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嶂,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绿叶成阴,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叶子由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盘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耍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能体验到上述的种种变化。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1.第①段作者说:“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用简练语言概括有哪些容貌。
2.第②③段主要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3.以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为例,简要分析语言上的特点。
4.本文结尾处,作者借“梧桐树”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请你用自己的话作简要的阐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①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②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③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④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①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②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③坏:倒塌。④就:趋向,回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三败北(______)
(2)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______)
(3)颜色不变,辞令如故(______)
(4)桓公怒,欲倍其约(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2)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3)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曹沫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拼了命为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其他学科就不去学了,一心对付比赛,中国名校就抢着要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带一个年轻的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就进了精神病院。
请分析上面材料反映的情况,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用概括性的语言拟出两条建设性的意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兴致盎然 对答如流 味同嚼蜡 充耳不闻 昏昏欲睡 渊博 惬意 烦躁”中选用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语意完整,合乎情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诗的内容判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了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贫困生活的同情。
D.通过尾联的描述,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罢官闲居在家,心灰意冷,借助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发泄心中的不满之情。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被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已作为富有生活哲理的成语使用。下列诗句与本句表达一致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