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剃头阿六
凌鼎年
①常言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不,剃头阿六依然挑着剃头担走街串乡。是年民国三十一年。
②那天,田爷突然想起明儿是自己六十大寿的日子,虽说年景不好,兵荒马乱的,但人生满一花甲毕竟是大事。祝寿是谈不上了,拾掇拾掇头发,光光表表,也算自己对得起自己。于是,田爷决定剃头修面。
③正在这时,剃头阿六走进了这篇故事。
④田爷对这位剃头匠的手艺打着问号。他试探性地问:“师傅会哪几种发式?”
⑤剃头阿六一指剃头担,但见一方泛黄的白布上书有“童叟无欺,保君满意。”并自言自语云:“虽云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
⑥嗬,口气倒不小。田爷插上了一句:“倘若不满意呢?”
⑦“砸我担!”剃头阿六干脆得一刮两响。
⑧这年月,剃头的能混个肚子圆就上上大吉了。一个乡下剃头佬,如此大言不惭,莫非真有本事,能使人耳目一新?
⑨剃头阿六很快进入角色,真正是一丝不苟。正理着,突然“嘡、嘡、嘡”——的大锣声急骤响起。不好,小日本鬼子的飞机来了。不一会,哭爷的喊娘的,鸡飞狗跳,猪嚎驴叫,逃的逃躲的躲,整个村庄乱了套。
⑩田爷急煞,顾不得半截子阴阳头,起身欲走。剃头阿六不由分说,一把按住,说:“慌啥,还没完。这模样,算出你自己丑还算出我的丑?”
⑪天哪!炸弹跟屁股就来了,性命保不保都天知道,还剃甚么头,真是的。田爷死活不肯再剃,再三表示剃头钱决不少一个子。
⑫剃头阿六仿佛受了极大侮辱似的,拿起一把磨得锃光锃亮的剃须刀在田爷面前晃了晃说:“莫动,莫嚷。割了喉咙莫怨我手艺不精!”
⑬由于那把明晃晃的剃须刀,令田爷不敢再动弹,只是浑身上下筛糠般抖个不停。“轰!轰……”日本人的炸弹在村头炸响了。
⑭田爷吓出一身冷汗,头皮也湿得有水淌下。剃头阿六顾自剃头,一点不在乎可能出现的危险,仿佛压根儿没听见炸弹的爆炸声,没看见村庄里乱糟糟一片逃难景象。
⑮终于,剃头阿六收起了剃须刀,取出一面破旧的镜子给田爷照看,嘴里说:“满意不满意在你,手艺绝不马虎在我。”
⑯田爷哪有心思照看镜子,急欲付钱开溜。就在这当儿,飞机的呼啸声近了,炸弹从天而降。弹片击中剃头佬后背,血染红了他整个背脊。田爷抱着血人般的剃头佬不知所措。
⑰剃头阿六死死盯着田爷,断断续续地说:“如、如不满、满意,可以不、不给钱。”
⑱田爷连连说道:“满意,真的很满意……。”
⑲可惜剃头佬永远听不见了。
1.通读全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1)开端:________
(2)发展:________
(3)高潮:________
(4)结局:炸弹击中,阿六被炸,田爷信服。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剃头阿六死死盯着田爷,断断续续地说:“如、如不满、满意,可以不、不给钱。”(从人物描写角度加以赏析。)
②嗬,口气倒不小。田爷插上了一句:“倘若不满意呢?”(请揣摩当时田爷的心理活动,要求用第一人称表述。)
3.评论家认为凌鼎年善于将人物安放在精心设计的反常环境之中,从而揭示人物行为和人物性格的深层内容。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两处即可)
4.《礼记》里说:“敬业乐群。”《论语》里说:“敬事而信。”古今中外,人们对“敬”都十分看重。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敬”的看法。
(链接材料)
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爱默生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结合情节谈谈“他”是不是英雄。
英雄:①才能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现代汉语词典》
宋江(《水浒传》) 刘备(《三国演义》) 艾青(《艾青诗选》)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或作品。
作品 | 内容 |
《三国演义》 | (1)____(填人物姓名)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儒林外史》 | (2)____(填人物姓名)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
《俗世奇人》 | (3)____(填人物姓名)相貌普通,赛个猪崽。但真人不露相,能耐暗中藏。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一是伺候鸟。 |
《(4)____》 | 聂小倩是一个美貌的女鬼,生前只活到十八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后嫁他为妻。 |
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读书笔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
读书卡片
作品:《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主要情节:
A杨志汴京城卖刀,杀死泼皮牛二后主动投案。
B杨志返京途经梁山时奉王伦之命取“投名状”,与林冲交手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C杨志充军时被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赏识,为其护送生辰纲,却被晁盖等用计所劫。
D杨志无奈之中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语“波澜不惊”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也出自这篇文章。
B.“更”是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定”,指晚上六时左右。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分别写到了“白露”、“霜降”两个节气。
古诗文名句积累。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谭嗣同《狱中题壁》)
(5)用典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以典入诗,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用了向秀及王质两个典故,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复杂感慨;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暗用姜太公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以魏尚自许,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