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如果植物有意识,它在想什么? ①一株玫瑰,一片苔藓,一棵白杨,...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如果植物有意识,它在想什么?

①一株玫瑰,一片苔藓,一棵白杨,它们在想什么?植物钉在地里,除了随着日月盈亏生长、凋谢,它们还能做什么?

②一些新型的植物学家发现,植物一生扎根在一处,在长期演化中发展出一套惊人的智能行为,以迎击自然界的无常和危险。英国植物学家安东尼·特鲁瓦斯说,“每株植物持续地感知环境,处理各种信息,利用自己的记忆做出最佳决定,提高生存率。”

③植物与环境持续互动,但在危险来临时不能卷包袱走人,因此为了生存,必须在每一刻、每个季节最大化地利用环境。植物也做许多决定,因为它们必须如此!

④应该研究植物的哪个部位来观察这一机制呢?乔治·巴塞尔通过研究一粒种子的决策,优雅地绕开了这个问题。因为植物的所有细胞此时集中在同一个实体内,也因为种子只需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发芽,或不发芽。

⑤种子和它的母株一样,能敏锐地感知环境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湿度、营养等)。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种子须避免仓促决定。(1)如寒冬中有几天异常回暖,让它以为春天到来,它就可能沉不住气,开始萌芽!而随后到来的寒流会冻结它春天般的热情。这时它就只能“望根兴叹”了———更确切地说只是个胚根!

⑥不能着急,而要决定应该做或不做什么———植物有这个能力。乔治·巴塞尔在植物实验室的大明星拟南芥种子里观测到这一情况。这种子可不是新手:在探头向外之前,它谨慎地处理外界信息,把幼根转来转去好几次。“胚根顶端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决策中心,不断权衡着有利和不利方面。它和人类大脑一些非常简单的认知系统具有相同的空间组织。”这位研究人员介绍道。种子才不傻,它会在一连串温暖天气的预兆中酝酿自己的选择。

⑦面对环境威胁或屡次出现的侵犯者,植物也完全有理由拥有记忆。记住水开始变得稀少能让玉米更好地防御干旱;记住风和被连根拔起的风险使白杨树更牢固地扎根在土壤中,生长树枝时更加谨慎。而这只是几个已被证明的例子。

⑧还记得巴甫洛夫实验吗?实验中的狗能在重复中学会把铃声和奖赏联系起来,而现在科学家发现,豌豆似乎也能实现这种“联想学习”!

⑨澳大利亚植物行为专家莫妮卡·加戈里亚诺衡量了豌豆幼苗根据一个看似中立的征象———风———预测光照的能力。(2)每当风吹向植物一侧时,光就会照到同一侧。结果和狗一样,胚芽在大部分情况下学会了把风吹和光照联系在一起。从统计数据看,这一学习的效果不如狗:略高于60%的豌豆苗吸取了经验,狗则超过90%。加戈里亚诺解释:“植物在选择跟随风向时,比狗更违背自己的天性。它们做了风险极大的决定,在能量方面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

⑩事实上,我们已经知道植物能进行所谓的“初级”学习。有些是通过习惯,含羞草就是一例,它的叶片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合拢。含羞草能学会不再害怕最终无害的反复摇动。有些是通过致敏,如多种植物能学会在病原体第二次来袭时更快速地自卫。

⑪巴甫洛夫式的学习使豌豆把两种独立的刺激相联系,是更加高级的认知能力。在多变环境中,运用补充信息来更好地定位资源,尤其是光照,将大大增加生存机会。像捕食者学习更好地利用不同预示性的信息跟踪猎物一样,自然选择下的植物也发展了相同的学习能力。

⑫植物有记忆、会学习、能决策,与我们共同拥有基本的认知功能,不久的未来,我们与植物世界的关系将被重铸,开启新同盟。

(引自2019年《新发现》,有删减)

1.对于植物认知,植物学家们用大量的实验来验证,以下现象与呈现的认知功能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风拔起的风险使白杨树牢固地扎根土壤→记忆,使植物能记录信息

B.植物在病原体第二次来袭时更快速地自卫→记忆,使植物变得更聪明

C.豌豆将风吹和光照联系在一起,向光生长→学习,以最好地利用信息

D.拟南芥种子探头向外之前把幼根转来转去→决策,使植物做出最佳选择

2.为了更好地解说“深奥的研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结合画线句分析其作用。

3.请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分析下面链接材料中的现象。

(链接材料)法国植物学家弗朗西斯·阿雷曾在西番莲新芽几厘米处种下一棵竹子进行观察,发现:若竹子稍微向右移动,西番莲藤蔓就会跟上,重复这一操作五到六次,藤蔓就能直接向竹子右侧伸展。

