咕一声:“听说,捐骨髓没事的啊!”
④他沮丧地摇摇头,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就是不愿捐。娘试探着问:“真没事吗?”他说:“可能是吧,不过,这得问问医生。”
⑤正说着,一个医生从旁边匆匆经过,娘忙一把拉住,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可怜巴巴地问:“医生,捐献骨髓对捐献的人有伤害吗?”医生望望娘摇了摇头。看娘有些不懂,医生打比方说:“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农村里,韭菜不少,剪后生得更快更肥更多。娘懂了,娘脸上的灰白颜色没了,她想了想,仍拉着医生的手不放:娘有一个请求,希望医生能帮自己给那个女孩说说。医生一笑,点头答应了。
⑥四人去了另一间病房,见到了那个女孩。娘走过去,一把拉住女孩的手。娘说:“娃啊,大婶求你了。”娘指着他说:“我就这一个儿,请你救救他啊。”见女孩不说话,娘猛地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医生说:“医生说了,对你没损害。如果有损害,这个要求大婶也说不出口啊。”女孩雪白的脸上流下两行泪,望望她,仍没有说话。娘急了,说:“娃啊,大婶跪下了。”娘说着,准备跪下来。女孩忙一把拉住,流着泪说:“大婶,我才是病人,这位大哥是捐献者啊。”说着,女孩指指他,对娘说,“求大婶了,救救我。”
⑦娘站在那儿,愣住了。不过,娘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娘说:“出来了,娘煮鸡蛋给你补补身子。”他“哎”了一声,笑着望了医生和女孩一眼,忙向手术室走去。他知道,他的方法成功了,善良的娘,一旦知道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一定不会拦他的。他猜对了。
⑧六个小时后,他捐献了骨髓,走了出来。爹娘迎上来,仔细打量着他,见他没事,爹一笑,得意地道:“小子,你答应了爹的,我劝你娘来,你回去可得陪爹喝几盅的。”他一笑,手指一弹,嗒地一响。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到了医院的前坪。娘这才知道,自己是被骗来,不过,她却得意地道,“娘受一回骗,值啊!”
⑨他望着爹娘笑了。他想,有时,爱心也像韭菜,付出越多,播撒越快越广,不但能传及家人,甚至能传及世界,让每一个人心中都一片碧绿、一片阳光。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初读文章,梳理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事件 | 儿子想捐骨髓 | ① | 娘了解捐骨髓的情况 | ② | 儿子顺利捐献骨髓 |
娘的态度 | ③ | 担忧 | ④ | 同意 | 认为“值” |
2.赏析句子
(1)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妙处。
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
(2)联系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娘这才知道自己是被骗来,不过,她却得意地道,“娘受一回骗,值啊!”
3.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对娘的描写,塑造了一位无知、自私的农村妇女形象
B.小说中大量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爹、娘的淳朴、善良、爱子心切,他的热心、孝敬、智慧等跃然纸上。
C.娘在听到女孩说得白血病的不是他而是女孩自己时,娘眼眶红了,可以看出娘非常的善良。
D.文章第①自然段母亲“顿了一下”的原因是她为儿子捐骨髓这一行为感到骄傲。
E.文章结尾处写到了“爱心也像韭菜”,之所以“像韭菜”,是因为爱心会越献越多,而且这种做法会传递, 能让爱的力量温暖整个世界。
4.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爱心也像韭菜”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全文以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
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人看到一辆车被陷在了野外的泥坑里,他知道在漆黑的夜色里,如果自己不去救的话,那车里的人就走不出这里了。于是他把车开过去,救了那个陷入困境的人。回去后,被救者要感谢恩人,恩人只是说:“如果你真要谢我的话,你就给我一个承诺,那就是,在今后的日子里,你遇见有困难的人,你要尽力去帮助他们……”
六年后,这个人被困在一个小岛上,正当他决定面临死亡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驾船来到了他面么前,把他救了,他正要谢谢那个小伙子时,却听到一句他终生都不会忘记的话:“如果真要谢我,就请你给我一个承诺,今后你要尽力去帮助你身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爱心就象一串项链,说不定那个帮助你的人,就是你曾经帮助过的人。
记叙文阅读
暖年
包利民
①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在多年以后的回望中,那份暖漫透生命的苍凉,使得所有的沧桑都充满了温情。
②记忆中最冷的那个新年,还是在儿时的乡下。那个早晨大雪封门,红红的对联绽放在一片洁白中;那个夜里雪花飞扬,红红的灯笼摇曳在北风里。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灶台上的大锅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热的火炕上,慵懒的猫半眯着眼睛,看着墙上的年画出神。雪花拥挤在窗玻璃上,堆积着一份渴望。
③我们的脚步在风雪中追逐着大秧歌的鼓点,通红的脸蛋像燎亮的喇叭声一般欢快。当我们裹挟着一身风雪冲回家里,便会被巨大的温暖拥抱。如今追溯那些岁月,就像陷入往事的怀里,身心俱暖。
④父亲的那壶酒是暖的,仿佛融进了一年的辛劳,也融进了所有的日光月光,便在父亲的脸上开出了幸福的花朵。父亲醉了春夏秋冬,我们醉在父亲的眼睛里。母亲的笑容是暖的,像屋中间不灭的炉火,于是清贫的岁月便有了无尽的希望。姐姐们头发上的红绫子是暖的,飘摇着无尽的憧憬,在眼中写满喜悦。
⑤亲人都在的新年,便是心头散不去的温馨,不管多少时光流尽,都会漾着感动,氤氲所有的冬季。
⑥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鼻息扰动着雪花,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衣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焐热着这个团圆的日子。麻雀的身影是暖的,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灵动花朵,在北风中,在大雪里,倏然来去。
⑦院子的精灵们也在过年,它们守着这个土墙围合起来的家园,它们生活在这里,它们过着自己的年。
⑧远近起伏的鞭炮声是暖的,长长短短地落在心底温柔的湖面,于是涟漪如花。夜空绽放的烟花是暖的,每一张仰望的脸都在变幻着惊喜。除夕的夜是暖的,我们守岁,守着成长的渴望,也守着亲人们每一张年轻的脸。甚至这一天的风雪都是暖的,是它们孕育着那个矮檐下,所有的尘梦。
