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 (任务一) 1.阅读第五篇《长征》节选,结合阅读积累,...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

(任务一)

1.阅读第五篇《长征》节选,结合阅读积累,请举例谈谈红军长征“近乎奇迹”的理由。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一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选自第五篇《长征》)

(任务二)

2.班级开展“红军英雄形象大讨论”活动,小宇和小丽展开了辩论,你赞同谁的观点呢?请结合纪实作品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任务三)

3.白修德曾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值此《红星照耀中国》再版之际,请你为这本书写一则推荐语,要求运用比喻或引用的修辞手法。(选择角度:作品价值、红色精神、现实意义)

 

1.示例:第五次反围剿,大渡河,过草地,爬雪山,表明红军长征遇到的困难之大,战斗之残酷,行军之艰苦,可谓是奇迹;长征二万五千里,突破10个军阀包围,到过几十年没人去过的地方,作为大规模的战略转移,这是一个奇迹;每到一处开群众大会,作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队伍中来,这是一个奇迹;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决心和士气没有动摇,精神抖擞,这是一个奇迹;从南方转移到陕北,这对中日苏的命运起到决定性作用,到达了目的地,为以后敌后抗日斗争奠定了基础,这个远大的战略眼光是奇迹。 2.斯诺对毛泽东的描写没有抹黑毛泽东的意思。他带着外界对毛泽东的传闻,用他耳闻目睹的生活细节,如实客观地报道了他采访毛泽东的过程,用事实说话,通过描述毛泽东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青少年时的故事,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探寻他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这体现斯诺的实录精神,体现纪实作品的真实性。他否认毛泽东是中国的救星,让伟人从神坛走下来,从普通人的视角还原人物,表现出一个平易近人、不拘小节的毛泽东,使人物更丰满,伟人的平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是纪实作品文学性的具体表现。 3.示例1:这部作品的内容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记者斯诺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向全世界客观报道了陕甘宁边区的红军和共产党的真实生活,他们的信仰和红色精神,就像红星照耀了整个世界。 示例2:红色精神是什么?这本书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历史。读了之后,你不仅能学习斯诺作为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更能体会“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长征精神,坚强不屈的红军精神,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共产党员精神,从中你一定能汲取精神的力量! 【解析】 1.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等,表明红军长征途中,战争频繁、日夜行军、休息时间短、行军路线艰难等,这都是长征途中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 “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正因为红军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崇高精神,才有了这样的“奇迹”。如:大渡河系列战斗是长征中尤为耀眼的奇迹。面对重重天险、敌军阻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得到人民的支援,不怕牺牲,攻克了天堑、击溃了敌人,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次神来之笔。 2.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斯诺对毛泽东的描写非常真实,并没有故意抹黑毛泽东。他采访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谈到自己的前半生时,突然解开自己的裤腰带,边抓虱子边谈前半生,这给斯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斯诺很喜欢毛泽东这种自然朴实的姿态。毛泽东不论走到哪里,那两只装着文件和书籍的铁箱子总是不离身,即使在紧张的长征途中也不例外。斯诺眼光也很锐利,他对毛泽东好学上进、博取众长的精神非常敬佩。正是因为斯诺真实、客观、全面的描写,才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昆明的雨》中有“城墙草木深,孟夏草木长”,下列关于“孟夏”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B.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六月。

C.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七月。 D.夏季的第四个月,即农历八月。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引用燕昭王的故事,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是深重的。曹植在《梁甫行》中借狐狸和兔子的行为从侧面描写人们对三国乱世的恐惧与凄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春望》中用花和鸟反衬自己身处沦陷区忧国思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了解上林湖越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情况,同学们采访了该馆的负责人。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上林湖___①___落于慈溪鸣鹤镇西栲栳山麓,距慈溪市区约10公里。湖畔群山环抱,素湍绿湖,密布着上百座古窑遗址。慈溪对上林湖越窑遺址的保护由来已久。1988年,上林湖越窑遺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两次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负责人说,上林湖越窑的申遗之路从2003年便已起步。申遗不是目的,只是一种___②___。目前伴随着申遗工作,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区也被划定了遗产区和缓冲区两块区域。遗产区就是保护的红线范围,有8.3平方公里,而缓冲区7.12平方公里,未来成为遗址保护良好、文化内涵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这一次的联合申遗,和去年,上林湖的考古规划能够批复一样,机会珍贵。说明上林湖越窑在中国古窑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以秘色瓷为代表的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甲)________是陶瓷艺术自身的功能价值,(乙)________是一个整体的价值系统,其中包括:审美价值、工艺价值、文化见证价值等,是中国古代诸多文化生活方式的载体,为今天研究古代的官窑制度、宗教礼仪、饮食文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信息。

(1)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①坐    ②投资的手段            B.①坐    ②保护的手段

C.①座    ②投资的手段            D.①座    ②保护的手段

(2)在(甲)(乙)两处依次分别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不仅……更……        B.不……而……        C.也……也……        D.不……就……

 

查看答案

学校在慈溪市越窑青瓷博物馆举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上林湖越窑博物馆,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介绍越窑青瓷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下列小题。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2017年,慈溪在原有越窑遺址的基础上,建成上林湖越窑博物馆。来此参观的游客络yì______不绝。

该馆用地面积125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66平方米,整体造型参考龙窑窑体,青瓦红墙,飞檐角,非常独特。博物馆有制瓷技术的引领者”“秘色瓷的创烧和宫廷用瓷”“上林湖越窑与海上丝绸之路三个主展厅,系统展示上林湖越窑的烧造历史、窑业面貌、制瓷技术、贸易交流等内容。

越窑青瓷有母亲瓷之称,从东汉到南宋,历经千年窑火,在唐代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南青北白中南方瓷业楚。在唐代,上林湖是全国瓷业中心,唐代越窑以优美的造型、温润如玉的质感、美如湖山的釉色而备受青睐,晚唐五代时期,越窑步入全盛,这个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烧制出秘色瓷,品种繁多,让人眼花liáo______乱,作为皇族宫廷用瓷与至尊礼器,可谓是巧妙绝lún______的艺术珍品。

(1)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翘(qiáo)翘(qiáo        B.翘(qiáo)翘(qiào

C.翘(qiào)翘(qiào        D.翘(qiào)翘(qiáo

 

查看答案

请以“阳光”为题作文,要求:1.字迹工整,段落层次分明;2.体裁不限,详略得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