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和学校间的路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常常在朝阳下路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和学校间的路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常常在朝阳下路过,也在斜晖中途径,在这条路上,是否曾有那么一处地方,让你铭记呢?

请以“上学路上”或“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分享你的经历与感悟。

要求:①不得写成诗歌。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范文: 放学路上 微风轻拂,轻轻柔柔地从我身边绕过。那醉人桂花香也随着风一齐飞走。 我多么想留住那淡雅的花香,那枝叶茂盛的桂花树啊!可一切都不在了。 记得当年我和爸爸种下它的时候,我才上幼儿园。我们把它栽在离家不远的小路旁。 那个时候,它还只是一株不过三尺高的小树,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一旦遇上下雨天,当那无情的雨水肆意地打在它那柔嫩的枝叶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趴在窗前,焦急地望着它,生怕出了事。 日月如梭,转眼间,那棵曾经的它已不再像从前,它挺拔的枝干,有力的根茎,牢牢地定在那属于它的土地上。 那密集交错的绿叶中,不时能看见几十朵淡黄的略带橘色的桂花正散发着清香。 每当放学路上,我静悄悄地走过它身旁,俯身去闻,总是感到无比的惬意。 但就在一年前,它离去了。 我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在放学路上,多么自由。我兴奋地走到桂树前。“咦,桂花树怎么不见了?”我惊奇而又焦急地看着那儿,棕色的泥土被翻开,一个个洞出现在我面前。 我心急如焚地四处奔跑,企图寻找那桂花树,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心中顿时像夜晚的月亮那么冰冷,刺骨。 我失落地回到家中,放下书包,再次趴在窗前,凝望着那个曾经令人神往的一平米的土地上。 这时爸爸走来了说:“怎么了,在想树去哪儿了?昨日来了一批拆迁队,说空地要建房子,便把那地方做了整理。或许所有的事物都有归宿,那棵树也不例外。只要你善于发现,那棵永远存于我们的心中。”说罢,便离去了。 正如爸爸所说的一样,尽管放学路上的那棵桂花树不见了。但那淡淡桂花香还仍存我心。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在解答时,要先找准关键词,该题中的关键词是“路上”,结合材料内容可知,取材范围必须跟这条路有关;无论是上学的路还是放学的路都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经常走的路,那么在这条常走的路上有什么奇闻趣事呢?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或者人?这是我们需要写的内容,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所给材料中“在这条路上,是否曾有那么一处地方,让你铭记呢?”这句话,因此,我们再写作时,围绕的不仅是“路上”这个关键词,还要注意这个路上的一个对自己来说熟悉的,铭记于心的地方,这个地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想象空间,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芸藿”即锄豆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1.此诗题目中“喜遇”之“喜”一词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画面中体现出来。

2.诗歌的最后两句既写景也抒情,请从景和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B.未若柳絮风起(因为)

C.撒盐空中可拟(差不多)

D.魏郡太守(当,担任)

2.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人的日常称谓,请解释加点词

兄子胡儿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4.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吗?

 

查看答案

    小镇的秋

廖志江

①小镇坐落在江边。说是江,其实只不过是一条小河而已。

②小镇的秋天来得特别的早。才初秋,镇溪河两岸的树叶就纷纷泛黄了,而屹立在小镇街头那棵古老的黄葛树仍然枝叶繁茂,没有一点秋的凋零与落寞!黄葛树的根深深的扎在河岸那片浅滩之中,历经冗长的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粗壮的树身已经向镇溪河倾斜了些许。墨绿的树影完全倒映在绿水之中,秋风掠过,树影随着细细的波浪轻轻柔柔的翻滚着,但却误惊了礁石上那几只专注打扮的白鹤,纷纷扑打着翅膀,嘎嘎的飞走了。

③秋天,小镇的雾特别多。站在离小镇不远的熊山坡岭,远远眺望,小镇完全被笼罩在了白茫茫的雾色之中。秋天的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凌厉。直到临近中午,才艰难的,徐徐的拨开云雾,穿透出来,但还挂着一层淡淡的朦胧,就像小镇娇柔漂亮的新娘,不肯掀掉头上的纱巾般的怯羞。

④沐浴在秋日阳光中的小镇,色彩很绚丽。有蓝蓝的天,碧绿的河水,青色的瓦,白色的墙,屋檐下金黄色的玉米,红红的辣椒,还有枝头那淡黄色的桂花都呈现在秋柔柔的阳光之中,一切竟是那么安详!

⑤然而,秋雨之中的小镇是更惹人喜爱的。秋天的雨总是那么的细,那么的柔,又有点显得那么的惆怅!秋雨密密斜斜的落在行人的衣襟上,轻轻的飘在脸上,有点冰凉又有点酥痒的感觉。

⑥在秋雨的笼罩下,小镇的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清晰。湿漉漉的美人蕉,湿漉漉的石拱桥,湿漉漉的瓦,湿漉漉的行人,还有湿漉漉的黄葛树伴着潺潺的河水在沙沙的作响。秋雨中的小镇,清晰的空气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泥土的芬芳!没有任何雨具,慢悠悠的行走在小镇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但由那秋雨洗去一身的疲惫!不知何时,屋檐下已经挂起了雨滴,滴滴答答的像小镇被匆匆敲走的岁月。正在感叹之余,徐徐秋风把一阵清香送人鼻中,那是小镇特有的小吃――绿豆粑的味道。

⑦迈入老店,灶堂里的火焰呼呼的向锅底窜动着,绿豆粑也在滚烫的菜仔油中滋滋的翻滚着,香味是越来越浓,简直沁人心脾!食欲也在不停的膨胀。忍不住坐下来,在绵绵秋雨中慢慢品尝这份故乡独特的味道!

