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 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 《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 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xiè____渎 ②jiǎo____揉造作 ③自惭形huì____
根据课文默写。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④鸡声茅店月,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命题作文。
荣获 2017 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的韦慧晓博士,放弃优厚待遇,选择“与民族崛起紧密结合”的海军事业。因为有她的努力,中国海军诞生了第一位女舰长。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我的努力,家庭会更温馨;因为有我的付出,集体会更加和谐;因为有我的奉献,社区会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的参与,城市会更添活力……因为有我,世界会更加精彩。
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多于 900 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 XX 代替;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阅读郭凯冰的《郭木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斧子是个能人,从小就是。
②斧子是家中老大,下面一溜弟弟妹妹八个,他只能在十岁那年退学。斧子看看家中里里外外没件像样的家什,就想跟着绝户五爷学打草鞋。五爷不想把吃饭的手艺让出去,冷个脸不说话。斧子去清水河的冰上撬开一个洞,蹲在那里等。等来两条鲤鱼,每条一斤多重,晚上提到五爷家。五爷尿盆还没拿进来,斧子将鱼放进水缸里,返回身去茅厕里拿尿盆,放到五爷炕脚。五爷说,小子,明晚来,跟我学打草鞋!
③两个月后,斧子草鞋打的像模像样。拿到集市去卖,都来买。小孩子的草鞋上都染几线红,呈燕子状或小狗小猫样,讨人稀罕。五爷说,这斧子,人精!
④斧子用草鞋钱给娘买针头线脑,给爹买烟叶。每次买烟叶,也都有五爷一份。
⑤斧子十五岁,清水镇回来了外出十年靠手艺挣钱的杨木匠,嫁姑娘娶媳妇的人家请了去,好酒好烟好饭食招待,还要看杨木匠脸色。斧子要拜杨木匠做师傅,顶着大雪在杨家门口跪了一天。杨木匠怕招人骂,只得应下。
⑥杨木匠多了徒弟,日子更滋润。饭有人做,衣有人洗,尿盆有人倒,烟叶有人买。他爱吃小鲫鱼,小徒弟也能去清水河里捉,不让他断顿。只一件,杨木匠不用的边角料,斧子总舍不得丢,花番心思用上。背着主家看不见,杨木匠骂过打过,不管用,只好随他。
⑦斧子十八岁,三年师满,不愿走,瞅着杨木匠手边的画笔。杨木匠说:“咋了,这个也学?猫教老虎还要留一手,我还指望这手艺吃饭呢。”杨木匠送走这个倔头倔脑的徒弟,虽然没人侍候了,却也好像松了一口气。谁知一年以后,竟少有人来请自己做家具。一晚,杨木匠坐在院子里喝闷茶,听街上人跟斧子打招呼:
⑧“郭木匠,打的家具真结实,姑娘婆家都说好!”
⑨“郭木匠,明年我外甥结婚,让我先告诉一声,到时候请你。别忘了啊!”
⑩斧子就答:“结婚的家具我可不敢打,我不会描金花,还是让你外甥请我师父吧。”
⑪那人说:“金花好看是好看,咱怕用不起。小家小户,省着过呀。”
⑫徒弟抢了师傅的饭碗,杨木匠骂一声“白眼狼”,恨恨一跺脚,喝个酩酊大醉。第二天醒来,刚在院里梧桐树下泡壶茶,院门吱呀一声,斧子提着两盒精致的月饼进来。见杨木匠坐木凳上慢条斯理地喝茶不理他,也不难为情,将月饼轻轻放石桌上,双膝跪地,磕两个头:“给师傅请安了。”又从腰间解下一个布包,“秋了,怕老寒腿整治师父,给您买了条狗皮护膝,裹着膝盖少受罪。”见杨木匠不说话,放下东西,走人。
⑬那日杨木匠去姑娘家,见姑娘家新做了时兴的衣柜,还没有上清漆。正要开口骂,姑娘看出了颜色,赶紧说:“爹,我本来要请你打衣柜,师兄怕累着你,抽空给我打了。这不,您说的木料,他除给我打个衣柜,还多打出一个饭桌。就是差您的金花,师兄说这活儿他做不来,等您给描上呢。”
⑭杨木匠左瞅瞅,右看看,心里叹一声,这小子,比自己打得精致结实,还省木料。那心里的火气,不觉慢慢消了。
⑮后来,乡里乡亲拿着木料都来杨木匠家。杨木匠和斧子已将西厢房腾出,成了专门加工家具的地儿。斧子做大头,杨木匠只打墨线,量尺寸,再将打好的家具描几枝淡雅的金花。工钱呢,五五开。有人替斧子不平,做的活儿多,凭啥拿钱一样多?斧子笑笑说,我师父那笔金花,让家具有了精气神儿,我描不来。
⑯杨木匠六十大寿那天,喝醉了。到底是老了,这一醉竟得了偏瘫,半年后才歪歪斜斜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到西厢,斧子正在棺材上描金花,还剩最后一笔。斧子见师父进来,吃一惊,讷讷站一边不说话。
⑰“斧子,啥时候学会的?”
⑱“……跟着您老学徒的时候会的。”
⑲ “咋一直没描呢?”
⑳ “怕您老生气呢。”
(21)“咋这就不怕我生气了呢?”
(22)“五爷要咽气了,想要描金花的棺材。”
(23)杨木匠脸色就缓和下来,从斧子手中接过笔,把最后一笔填上。
(24)有男人来看家具,刚好撞见,忍不住夸赞:杨木匠,把吃饭的家底都教给徒弟,好心胸哟!
(选自《传记》2018年09刊)
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1)斧子为生活所迫,跟五爷学打草鞋;
(2)斧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木匠无奈收他为徒;
(3)斧子学满三年被赶走,杨木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斧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木匠怒气消减;
(5)斧子给五爷棺材描金花,杨木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顺叙的记叙顺序,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郭木匠”的生活经历。
B.斧子是一位普通的木匠,他身上有着许多农民式的纯朴品性,如孝顺师长、心地善良、勇担责任、精明能干等。
C.斧子起先跟五爷学打草鞋,后来却又跟杨木匠学木工活,足见他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D.杨木匠起初为留家底赶走斧子,这一“狭隘”行为,与下文斧子多干活,却与师傅五五分成的“好心胸”形成鲜明对比。
3.按要求回答问题。
(1)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妙处。
见杨木匠坐木凳上慢条斯理地喝茶不理他,也不难为情,将月饼轻轻放石桌上,双膝跪地,磕两个头:“给师傅请安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
杨木匠多了徒弟,日子更滋润。饭有人做,衣有人洗,尿盆有人倒,烟叶有人买。
4.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解读第⑭段的作用。
5.分析文中第⑧⑨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1)写法:都用了 描写和 描写。
(2)表达效果不同点
本文:
链接材料: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4月17日 )
1.根据选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_____①和_____②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③的观点,和前文形成了对比论证。
3.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