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品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①,完成小题。 序:三月七日,沙湖②道中遇雨...

品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完成小题。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①定风波:词牌名。②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③吟啸:放声吟咏。④芒鞋:草鞋。⑤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⑥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风大雨猛,穿林打叶,面对这样的情势,“同行皆狼狈”,与上片词人“              ”形成鲜明对比,小序中“已而遂晴”与下片“                ”相照应。(用词中原句回答)

(2)词人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此句又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1)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且徐行),山头斜照却相迎 (2)①感悟:在诗人眼中,风雨也好,晴明也罢,都是寻常的,没有什么差别。所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挫折,也无需畏惧,因为一切终将过去。(或“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到的风雨,也暗指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坎坷。但终会雨过天晴,一切都会过去。)②性格: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词人却不畏惧不颓丧,表现出了词人胸怀旷达、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填空。梳理全文内容,根据题干要求填空即可。“同行皆狼狈”可是“余独不觉”,诗人觉得“何妨吟啸且徐行”,与众人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已而遂晴”和“山头斜照却相迎”意思是夕阳满天,暗示天已放晴。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作品内容,联系写作背景进行分析。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属于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作者无论面对下雨还是晴天,都能不为天气好坏所动,同时作者也不为宦海沉浮,人生起伏所困扰。此句可谓是作者心胸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荣辱皆忘的高风亮节的写照,表达了作者无喜无悲、超然物外、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君子处世,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班级准备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标语拟定)“同学们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懵懂无知到日渐成熟。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仍勇往前行;在求学之旅里不断磨砺,让自己一直更加坚强。”请从这段话中提炼一句话,与下句对仗,从而拟定本次活动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载苦乐铸就辉煌。

(演讲比赛)请围绕“自强不息”确定两个演讲主题。

主题一____________           主题二____________

(采访活动)泰州少年曹天宇因先天性肌肉萎缩症,只能靠轮椅行走。2019年高考,曹天宇以理科408分(超一本线6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大学录取。这个泰州男孩,以他的乐观开朗和自强不息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班级准备派你去采访曹天宇同学,请你准备两个具有意义的采访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

(1)这段文字出自中国现当代诗人_______(人名)的成名作_______。20世纪30年代,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

A.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B.“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C.《光的赞歌》是诗人“归来”以后的作品,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

D.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如《飞鸟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种种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

E.《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山舞银蛇,______________

②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静影沉璧。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

⑤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困难与挫折常常伴随着我们,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慰勉自己。

 

查看答案

下列括号里的内容对句子分析有错误一项是(   )

A.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成语“断章取义”运用恰当,符合语境)

B.如果每个人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制造”就能更上一层楼。(这是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此句语序颠倒,应先“发现”,再“干预”)

D.艾青的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这是个单句)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

B.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一是“趣味”。

C.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