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校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

学校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励志组搜集到的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请你解释带点的字词。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周易》)   

②不怨天,不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③博观而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   

④荀子: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荀子·天论》)   

(2)下面是书法组搜集到的两幅作品,想选择一幅挂在教室墙面上。请你选一幅并说明选择理由。

A                    B

 

(1)①停止 ②怨恨,归咎 ③简要、简约 ④通“措”,舍弃 (2)【示例1】因为A是行书,大小一致,看起来工整;运笔缓和,其锋刃体现在字形上;章法看起来像一位隐士,又不失气场。【示例2】因为B是草书,变化很大,大小不一;笔法比较复杂,运笔较疾;章法在起承转合中一气呵成,有一种大将风范。(只要写出一种字体特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由此可判断:息,停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意思是: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由此可判断:尤,怨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由此可判断:约,简要;“荀子: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意思是:荀子说,君子敬重在于自己努力的人,而不羡慕靠天生存的人,因此能日益进步;小人舍弃自己努力,而羡慕靠天生存的人,因此日益退步,由此可判断:错,通“措”,舍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填空。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虽身处逆境,却乐观豁达。苏轼《水调歌头》中用“但愿人长久,(1)________”表达美好祝愿;李白《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2)________”表达远大抱负;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用“(3)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表达忠君之心;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4)________________”表达旷达襟怀;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5)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山水之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6)________________”表达淡然心态。

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来鼓励自己:“(7)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艾青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

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

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

于是产生了桥。

苦于bá shè①    的人类,

应该感谢桥啊。

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

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

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②    站;

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1)加点字“伫”的正确读音是____

A.zhù  B.ch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bá shè____  ②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心愿

(美)艾米莉·狄金森

若能帮一颗心免于残破,

我便不算白活;

若能减轻一个人的痛楚,

或缓减一种痛楚,

或救助一只雏鸟。

回到树上的窝,

我便不算白活。

这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助手)

(1)你可以从标题、意象、反复出现的词句等角度品读诗歌,然后基于理解进行写作。

(2)你可以由诗歌链接生活,叙述有真情实感的故事;可以由诗歌内涵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还可以由诗歌引发思考,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述……

(写作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根据相关提示或情境,补充批注。

喜雨

唐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注解)①畴:已耕种的田地②摩:碰撞、摩擦③甑:煮食用的陶制炊具

喜雨亭记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旁批(一):“古者有喜,则以名物”,欧阳修亦然:______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注释(一):阳,意为____

越,意为____

旁批(二)诗与文之横线句,皆写因雨而喜,写法却不相同:____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又可忘耶?

旁批(三):此二处虚词“其”,见语气见情感:____

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吾亭。”

注释(二):

既,意为____

名,意为____

尾批(一):杨诗与苏文标题之“喜雨”有双关意,内涵不同,情感却无二样:________

尾批(二):读罢此文,遂想起《醉翁亭记》,两文记不同事件却含相近情怀:________

(提示:二选一完成)

 

(注释)①扶风:凤翔府②忭:欢乐、喜悦③荐饥:连续饥荒④襦:指衣服⑤冥冥:高远渺茫

 

查看答案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关于“重庆公车坠江”事件的主题阅读

(事件回放)10月28日,刘某在四季花城站上22路公交车,目的地为壹号家居馆站。道路维修,公交车改道。车至南滨公园站,驾驶员冉某提醒到壹号家居馆的乘客下车,刘某未下车。当刘某发现已过目的地站,要求下车,但该处无公交车站,冉某未停车。刘某走到冉某右后侧,指责并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冉某,冉某多次转头与其解释、争吵,右手放开方向盘与其互殴。最终车辆失控,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相撞后,撞断护栏坠入江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新闻评论)

(一)

撒泼的女乘客与失手的男司机,谁责任更大?大家纷纷探讨。其实,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反思的重点并非事故责任如何分配,而是文明的责任如何承担?谁来承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在车窗外。

悲剧,都是从险情中来的,而很多险情,都是从情绪失控开始,是一个微笑、一句道歉都能浇灭的“火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起因情绪失控导致汽车失控的悲剧如此广泛地拨动心弦,是因为最近在公共场合类似“闹事”已非一起两起。

频频出现的高铁霸座现象,因航班延误而大闹机场,因诊疗分歧痛殴甚至砍杀医生……剧情之夸张,烈度之大,总让人惊诧;不怕大困难的中国人,为什么总克服不了这样小情绪?为什么权利意识已如高铁一样“提速”,但规则意识却迟迟跟不上?为什么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了,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却落在后面?

