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文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中国...

说明文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低程度。

②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物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

③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同时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这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⑤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其他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都为古建筑抗震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1)结合全文,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两个加点词“一定”为什么不能删去?

(4)请你归纳一下,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有哪些?

 

(1)内容上:中国古代建筑抗震智慧的特点是“以柔克刚”的思维方式(“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或“中国古代建筑抗震智慧的突出是以最小的代价,把大自然破坏力降至最低程度”)。 结构上:总说古代抗震智慧的特点,引出下文。 (2)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能有效抗震的原理。 (3)两个“一定”意思是“某种程度的(适当的)”,表示某种限制,说明木结构“产生变形”是有限度的,“吸收地震能量”也是有限度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①台基、梁架、斗拱层的设计;②榫卯的使用。 【解析】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抗震技术。文章第一段交代说明的内容;第二至四段分别介绍了古代建筑台基、梁架、斗拱层的设计;第五段介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的其他技术措施来达到抗震的效果,对前文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按题干要求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从内容上看,此段交代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思维。从结构上看,开篇交代这一内容,就是为了引出下文说明的对象,总领全文。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阅读画线句子,将台基比作是一艘大船,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运用形象直观的比方,说明古建筑中台基是如何在抵抗地震冲击中起到巨大作用的,将所要说明的原理解说的通俗易懂。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阅读两个“一定”所在的句子,可以看出二者在句中都表示程度,说明“变形”是适度的,吸收的地震能量有,但不是很多。如果删去,“变形”的程度有多大,吸收的能量有多少,都不够具体,会让读者产生歧义,所以使用“一定”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根据第2-4段的介绍,可知古建筑以台基、梁架的抬梁式构造、斗拱层的巧妙来达到抗震的效果;第5段重点介绍的是榫卯的使用在抗震中的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了加点的词语。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②往送之门,之曰     

天下之广居     

④与民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自选一角度,做一赏析。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昆虫世界要评选“最强大脑”“音乐大师”“劳动模范”“最美佳丽”,请你从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挑选一种昆虫参加其中一项评比,结合《昆虫记》相关内容,写一份推荐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富贵不能淫,_____,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3)“__________”(《浣溪沙》),晏殊以花的逝去、燕的归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古人常用诗文表达自己的心情。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__________”抒发自己淡泊闲适的心境;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表达自己漫步沙堤的愉快心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代表作有《渡荆门送别》。

B.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

C.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

D.杜甫,唐代边塞诗人,人称诗圣,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