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我和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请以“我和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入“你”“书”“草木”“梦想”等)。(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50字。(4)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范文: 我和书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看书的习惯。先是图画册,几乎每一幅图都能戳中笑点,让我“咯咯”地笑个不停。接着是带拼音的书,每一个文字都会让我琢磨很久。略大些时,就可以读没有拼音的书了,虽然上面的字并不完全认识,但总能根据理解猜个大致不离。 记得在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时,前面一部分怎么读都不懂,但随着硬着头皮往下读,慢慢走进匆匆,哼哼,唧唧和匆匆的世界,我觉得似乎懂得了一些,并朦胧知道了许多人生道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深切体验到了什么叫身临其境:仿佛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寻找奶酪,他们哭时,我为他们难过;他们笑时,我为他们开心;当哼哼一直不愿采取行动时,我很着急,恨不得跳进书里,告诉他之后的结局,让他也能去找奶酪。 当然,书不仅仅带给我乐趣。还记得读完那本书时,我变了,我变得不再只待在原地什么也不干,而是努力做出一些改变。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像哼哼和唧唧那样磨叽,要迅速做。写作业时,一想到这一点,便写得飞快,不浪费一点时间;早晨闹钟一响,就算再困,也会迅速从床上爬起来。这本书让我从小养成了做事不磨蹭的习惯,这个习惯,给我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再长大一点,可能因为学习的压力,变得不再那么爱看书了,甚至对书产生了厌恶之情,只有老师逼着非看不可的时候,才会去看。那个时候,怎么也走不进书中的世界,只能死记着书中的文字。他们开怀大笑时,我却有点想哭;他们放声大哭时,我却感到好笑。直到从一个柜子里翻出小时候做的读书笔记,才改变了我对书的看法。那里面满是图画,虽然画的不怎么好,却是那么天真无邪,每一页,都涂满了对书中人物的想象。那时的想法,那时的乐趣,都源自于书。可现在呢?只是把书当成了考试的工具,只去死记,怎么也体会不到当中的乐趣。当时,我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失望,怎么能这样看待书呢,它是多么有趣的东西啊!我后悔了,又想到了唧唧,才发现现在认识到错误并不晚。接着,便花了许久的时间看完了那些落下的书。 再次投入书的世界,才发现文字是多么有趣,书里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它们带给我的快乐、感动和指引又是多么浓烈、深刻而持久!我想,我再也不会错过了!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作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补充题目,使作文题目完整;其次根据自己所补充的题目结合所经历的事情和自己的所想所感描写。由题目“我和 ”,可以知道空白处我们要填写的是名词,和第一人称“我”一起的事物有很多,因此空白处我们要填写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泛,如“你”“书”“草木”“梦想”“朋友”等,补充完整题目之后,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和所填写的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个事物或者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从和它(他、她)的相处中,学会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这些是我们写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描写叙述即可。注意语句通顺,表达得体,体力清晰,书面整洁,字迹工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①。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②。以纸画字,不数字,辄③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④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相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②颖悟绝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③辄:就。④剧饮:痛快喝酒。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为乐者/之同游清泉寺

B.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往求疗

C.不数字/答谢中书

D.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2.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余戏 之 曰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3.请补写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1)______/以纸画字,书不数字,(2)_____/辄深了人意。

4.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全篇仅有八十多字,但是作者开篇所记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却十分详尽,表明这个时间背景对此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传神之笔,短短数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描绘了一个空明的月夜。

C.“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作者在众多景物中突出兰溪,在兰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征,这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契机。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指年老;“黄鸡”指“黄鸡催晓”,原指对年华易逝的感伤。此句意思是感伤时光流逝人易老,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5.苏轼一生豁达,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进行阐述。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往往是一首律诗中最出彩的部分。《山居秋暝》中的颔联和颈联就描绘了富有诗意的山居秋暝。请你从下面三个角度中选其一,欣赏《山居秋暝》的颔联和颈联。

A动与静 B.人与物 C.情与景

我选__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如果植物有意识,它在想什么?

①一株玫瑰,一片苔藓,一棵白杨,它们在想什么?植物钉在地里,除了随着日月盈亏生长、凋谢,它们还能做什么?

②一些新型的植物学家发现,植物一生扎根在一处,在长期演化中发展出一套惊人的智能行为,以迎击自然界的无常和危险。英国植物学家安东尼·特鲁瓦斯说,“每株植物持续地感知环境,处理各种信息,利用自己的记忆做出最佳决定,提高生存率。”

③植物与环境持续互动,但在危险来临时不能卷包袱走人,因此为了生存,必须在每一刻、每个季节最大化地利用环境。植物也做许多决定,因为它们必须如此!

