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是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故乡的野菊花
郭树清
①过去,每到金秋时节,家乡的野菊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绚丽多彩,尽情绽放。放眼望去,那河沟沿、路边、田间地头,一簇簇、一片片的野菊花,挤挤挨挨,有黄的、有紫的、有白的,琳琅满目,经过秋雨的洗礼,涤去尘灰,黄得灿烂,紫得嘹亮,白得耀眼,仿佛能吹出一首惊艳的曲。那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宛如万千蝴蝶在翩翩起舞,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清晨的野菊花是明媚的,它丰富的色彩足以与清晨的秋阳媲美,特别醒目。此时,碧水、蓝天、野菊花构成了秋天一幅极美的图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②那长在田间地头平凡无奇的野菊花当年在老百姓的眼里,可谓是乡村一宝,人们对它情有独钟,那野菊花不仅是好看的观赏花草,而且还是乡村中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中草药材。那时候的乡村缺医少药,野菊花功不可没,农户人家常年备用,药店常年收购野菊花干。据称,野菊花具有淡雅的清香,并含有腺嘌呤、胆碱、小苏碱和菊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降压、明目和防治冠心病的作用。乡村偏方也常用野菊花做成药枕,对辅助治疗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③有了经济利益的驱动,我们这些穷孩子绝不会错过这难得的“商机”。于是,我们在放学的路上,或是星期天、节假日经常结伴去采摘野菊花,采回后,将它精心晒干,卖给药店,换取零钱,用以补贴家用或买些学习用品。尽管采摘一次能换回几角钱、甚至只有几分钱,然而,这对我们这些贫困的农村孩子来说,可谓是一边读书,一边干活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最好回报。
④秋高气爽,秋风萧瑟,万物皆枯,百花凋零,唯有那野菊花迎着寒风,摇曳纤弱的倩影,精神十足,顽强绽放。“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野菊花那高雅妩媚的丰姿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由此可见,野菊花看是卑微,而出身却是不一般。百花凋谢菊姗迟,霜傲筋骨风吹挺。野菊花,不择环境优劣,不挑土地肥瘦,饱经雨露风霜,挺立身姿,迎风招展,一路欢歌,默默无闻地执着坚守在河边,在野地,在林间隙地,唱出生命的赞歌,释放着动人的清纯与美丽。
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像野菊花的傲骨和气节那样,敬畏这种接地气、不张扬,生生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淡如菊,过一种淳朴的、平淡的、诗意的生活。
1.如何理解第②段加点的词“乡村一宝”?
2.赏析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宛如万千蝴蝶在翩翩起舞,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3.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们这些穷孩子”为什么“绝不会错过这难得的‘商机’”?
4.在作者眼里,野菊花有哪些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至于夏水襄陵 襄:
(2)沿溯阻绝 溯:
(3)虽乘奔御风 奔:
(4)属引凄异 属引: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所呈现出的画面。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该句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该句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___________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全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某中学八年级开展了“纯洁汉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某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经常出现不规范用语,如“咳不容缓”“晋善晋美”“龄鲜一步”等,针对这种随意篡改词语、乱用成语的现象,国家广电局发布通知,要求严格禁用不规范用语。此举一出,引起了广泛争议。为此,学校专门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严格禁用不规范用语”调查问卷
调查选项 | 所占比例 |
支持 | 61.96% |
支持,但不能一刀切 | 9.78% |
不支持 | 28.26% |
(1)根据上面的调查阅卷,你获得了哪些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你也参加阅卷调查,你会选择哪个选项?请说明理由。(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两幅关于孔子名言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注:第二幅作品文字内容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请将第一幅书法作品中的名言用正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下面是对第二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第二幅作品是行书,笔画放纵流动,如行云流水,飘逸俊秀。
B.第二幅作品是草书,笔画放纵流动,如行云流水,飘逸俊秀。
C.第二幅作品是草书,笔画奔走游突,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D.第二幅作品是行书,笔画奔走游突,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