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①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②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③坏:倒塌。④就:趋向,回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三败北______

(2)曹沫匕首劫齐桓公______

(3)颜色不变,辞令如故______

(4)桓公怒,欲其约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2)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3)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曹沫的性格特点。

 

1. 战败 拿 脸色 通“背”,违背 2.(1)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2)桓公近旁的人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3)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 3.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中,“败北”,战败,失败;“颜色”,古今异义,文中指脸色;“倍”是通假字,通“背”,违背。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本题关键词有: (1)句:“乃”,于是,就;“之”,这;“以”,来;“犹”,仍然,还;“复”,再;“以为”,用……作为; (2)句:“左右”,指齐桓公身边的人;“莫”,没有人;“子”,你;“欲”,想,打算; (3)句:“夫”,句首发语助词,无实义;“以”,来;“背信”,背弃信义;“于”,在;“与”,动词,给。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第一句对曹沫的介绍“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可知曹沫有参有谋;从文中所写事件(“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及后文对曹沫的语言神态描写来看,曹沫以勇力在齐鲁结盟之时劫持齐桓公,最终迫使齐国归还土地,从而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可见他有胆有识,敢于以死卫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拼了命为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其他学科就不去学了,一心对付比赛,中国名校就抢着要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带一个年轻的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就进了精神病院。

请分析上面材料反映的情况,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用概括性的语言拟出两条建设性的意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兴致盎然 对答如流 味同嚼蜡 充耳不闻 昏昏欲睡 渊博 惬意 烦躁”中选用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语意完整,合乎情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诗的内容判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了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贫困生活的同情。

D.通过尾联的描述,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罢官闲居在家,心灰意冷,借助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发泄心中的不满之情。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被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已作为富有生活哲理的成语使用。下列诗句与本句表达一致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一条干了的河,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中。

B.“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译文:在河中寻找石兽,竟然没有找到,认为是埋没到地下了。

C.“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D.“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译文:逐渐激化逐渐深入,延伸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一定被抛到了坑里。

2.下列对文言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掉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省略句)

B.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反问句)

C.是非木柿。(判断句)

D.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疑问句)

3.对文中人物形象及主题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是个实干家,但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B.讲学家是空谈家,不切合实际,只有理论不求实际。

C.老河兵实事求是,综合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D.本篇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完全可以“据理臆断”。

4.下列对文章叙事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石兽落水,再写十多年后寺僧准备打捞。这是起因。

B.在打捞过程中:“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分析,“众服为确论”。这是发展。

C.老河兵的“笑”,一番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果然在上游数里外找到石兽。这是高潮部分。

D.文章意在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