④应该研究植物的哪个部位来观察这一机制呢?乔治·巴塞尔通过研究一粒种子的决策,优雅地绕开了这个问题。因为植物的所有细胞此时集中在同一个实体内,也因为种子只需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发芽,或不发芽。

⑤种子和它的母株一样,能敏锐地感知环境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湿度、营养等)。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种子须避免仓促决定。(1)如寒冬中有几天异常回暖,让它以为春天到来,它就可能沉不住气,开始萌芽!而随后到来的寒流会冻结它春天般的热情。这时它就只能“望根兴叹”了———更确切地说只是个胚根!

⑥不能着急,而要决定应该做或不做什么———植物有这个能力。乔治·巴塞尔在植物实验室的大明星拟南芥种子里观测到这一情况。这种子可不是新手:在探头向外之前,它谨慎地处理外界信息,把幼根转来转去好几次。“胚根顶端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决策中心,不断权衡着有利和不利方面。它和人类大脑一些非常简单的认知系统具有相同的空间组织。”这位研究人员介绍道。种子才不傻,它会在一连串温暖天气的预兆中酝酿自己的选择。

⑦面对环境威胁或屡次出现的侵犯者,植物也完全有理由拥有记忆。记住水开始变得稀少能让玉米更好地防御干旱;记住风和被连根拔起的风险使白杨树更牢固地扎根在土壤中,生长树枝时更加谨慎。而这只是几个已被证明的例子。

⑧还记得巴甫洛夫实验吗?实验中的狗能在重复中学会把铃声和奖赏联系起来,而现在科学家发现,豌豆似乎也能实现这种“联想学习”!

⑨澳大利亚植物行为专家莫妮卡·加戈里亚诺衡量了豌豆幼苗根据一个看似中立的征象———风———预测光照的能力。(2)每当风吹向植物一侧时,光就会照到同一侧。结果和狗一样,胚芽在大部分情况下学会了把风吹和光照联系在一起。从统计数据看,这一学习的效果不如狗:略高于60%的豌豆苗吸取了经验,狗则超过90%。加戈里亚诺解释:“植物在选择跟随风向时,比狗更违背自己的天性。它们做了风险极大的决定,在能量方面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

⑩事实上,我们已经知道植物能进行所谓的“初级”学习。有些是通过习惯,含羞草就是一例,它的叶片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合拢。含羞草能学会不再害怕最终无害的反复摇动。有些是通过致敏,如多种植物能学会在病原体第二次来袭时更快速地自卫。

⑪巴甫洛夫式的学习使豌豆把两种独立的刺激相联系,是更加高级的认知能力。在多变环境中,运用补充信息来更好地定位资源,尤其是光照,将大大增加生存机会。像捕食者学习更好地利用不同预示性的信息跟踪猎物一样,自然选择下的植物也发展了相同的学习能力。

⑫植物有记忆、会学习、能决策,与我们共同拥有基本的认知功能,不久的未来,我们与植物世界的关系将被重铸,开启新同盟。

(引自2019年《新发现》,有删减)

1.对于植物认知,植物学家们用大量的实验来验证,以下现象与呈现的认知功能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风拔起的风险使白杨树牢固地扎根土壤→记忆,使植物能记录信息

B.植物在病原体第二次来袭时更快速地自卫→记忆,使植物变得更聪明

C.豌豆将风吹和光照联系在一起,向光生长→学习,以最好地利用信息

D.拟南芥种子探头向外之前把幼根转来转去→决策,使植物做出最佳选择

2.为了更好地解说“深奥的研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结合画线句分析其作用。

3.请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分析下面链接材料中的现象。

(链接材料)法国植物学家弗朗西斯·阿雷曾在西番莲新芽几厘米处种下一棵竹子进行观察,发现:若竹子稍微向右移动,西番莲藤蔓就会跟上,重复这一操作五到六次,藤蔓就能直接向竹子右侧伸展。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娘心高处

蒋新

①几十年间,母亲只要与我们叙家常,没有一次不说到大姑,而且总用“好人”二字来概括定音。只要说到这儿,母亲脸上的表情就会自然而然凝重起来。时间久了,我从母亲凝重的表情里渐渐掂出“好人”二字的分量。沉甸甸的,如看不见的丰碑,矗立在娘心高处。

②大姑其实相当普通,没有结实如石碑般的身体与风采,且十分清瘦和弱小。走路轻,说话更轻,像猫,咪咪的。她肤色细白,脸上的笑似乎与生俱来,在短短长长的皱褶里荡漾。我惊奇那微笑宛如温润的磁石,经常把我们都吸到她那很少照进阳光的灰暗房子里。