 

1.B 2.(1)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植物也会因生存而决策(植物也有意识),通俗易懂。②运用拟人手法,让种子也有与人一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植物也会因生存而决策(植物也有意识)。③运用“仿词”,化用望洋兴叹来摸拟种子当时心态,读来生动又有趣。(2)运用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豌豆胚芽大部分学会了把风和光照联系在一起(豌豆也能像狗一样实现“联想学习”)。 3.西番莲在重复中会记忆信息,在经验中学习,在反复的实验中,它能主动预测,最后藤蔓就能直接向竹子右侧伸展。这一实验也是植物有认知的证明。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信息的提取。解答时要全面把握文章文中,将每个选项放入文本中进行比较辨析。 B.“植物在病原体第二次来袭时更快速地自卫→记忆,使植物变得更聪明”表述有误。根据原文“植物能学会在病原体第二次来袭时更快速地自卫”并不能体现“使植物变得更聪明”。 故选B。 2.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解答时要认真审读句子,先找出采用了那种说明方法,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1)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让它以为春天到来,它就可能沉不住气,开始萌芽!而随后到来的寒流会冻结它春天般的热情”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植物也具有意识,也会因生存而决策,通俗易懂。另外,“沉不住气”和“热情”采用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种子与人一样的思维情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植物存在意识,并知道在生存中趋利避害。再次,通过“这时它就只能‘望根兴叹’了”可知运用了“仿词”手法,化用“望洋兴叹”一词来摸拟种子当时的“心态”,生动有趣,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句:从“从统计数据看,这一学习的效果不如狗:略高于60%的豌豆苗吸取了经验,狗则超过90%”可知采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狗和豌豆苗作对比,并列出统计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豌豆胚芽大部分学会了把风和光照联系在一起,而且豌豆也能像狗一样实现“联想学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增强了文章可信度。 3.考查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解答时,不仅要准确理解文章主旨,还要结合链接材料所体现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理解。通过阅读链接材料可知,“若竹子稍微向右移动,西番莲藤蔓就会跟上,重复这一操作五到六次,藤蔓就能直接向竹子右侧伸展”表明了西番莲在重复动作中会记忆特定信息,在经验中不断学习并积累经验,在多次实验中,它能主动进行预测,最后藤蔓就能直接向竹子右侧伸展。这一实验也说明了植物是有认知,存在意识的,与文章内容相互印证。据此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类文本阅读

娘心高处

蒋新

①几十年间,母亲只要与我们叙家常,没有一次不说到大姑,而且总用“好人”二字来概括定音。只要说到这儿,母亲脸上的表情就会自然而然凝重起来。时间久了,我从母亲凝重的表情里渐渐掂出“好人”二字的分量。沉甸甸的,如看不见的丰碑,矗立在娘心高处。

②大姑其实相当普通,没有结实如石碑般的身体与风采,且十分清瘦和弱小。走路轻,说话更轻,像猫,咪咪的。她肤色细白,脸上的笑似乎与生俱来,在短短长长的皱褶里荡漾。我惊奇那微笑宛如温润的磁石,经常把我们都吸到她那很少照进阳光的灰暗房子里。

③那时,我家的日子相当窘迫。为了吃饭,我家在青砖黑瓦的院子里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卖家里能用的东西;大姐第一个辍学,去离家近十里路的煤矿做小工;第一个率先吃树叶,感觉什么树叶都曾经从我们舌尖上走过。母亲的全部事情都在围绕着“吃”进行,从早到晚,摘洗蒸淘树叶,碾玉米棒或地瓜秧,蒸出夹杂着各种味道的窝窝头或者菜饼子,来喂家雀般的我们姊妹五张嘴。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任太阳和月亮交替着从屋顶、树梢、墙上、地上悄然滑过,没有人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即使看见了也是无可奈何。终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姑出现了。她蹑手蹑脚走进我们昏暗窄小的屋子,从腋下掏出一个或者两个煎饼,压着嗓子递给母亲:“五嫂,喂喂孩子吧。”不等母亲回话,就含着那丝苦涩的笑转身闪出。

