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奔弛 静谧 澄青 硬朗 B.酬劳 粗旷 感概 决别
C.销耗 安祥 雕象 缭亮 D.渊博 纯粹 俯冲 殉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坐着轮椅和妹妹去北海公园散步,明白了母亲要他兄妹俩好好儿活的真谛;莫怀戚和一家老少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懂得了尊老爱幼的责任与使命。散步,是运动,也是休闲;有故事,也有感悟。
请以“一次散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 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①,不信东风②唤不回。
(注)①啼血:子规,即杜鹃鸟。古人有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的说法。②东风:春风。
(1)诗歌的一、二两句抓住景物 和 来描绘暮春景象的。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而本诗则是“子规夜半犹啼血”。都是写子规,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选自《论语·学而》)
(二)
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①,尝乘间②从,以文字③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②乘间:乘着间隙。③文字:这里指写文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学而时习之: ②不亦说乎:
③尝乘间从: ④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B.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C.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D.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4.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在读书方面获得的启示。
粽子的选择
耿艳菊
妈妈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没有一个妈妈不是偏心的。
哥哥比他大一岁。从小两个人在家里什么都是相同的。一样的碗筷,一样的床铺,一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只是在位置上,哥哥在左,他在右。
家里穷,买不起小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也买不起小孩子们喜爱的零嘴。可妈妈从田里干活归来,会捉两只一模一样的蚂蚱给他们玩耍。也会从兜里掏出一把酸甜的野浆果,洗干净放在盘子里,然后哥哥吃左边的,他吃右边的。妈总是对他说,你哥哥不如你强势,你是他的亲人,你要让着他啊。妈妈也总是会对哥哥说,你是哥哥,你要知道爱护弟弟啊。后来上了学,他们也在一起,成了同桌,哥哥坐在左边,弟弟坐在右边。
那一年,爸爸摔着了腿,不能再出去打工挣钱了,光靠几亩薄田是无法供兄弟俩都读书的。妈妈犹豫了很久,还是透露出了担忧。他们很懂事,他说让哥哥继续读吧,而哥哥坚持说自己是老大,理当撑起这个家,让弟弟读书。
这是兄弟俩长大以来第一次最激烈的争执,哥哥急得脸都红了。妈妈看着桌上一兜糯米,一把蜜枣,突然有了主意。她对他们说,你们哥俩别争了,我晚上把糯米泡上,明天早上给你们包粽子,吃中蜜枣粽的那个继续上学。
他们都点了点头,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就多了一盘粽子。哥哥向来有早起的习惯,已经坐在桌前等他了。像往常那样,哥哥吃左边的粽子,弟弟吃右边的粽子。
当他打开一个,刚咬了一口,就吃出了蜜枣,他愣住了。妈妈一时也愣住了,甚至有几分惊讶。哥哥却高兴极了,似乎是意料中的事,说:“你看,老天爷都要让你读书,你还跟我争。”
妈妈那天只说了一句话:“行,就你读吧。”然后就去忙着干活了。
对于他去读书的事实,在亲戚邻居们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他和哥哥的命运却是在这件事情上越走越远。哥哥为了照顾爸妈,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跟着邻居学起了养鸡。他用妈妈和哥哥种地养鸡的钱读完了高中,又读完了大学,然后留在了城市,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后来,妈妈生病,需要输血,哥哥把他叫回来,他才知道原来哥哥身上流的竟不是和爸妈相同的血。哥哥是爸爸同事的孩子。当年,哥哥的亲生父母因为一次意外不幸离世。爸爸回来和妈妈商量,收养了哥哥。
哥哥很早就从亲戚的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把这个秘密紧紧地藏在心里,不曾问过爸妈,更不会对他说。哥哥心里知道,爸妈比对自己的孩子都好。
那个蜜枣粽的选择其实是有意的。妈妈在那个包着蜜枣的粽子上是做了记号的。她觉得羸弱的哥哥更适合去读书,所以悄悄地把蜜枣粽放在了哥哥的那边。而恰巧早起的哥哥看到了妈妈的纠结和痛苦,趁着妈妈离开的刹那,又悄悄地动了手脚。然后,弟弟就自然而然地吃到了蜜枣粽。
妈妈到底是偏心了,她的天平偏到了最需要爱的那一端,而哥哥把这份本来就属于他的爱又还给了他。
(摘自《昆山日报》,有删改)
1.请根据提示,补全小说的情节。
开端:交代兄弟俩从小感情深厚,接收着相同的母爱,一起上学读书;
发展: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
结尾:补叙哥哥的身世,以及弟弟吃到蜜枣粽的原因。
2.请对下列句子中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
(1)妈妈犹豫了很久,还是透露出了担忧。
(2)妈妈一时也愣住了,甚至有几分惊讶。
3.小说多次写哥哥在左边,弟弟在右边,有什么作用?