许多制度与伦理看似约束着你我的手脚,从不是空穴来风。它们为秩序而演化,为生存而发展。社会倡导“理智”,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合作的基础,不然人类何以生生不息;我们需要建设“法治”、强调规则意识,因为这是通行陌生人社会最简单的“红绿灯”,是全社会收获稳定预期的基本保证;“公德”是必需品,因为没有人生活在一个单次博弈的世界里,我们都要反复打交道,你对他人的善意与和气,兜兜转转,终究会回报到你自己身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明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根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安全带。

(根据“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缩写)

(二)

当车上其他乘客选择保持沉默,旁观者下一秒便成为了遇难者。看客殒命,这场事故被人们包装成一则警世的人性寓言。

如果及时制止会怎样?媒体翻出了今年4月20日的视频,湖南一辆开往长沙的客车上,一名男乘客因错过站点,让司机违规停车遭到拒绝后竟然公然抢夺方向盘。此时,另外一名男乘客飞身一脚,将闹事的乘客踹开……

“这神之一踹应该全国推广。”“我们还要保持沉默吗?

很多人联想到了短片《车四十四》。44号大巴车女司机受歹徒侮辱,乘客无人制止,只有一名男乘客挺身而出,却被歹徒反刺一刀。女司机受辱后被放了回来继续开车,将见义勇为的男乘客赶下了车。郁闷的男乘客搭上了另外一辆车,不久他看见有警车驶过,原来,女司机把44号车开进山沟,车上所有人全部遇难。

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这句用来批判看客的话被反复使用。可是,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上的遇难者们的悲剧,可以用冷漠的旁观者来解释吗?

车上其他乘客在事发之时处境如何,我们毫不知情。从公开的资料看,我们只知在坠江前的几十秒内无人出手制止。是否有呵斥或劝解无从所知。当争吵升级至打斗,短短两秒时间公车便坠向江面,车上的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制止。

当新闻事件中出现看客的角色,总会有人想到追究看客的责任。但归属责任要以理清事实为前提。22路公交车上的13名受难者,他们或许以为那只是一场不会引发严重后果的言语争吵,当发现事态有变,制止,已经来不及。对于在22号公交车上枉死的遇难者们,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贸然使用“看客”去定义显然不妥。

(根据“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号缩写)

1.以下关于两则评论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评论一引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想说明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文明的责任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B.评论二引用“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是想说明任何灾祸中的受难者都有其遭遇不幸的必然性。

C.评论一认为频频出现的各类“闹事”和重庆公车坠江事件都是由情绪失控而引发的。

D.评论二认为重庆公车上的乘客与44号大巴车上的乘客(除一名男乘客)都不能贸然用“看客”去定义。

2.以下是关于两则新闻评论写法的分析,阅读两文,判断正误(对“√”,错“×”)。

(1)两则评论都针对事件的公众看法,提出新的评论角度。评论一提出文明责任的承担问题,评论二提出不能贸然用“看客”定义其他遇难乘客的看法。____

(2)两则评论都针对新闻事件提出明确的论点。评论一是“悲剧,都是从险情中来的,而很多险情,都是从情绪失控开始”,评论二是“归属责任要以理清事实为前提”。____

(3)两则评论都在理性说服读者的同时“动之以情”。评论一(4)(5)两段多用排比句,让读者感受文明与自己的关系,评论二(6)(7)两段用有分寸感的语言,让读者感受乘客的现场状态;它们既表达理性思考,也引发读者情感共鸣。____

3.新闻评论应引导和深化人们的认识,以上两则评论哪一则更能体现这样的作用?结合评论简要分析。

4.“重庆公车坠江”事件发生之时,部分媒体第一时间做了报道,请针对媒体报道内容(见下图),结合消息的特点,写一则120字左右的微评论。

 

知识卡片: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