④大姑的家境并不比我家好多少,也有五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子女。只是大姑父的老家有地种,生活比我们略略宽裕。她完全可以把接济我们的煎饼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因为我见到比我小两岁的表弟啃窝头的吃相,哪里是吃呀,是一点一点的用牙慢慢地蹭,似乎那不是窝头,而是一块可以充饥可以解渴的神奇宝石,似乎担心大口大口的吃嚼不出其中的滋味,失去窝头的香气和回味无穷的价值。

⑤那时要饭,真的是为了糊口。当胡同里响起要饭的哀求声,常见大姑踮着脚快步出来,给他们半个煎饼,或者一小块窝头,或者半碗稀粥。不多的这些常常是一口人一顿饭的内容。然后努努嘴摆摆手让他们快走,再把大门慢慢关好,沿着墙根回到阳光照不进的“耳房”去。母亲看到这光景,就自言自语说:“你大姑中午又要找借口不吃饭了。”

⑥“耳房”是大姑的家,两间极其窄小的东屋,住了七口人,还有两只猫。猫的来历不怎么清楚。偶尔会听到:“人都吃不饱,还有闲情养猫。”大姑曾在嗓子眼里笑着为自己辩护:不也是一条命吗?我见过大姑喂猫的样子,从自己的嘴里抿出一点饭食,弯腰丢给蹲在脚下微微叫的猫,有时两口,有时三口。

⑦就在困难日子将要熬出来时,大姑父和表哥相继生病去世。大姑笑泉似的眼睛里有了一层质问苍天的无奈,痛苦的日子像巨石压得瘦弱的大姑喘不过气来。喘不过气来也要喘。她用猫咪的声音指挥全家开始给鞋厂糊鞋盒。蜗居的耳房成了加工厂,桌子上,床上,窗台上都挤满了大大小小的鞋盒。盒子里也盛满了表姐表弟们的暑假寒假、阳光灯光,盛满了他们苦涩的幼稚童年。

⑧大姑终究决定搬出给她欢乐又让她窒息的阳光照不进的耳房,去了偏僻的青龙山公房。

⑨那年我去看她,她让我坐在那把有些摇晃的老椅子上,自己则俯在桌子上瞅我,与我慢慢地拉家常。消瘦白皙的脸庞上,是无数风霜打击历练后的笑,淡淡静静,如秋天山下的河。大姑已很少感叹“人要认命”,而是紧紧盯着走到她身边的人,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生活咋样、身体咋样。我觉得大姑有了一点唠叨,增添了一些似乎多余的牵挂和不放心。

⑩后来,大姑走了。许多人来送殡,队伍中有一些非亲非故的陌生面孔;大姑在照片里,笑容依旧浅浅淡淡的。他们出现与不出现都不重要,因为大姑的心里没有让人感谢的地方。

⑪“大娘是个好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无不这样叹息。

⑫“好人”大姑用一生写下的这两个字,干净而朴实。无意识的生命印记,筑成留给我们晚辈最珍贵的遗产———风吹不动,雷打不倒,水冲不走,时光改变不了。

(转载自《2018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1.下列表述对散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幼时家境窘困,大姑家也不宽裕却常来接济,又乐于助人,她在母亲心的高处。

B.第⑤段“你大姑中午又要找借口不吃饭了”,母亲知道大姑将自己的饭给了要饭的人。

C.第⑥段写大姑养了两只猫,把饭食喂猫,表现大姑是一个有闲情却不顾家人温饱的人。

D.第⑦段“喘不过气来也要喘”一句,既写出大姑面对生活的无奈,也表现大姑的坚强。

2.结合语境,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写出其表达效果。

哪里是吃呀,是一点一点的用牙慢慢地蹭。

3.作者为什么多次强调“好人”大姑的家在“阳光照不进的耳房”?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用自己的话作答。

 

查看答案

小易特别喜欢科学探索,这学期的《昆虫记》他自然就特别喜欢读,但是,小易在阅读中只思考法布尔对昆虫习性的观察和分析。请你提醒小易在阅读《昆虫记》时,还有哪些需要去关注并品味的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不同的书,需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下列阅读策略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均是纪实作品,因此,阅读时,只要关注其真实性就可以了,不必品味其文学性。

B.《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都是科普作品,《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可以选择完全相同的阅读方法。

C.《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虽同是科普作品,但是,因为它们所涉及的领域完全不同,无法开展联读。

D.《红星照耀中国》与《长征》中均记录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阅读时,可采取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查看答案

纪实文学的创作,建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下列表述与《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看上去很像林肯,有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毛泽东)

B.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窑工。(徐海东)

C.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秘书。(周恩来)

D.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他年轻时就英勇无畏,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贺龙)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B.甚矣,汝之不惠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