⑨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便走过了太多的眷恋。母亲的容颜老了,笑容依然年轻。岁月老了,思念依然年轻。心也依然暖暖,在这个新年,与回忆相逢,也会与未来相遇。
1.文章的题目为“暖年”,开头却说“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样写矛盾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妙处?
2.文中写暖年,“暖”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它们决定你的体重
①饭桌上,总有些瘦子边大快朵颐边赢得“怎么吃都不胖”的赞赏,叫人羡慕得牙痒痒。这在从前或许能简单归结于此人是属于“不容易发胖”体型——和基因有关,但现在你应该考虑一下你肠道里的小生物们。
②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你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科学家们很久前就知道这三个因素不足以解释肥胖的起因,而第四个重要的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你的肠内细菌,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③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④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和存储脂肪,换而言之,它们能够调解宿主[1]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和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解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⑤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菌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拟杆菌和厚壁菌类群。其中,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在向宿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⑥换而言之,如果你体内的拟杆菌数量多于厚壁菌类群,那么你就是令人羡慕的“吃不胖”体型。
⑦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益生菌饮料,号称能够帮助调节肠胃菌群、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是不是喝上一小盒益生菌饮料就能轻轻松松减肥?
⑧科学家对此很谨慎,不肯轻易许诺。这是情有可原的:首先,人们对肠胃菌群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对改变它的后果没有把握。轻率行事的话,很有可能体重没减下去,倒弄得人生起病来。其次,每个人的肠胃菌群在两岁时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体系,新来的细菌并不容易在其中扎根。第三,就算是细菌能够调整,少向身体提供一些能量,焉知身体没有别的补偿机制,把减少的能量补回来?
(注)[1]宿主:寄生物所寄生的生物。这里指人体。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题目中的“它们”指肠道微生物群落。
B. 拟杆菌和厚壁菌类群的平衡(数量)决定“你的体重”。
C. 科学家认为益生菌饮料能够帮助调节肠胃菌群、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
D. 每个人的肠胃菌群是基本稳定的,新来的细菌很难扎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肠道微生物群落。
B. 文章第⑤自然段中采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C. “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益生菌饮料,号称能够帮助调节肠胃菌群、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一句中“号称”一词不能删除,否则意思表达就不准确了。
D. “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和存储脂肪”一句中的“之一”省略后意思没有改变。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判断中餐与西餐哪一个更利于控制体重,并作简要说明。
(链接材料一)研究实验表明,把长期食用低脂饮食的小老鼠的食谱变成高脂的食谱,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会大幅增加。
(链接材料二)中西方的烹调方式有很大区别。以鱼类食品为例,西餐一般都是吃炸鱼或熏鱼,但中餐无论是河鲜或海鲜,都喜欢清蒸、水煮、切块烩制;又如猪、牛、鸡肉,西餐多用煎炸,而且分量很多,一个扒的分量可达半磅,而中餐多是用青菜炒肉片。
古文阅读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乙)疑邻窃斧
人有亡鈇①者,意②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③,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④于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其邻之子非变也, 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⑤也。
——《吕氏春秋·去尤》
注:①鈇:通斧。 ②意:通“臆”,怀疑。③颜色:脸上的神色表情。④抇(hú):掘。⑤尤:通“囿”(yóu),局限、蒙蔽。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国人道之(讲述)
B.人有亡鈇者(丢失) 言语,窃鈇也(语言文字)
C.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其家穿井(等到)
D.无为而不窃鈇也(行为) 俄而,抇于谷而得其鈇(不久)
2.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完舍短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国人道之
A.有闻而传之者 B.求闻之若此 C.得一人之使 D.意其邻之子
3.翻译
(1)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其邻之子非变也, 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4.甲文和乙文两个寓言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为人处世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