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①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②。
[注]①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白居易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看见窗外积雪,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②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1.下列对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已很大。
B.“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C.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D.这首诗朴实自然,诗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2.你认为最能表现诗人孤寂心情的诗句是哪一句?具体说一说。
3.说一说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夜雪的?
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八章内容,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 (2)逝者如斯夫
(3)匹夫不可夺志也 (4)博学而笃志
2.翻译(1)(2)两句,用“\”为第(3)句断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进一步说明,请具体说一说。
4.结合这八章内容,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论语》,有怎样的意义?
默写。
(1)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2)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论语》)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9)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0)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1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______________,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14)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1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在大背景中画龙点睛写出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跨越现实去写未来,盼望在未来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下面图表,写出你的分析和建议。
(1)
(2)建议:
请把下面四句话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成一个语段。(只写序号)
①因为我们深深知道,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才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国家;一个尊重英雄、讴歌英雄的国家,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②我们建设新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③奋斗就会产生英雄,我们就要讴歌英雄、表彰英雄。
④我们需要不断地奋斗。
中学生张阳写了一首诗,想当面向久已慕名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就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病句和不得体处,请改正。
王编辑您好!
久仰您大名,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我把大作《向往》放在您家,望费心一读。本人有吟诗爱好,学习之余,凑成几句,但自己如何修改,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见教。
张阳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