⑧撑开雨具,漫步在秋天小镇古老的街道中,一切竟是那么的惬意!随便找一家简易的茶馆坐下。茶馆老式古朴的建筑,简陋的桌椅,普通的茶具,廉价的茶叶。这一切,仿佛心也得到了归宿。没有了喧哗,也没有了浮躁,只是细细的品着这份秋雨中独特的恬静!

⑨小镇的街道很小,也不长,铺面也不多。烟雨朦胧下的街道冷清了许多。茶馆对面的那家最为经济的理发店,六十多岁的店主正斜躺在竹椅上打着盹儿。隔壁的杂货店,老板娘正怀抱着婴儿喂奶。还有巷子里的那家小酒馆,两个老者正一边饮酒一边在对弈。整个小镇在绵绵秋雨中竟是那么的      

⑩是的,在这浮躁惆怅的秋日里,不妨去小镇走一走!

(有删改)

1.文章着重写秋雨中的小镇,作者先写雾天和晴天的小镇有什么作用?

2.本文语言清新,描写细腻,请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秋天的雨总是那么的,那么的,又有点显得那么的惆怅!秋雨密密斜斜的落在行人的衣襟上,轻轻的飘在脸上,有点冰凉又有点酥痒的感觉。

3.请感受文中的情境,把文章第⑨段中省去的词语补充完整。

4.读完秋天的小镇,你是否有兴趣去走一走呢?说一说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手艺

颜庭会

父亲祖籍山东东平,爷爷是做小买卖的,1957年带领父亲的哑巴哥哥和年幼的弟弟逃荒来到晋南,一家人艰难维生。已经结婚的父亲当时在山东淄博一个矿上工作,每月收入能达几十元。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他听从父母的召唤,辞掉工作,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靠着手艺和技能,父亲慢慢在人生地不熟的晋南立足。他上了夜校,学会了读书写字和打算盘。我小的时候,父亲成为队里的会计,后来管理生产队的骡马店——给过往赶车拉货的客人提供住宿休息并给骡马吃喝的店。那时我们还能沾上年幼妹妹的光,父亲给她从饭店买的熟猪蹄,我们偶尔可以吃上一点。父亲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宠爱妹妹,当初她在外地上学,父亲每个礼拜都给她零花钱,高中时我还问妹妹拿过钱花。

1979年,我家盖起了五间北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地基是父亲带领兄弟四个到处捡半截砖打的。1981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后,父亲利用农闲时间做起了豆腐。那是一门辛苦又需要手艺的活,尤其到了冬天,更是痛苦的事情。头天夜里,泡好几缸脱干净壳的黄豆,早上四五点就必须起床磨豆子,在家里还没买上驴等牲口拉磨之前,全靠人一圈一圈地用石磨推,磨成带渣的豆浆,然后在一个大锅中过滤去渣,煮沸后按比例配以石膏水。这是最考验技术的活,点得老了出来豆腐斤两太少;点得“嫩”了,豆腐一炒就烂,没人要。父亲做的豆腐有浓浓的豆味,滑嫩可口,经得起翻炒,因此在村里很是畅销。在凛冽的寒风中,滴水成冰的时候,父亲要将豆腐一块一块从冷水中捞起,放在卖豆腐的大盘子中,然后推着手推车(后来换成自行车),边推边吆喝,他要在大家八九点吃早饭前将豆腐卖掉,所以一切工作必须赶早。我还在睡梦中,他已经把豆腐做好。过年的时候,他一天要做五六锅豆腐,直到七十多岁,他依然能将压豆腐的几十斤重的石头搬上搬下,我自愧不如。

靠着辛勤劳动和父亲的手艺,我们五兄妹一个个长大,结婚生子。父母重视教育,再苦再累也从没有让我们几个提前辍学帮助他们干活,正是因着他们的坚持,我才得以大学毕业。

在我家还未买电视之前,父亲的业余爱好是听河南豫剧、听评书以及看书。父亲和母亲的共同爱好是喝茶,终生未变。他俩都能喝泡得很浓的花茶,会在午饭和晚饭前先喝上几杯,邻居们也经常串门一起喝,家长里短很是惬意。我家很早就买了收音机,午饭时就听评书,他听的评书很多,因此会讲的故事也多,跟人聊天时常常说起评书中的人物,秦琼、薛仁贵等等。他有好多话至今深深印在我脑海里,“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肩上能跑马。”我很小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水浒传》,这也是受父亲的影响。母亲去世后,我专门给父亲买了《隋唐演义》《薛刚反唐》等好多章回体小说,有一次我回家,父亲指着一堆书说他读完了让我带走,我没拿,他就借给别人看,后来我又陆陆续续给他买了一些。

父亲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他是“复圣”颜回的75世孙,我们家到现在还一直按家谱起名字。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1)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他听从父母的召唤,辞掉工作,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2)那是一门辛苦又需要手艺的活,尤其到了冬天,更是痛苦的事情。

3.文章末段提到“复圣”颜回,以此作为结尾,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4.根据全文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线教育迅速出现,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但是面对新生事物,社会上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有的认为在线教育完全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有的则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是无法替代的。围绕这个话题,班会课上,老师组织了一次讨论,作为学习的主体,请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