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拼了命为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其他学科就不去学了,一心对付比赛,中国名校就抢着要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带一个年轻的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就进了精神病院。
请分析上面材料反映的情况,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用概括性的语言拟出两条建设性的意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兴致盎然 对答如流 味同嚼蜡 充耳不闻 昏昏欲睡 渊博 惬意 烦躁”中选用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语意完整,合乎情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诗的内容判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了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贫困生活的同情。
D.通过尾联的描述,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罢官闲居在家,心灰意冷,借助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发泄心中的不满之情。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被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已作为富有生活哲理的成语使用。下列诗句与本句表达一致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一条干了的河,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中。
B.“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译文:在河中寻找石兽,竟然没有找到,认为是埋没到地下了。
C.“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D.“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译文:逐渐激化逐渐深入,延伸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一定被抛到了坑里。
2.下列对文言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掉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省略句)
B.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反问句)
C.是非木柿。(判断句)
D.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疑问句)
3.对文中人物形象及主题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是个实干家,但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B.讲学家是空谈家,不切合实际,只有理论不求实际。
C.老河兵实事求是,综合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D.本篇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完全可以“据理臆断”。
4.下列对文章叙事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石兽落水,再写十多年后寺僧准备打捞。这是起因。
B.在打捞过程中:“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分析,“众服为确论”。这是发展。
C.老河兵的“笑”,一番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果然在上游数里外找到石兽。这是高潮部分。
D.文章意在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我看到了什么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因为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飞行的轨道离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我们平常在地理书上看到的球形地球照片,是由飞行轨道更高的同步卫星拍摄而来。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有图可依,一目了然。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出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个国家。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飞过。
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嘱咐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不知道那是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1.这段文字中的主旨句,正确是一项是
A.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B.我没有看到长城。
C.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
D.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讳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
2.下列分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也基本可以判断出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个国家。”是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所以可以判断出。
B.“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表现了对祖国和家人的热爱之情。
C.“曾经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希望这是真实的,但同时又为此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D.“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是说飞船外面视线不好,留有一些遗憾也是好事,表明还要进行下一次探索的决心。
3.文中第一段和第七段都运用了数字表述,对其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事物特点具体明确,一目了然。
B.表示言简意赅,说明问题简单明了。
C.一方面细致入微,另一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D.一方面更准确,另一方面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