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 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 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C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解析】 1.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C.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故选C 2.考查对名句的赏析能力。这两句写了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而且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据此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管人生的航船会遇到怎样的风浪,我们只要有“_______________ 的勇气与自信,就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艾青诗选》,完成下列填空。

(1)《艾青诗选》是中国著名诗人________的诗集。他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长诗《________》是诗人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思念。

(2)抗战时期,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_________、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中国,我们青年人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这片热土上,我们自强不息,扬帆起航,铸造复兴华夏的伟大中国梦。九(1)班开展“励志青春,中国梦”的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补写标语]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英雄的氛围,请你根据划线句子拟写出下联:

自强不息展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策划活动]为了让这次活动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更加丰富多彩,请你仿照例子再补写两个。

活动一:搜集资料,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探究]在“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整理出下面的材料,请你运用这些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名人名言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享利·门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材料二、名人故事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问题:这些材料从哪些角度对我们的生活作了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嘴八舌] 我们学校准备在校园中安放一些自强不息名人塑像,以丰富校园文化环境。为此,校学生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会说些什么?

甲:我觉得应该放古代名人的塑像,比如越王勾践、司马迁、范仲淹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乙:你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是吧?就知道古代,古代,古代就好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的太   甲   (A.精微  B.精致),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的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见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fù__①__(A.付  B.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②__(A.  B.),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见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  乙  (A.解剖  B.解释)起来,并没有高下。

(1)为划线句子,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②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   ②处: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