③那时,我家的日子相当窘迫。为了吃饭,我家在青砖黑瓦的院子里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卖家里能用的东西;大姐第一个辍学,去离家近十里路的煤矿做小工;第一个率先吃树叶,感觉什么树叶都曾经从我们舌尖上走过。母亲的全部事情都在围绕着“吃”进行,从早到晚,摘洗蒸淘树叶,碾玉米棒或地瓜秧,蒸出夹杂着各种味道的窝窝头或者菜饼子,来喂家雀般的我们姊妹五张嘴。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任太阳和月亮交替着从屋顶、树梢、墙上、地上悄然滑过,没有人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即使看见了也是无可奈何。终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姑出现了。她蹑手蹑脚走进我们昏暗窄小的屋子,从腋下掏出一个或者两个煎饼,压着嗓子递给母亲:“五嫂,喂喂孩子吧。”不等母亲回话,就含着那丝苦涩的笑转身闪出。

④大姑的家境并不比我家好多少,也有五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子女。只是大姑父的老家有地种,生活比我们略略宽裕。她完全可以把接济我们的煎饼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因为我见到比我小两岁的表弟啃窝头的吃相,哪里是吃呀,是一点一点的用牙慢慢地蹭,似乎那不是窝头,而是一块可以充饥可以解渴的神奇宝石,似乎担心大口大口的吃嚼不出其中的滋味,失去窝头的香气和回味无穷的价值。

⑤那时要饭,真的是为了糊口。当胡同里响起要饭的哀求声,常见大姑踮着脚快步出来,给他们半个煎饼,或者一小块窝头,或者半碗稀粥。不多的这些常常是一口人一顿饭的内容。然后努努嘴摆摆手让他们快走,再把大门慢慢关好,沿着墙根回到阳光照不进的“耳房”去。母亲看到这光景,就自言自语说:“你大姑中午又要找借口不吃饭了。”

⑥“耳房”是大姑的家,两间极其窄小的东屋,住了七口人,还有两只猫。猫的来历不怎么清楚。偶尔会听到:“人都吃不饱,还有闲情养猫。”大姑曾在嗓子眼里笑着为自己辩护:不也是一条命吗?我见过大姑喂猫的样子,从自己的嘴里抿出一点饭食,弯腰丢给蹲在脚下微微叫的猫,有时两口,有时三口。

⑦就在困难日子将要熬出来时,大姑父和表哥相继生病去世。大姑笑泉似的眼睛里有了一层质问苍天的无奈,痛苦的日子像巨石压得瘦弱的大姑喘不过气来。喘不过气来也要喘。她用猫咪的声音指挥全家开始给鞋厂糊鞋盒。蜗居的耳房成了加工厂,桌子上,床上,窗台上都挤满了大大小小的鞋盒。盒子里也盛满了表姐表弟们的暑假寒假、阳光灯光,盛满了他们苦涩的幼稚童年。

⑧大姑终究决定搬出给她欢乐又让她窒息的阳光照不进的耳房,去了偏僻的青龙山公房。

⑨那年我去看她,她让我坐在那把有些摇晃的老椅子上,自己则俯在桌子上瞅我,与我慢慢地拉家常。消瘦白皙的脸庞上,是无数风霜打击历练后的笑,淡淡静静,如秋天山下的河。大姑已很少感叹“人要认命”,而是紧紧盯着走到她身边的人,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生活咋样、身体咋样。我觉得大姑有了一点唠叨,增添了一些似乎多余的牵挂和不放心。

⑩后来,大姑走了。许多人来送殡,队伍中有一些非亲非故的陌生面孔;大姑在照片里,笑容依旧浅浅淡淡的。他们出现与不出现都不重要,因为大姑的心里没有让人感谢的地方。

⑪“大娘是个好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无不这样叹息。

⑫“好人”大姑用一生写下的这两个字,干净而朴实。无意识的生命印记,筑成留给我们晚辈最珍贵的遗产———风吹不动,雷打不倒,水冲不走,时光改变不了。

(转载自《2018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1.下列表述对散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幼时家境窘困,大姑家也不宽裕却常来接济,又乐于助人,她在母亲心的高处。

B.第⑤段“你大姑中午又要找借口不吃饭了”,母亲知道大姑将自己的饭给了要饭的人。

C.第⑥段写大姑养了两只猫,把饭食喂猫,表现大姑是一个有闲情却不顾家人温饱的人。

D.第⑦段“喘不过气来也要喘”一句,既写出大姑面对生活的无奈,也表现大姑的坚强。

2.结合语境,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写出其表达效果。

哪里是吃呀,是一点一点的用牙慢慢地蹭。

3.作者为什么多次强调“好人”大姑的家在“阳光照不进的耳房”?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用自己的话作答。

 

查看答案

小易特别喜欢科学探索,这学期的《昆虫记》他自然就特别喜欢读,但是,小易在阅读中只思考法布尔对昆虫习性的观察和分析。请你提醒小易在阅读《昆虫记》时,还有哪些需要去关注并品味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