4.小说结尾写道“妈妈到底是偏心了”,你觉得妈妈偏心吗,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庄稼
程玉宇
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春天,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如一幅油画一般,将乡村装进了画框。乡村因此而色彩浓烈,香气四溢,就连乡村人家门前的那条小河,也奔流着芬芳的气息。我想,我家乡的小河是一位野丫头,她春天从油菜花的原野上流过,夏天从农家的瓜果菜园淌过,秋天又沾了一身的稻花荷香,绝不会流淌什么脂粉之气。在有月的晚上,在大片大片玉米林的拔节声中,那小河的每一捧流水里,都饱含着乡村庄稼地里五谷杂粮的成熟气味,不但给整个乡村蕴含了一层朦胧的水汽,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
初夏时节,麦子成熟了,整个大地一片金黄。在乳汁一般的月色下,微风吹过,如一片波涛滚滚的大海,把我的小小村子,如一只小船一般,淹没在一片纯粹的麦香之中。而那淡蓝色的远山里,以及小溪流过的白杨树林里,正有一只布谷鸟,在声声呼唤:“快快割麦——快快割麦——”
就在鸟儿的呼唤声中,庄稼地边的南瓜花,便在月色里一大朵一大朵悄然开放了。老梁家的杏子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麦子一般黄亮。第二天一早,那些握着镰刀走向麦田的乡亲们,便在老梁的招呼声中,吃上麦黄杏了。
原野上的麦子才收割不久,接下去又被一片片绿得发黑的包谷林覆盖;而村前小河边的那几顷稻田,也一片葱绿。一支才出水不久的小荷上,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扇动着薄如蝉翼的翅膀,让人顿生爱怜之情。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籁俱寂,突然一声蛙鸣如炮仗一般从水田里弹出。瞬间,那千只万只蛙们便像听到了冲锋号似的,全都亮开嗓门鼓噪起来。满世界一片震天动地的蛙声,使整个乡村大地,都弥漫在一种田园音乐之中。
当一场凉爽的秋风掠过,粮食们便排着队伍,一垛又一垛地从田野上回到村子,鲜亮地挂在农家的屋檐下,或架在门前的树枝上。最是那些大豆们,如调皮的孩子似的,老是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在场院里蹦蹦跳跳,东藏一颗西躲一颗,逗得三两只花喜鹊一边装模作样地报喜,一边在草丛里,在包谷杆上,在土墙的角落里寻寻觅觅。这时候,乡村大地一片空白,只有柿子树们,举起千只万只红灯笼,守望着空荡荡的庄稼大地。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原野上仿佛在一夜之间,便窜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色的麦苗,一直绿到天涯。
庄稼,是乡村的庄稼。它让乡村的后代繁衍生息,让乡村茁壮成长。
(选自《到庄稼地里转转》,有删改)
1.本文描绘了乡村庄稼的四季图,请你为其中三幅图配上标题。
春: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冬:雪野孕绿图
2.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1)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籁俱寂,突然一声蛙鸣如炮仗一般从水田里弹出。
(2)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原野上仿佛在一夜之间,便窜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色的麦苗,一直绿到天涯。
3.第二段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来写家乡的那条小河?
4.请联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