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闭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声音,父亲沉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

⑥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海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轻生的念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高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失去生活勇气的念头,

⑦接近高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我急忙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饭盒打开,然后为我撕开盒子的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面前备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言说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

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饭盒,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A.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清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B.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⑾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

(有删改)

1.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写母亲经常因一些小事向“我”兴师问罪,旨在突出不近情理的母亲形象。

B.第⑤段首句中的加点字“从来”是“一直”的意思,表明“我”一直矛盾的心理和做法。

C.第⑨段末句写父亲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D.文章对父亲形象不惜笔墨作细致刻画,语言质朴却意蕴丰厚,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2.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请写出两条理由。

3.品析文中AB两处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从修辞的角度)

(2)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4.文章以“父亲的轮廓”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写出两条。

 

1.A 2.(1)父亲总能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在黑色的夜晚及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光明和温暖;(2)他深知“我”内心的想法,帮我战胜了困难和自我,一直鼓励着“我”勇敢前行。 3.(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蒸饺在竹笼内排列的热闹情状,衬托出“我”对温热且快乐的渴望,反映了自己对父亲给予自己心理抚慰的喜悦心情。 (2)运用动作描写,“攀”“骑坐”“挥手”“划”“行(军礼)”“跳”等动词具体写出了父亲和我分别时爬墙离开的连续性动作,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信任和激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4.(1)表明了全文的主要内容;(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内涵丰富,表意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 1.A.“第②段……旨在突出不近情理的母亲形象”有误。第②段写母亲经常因一些小事向“我”兴师问罪,旨在突出父亲鼓励我、安慰我的平易近人形象。故选A。 2.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概括作答即可。可分析“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父亲曾经察觉到我想死的念头”“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等情节和语言描写,即可概括出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父亲都能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父亲“懂我”,绝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帮助了我,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引导了“我”。 3.(1)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即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分析,这句话衬托出“我”对快乐的渴望之强烈,“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父亲在黑色的夜晚及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光明和温暖,我的内心是无比喜悦的。既要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事物(蒸饺)的状态,还要答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倾向。 (2)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是动作描写,写父亲爬墙离开时的利落动作,父亲信任“我”并鼓励“我”,表达出“我”对父亲的感激。 4.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与“轮廓”有关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本文标题从字面意义上看,“我”在夜间不能清楚地看清父亲的面容,只能看个大致的“轮廓”。深层意思是父亲的“轮廓”是留给自己最清晰最感动的印记,会一直鼓励着勇敢地前行。从结构上看,“轮廓”也是文章行文的线索。“父亲的轮廓”是什么样子的?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 ,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节选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①墙援:篱笆墙。②泰:安适。③忧望:挂念,盼望。④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轩_________     (2)猿则百叫无_________

(3)信手_________         (4)见山僧一两人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 置 草∕ 堂 前 有 乔 松∕ 十 数 株 修 竹 千 余 竿

B.因 置 草 堂 前 ∕有 乔 松 十 数 株 ∕修 竹 千 余 竿

C.因 置∕ 草 堂 前 有 乔 松∕ 十 数 株 修 竹 千 余 竿

D.因 置 草 堂∕前 有 乔 松 十 数 株∕ 修 竹 千 余 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4.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的萧瑟衰败景象。

C.颔联写近景,写静态,侧重宏观描绘;颈联写动态,写远景,侧重细处描绘。

D.全诗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查看答案

这是某娱乐场所开张广告,有多处错误(详见上框内文字稿),请用修改符号修改(4处即可)。

换用号: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后移号

 

 

查看答案

以下句子的排序最连贯的是(       )。

① 任何的企业活动,都要接受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② 企业同心合力地珍惜环境品质并不会花费企业太大的成本

③ 但是,赢利不能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不管它如何的必要

④ 而对环境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则更为重要

⑤ 企业活动是赢利性的

⑥ 事实上,企业接受环境道德的约束是有利可图的

A.⑤②①⑥④③ B.⑤④①③⑥② C.⑥②①④⑤③ D.⑤③①④⑥②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qiān)    (sài)    kuì)败    无音讯(yǎo)

B.(lǐn)     (qiáo)     (zèng)      锐不可(dǎng)

C.(bān)      (zhòng)    (lǚ)        屏息(liǎn)

D.(chuò)      (yíng)    (zhì)      心竭虑(dā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