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在生死攸关间____不容发的一刹那,他用尽全身力气踩下刹车,彰显出英雄本色,在英雄面前,所有矫____揉造作的语言和行为,都显得愚蠢而可笑。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
几闻古城起峰火,岘山叠障是雄关。
请以“我的小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在下表序号处填空。
人物 | 身份 | 家庭背景 | 主要事迹 | 特点 |
毛泽东 |
(1) | 富农 父亲严苛 | 成立新民学会 秋收起义 井冈山起义
| 精力过人 富有军事天赋 政治战略家 |
周恩来 | 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 大官僚地主 | 上海工人罢工 八一起义
|
(2) |
(3) | 一方面军司令 | 富农 被祖母赶出家庭 九岁开始闯荡世界 | 攻占长沙 平江起义 领导饥民抢大户 | 讲话干脆 动作敏捷 吃苦耐劳 |
红小鬼 | 少年先锋队员 | 大部分是贫苦人民 |
(4) | 忠于革命 刚毅坚忍 朝气蓬勃 |
2.结合以上表格内容,联系王树增的《长征》,写出斯诺确信红星一定会照耀中国的两条理由。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华社杭州10月22日电(记者许舜达)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2日在乌镇落下帷幕,记者从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获悉,本届大会在思想交流、理论创新、技术展示、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②10月20日至22日,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中外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等约1500名嘉宾齐聚乌镇,围绕“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纵论网络空间发展大势,展示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共商网络空间开放合作途径,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做出了新贡献。
③论坛热度持续高涨,与会嘉宾齐聚一堂,既聚焦互联网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又直面数字鸿沟、网上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挑战,发言精彩纷呈。论坛成了汇聚最新理念、创造全球共识的高端平台。
④大会期间,乌镇成为展现数字经济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方位体验场”。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聚焦世界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展示和发布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共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601家中外企业参展。博览会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参观,10月18日至21日累计参观人数超10万人次。
⑤与此同时,15项闪耀全球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在本届大会上发布,有望为人类生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提供强大动能。
⑥值得一提的是,“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是今年大会新增的重要板块,旨在搭建国内外互联网项目、技术、人才和资本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全球互联网合作创新。大赛自今年4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球400余个优秀项目参赛,呈现涉猎领域广、项目质量高的特点。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6名。
(来源:新华网 2019-10-23 11:44:05)
1.在此新闻开头横线处补拟一条标题(20字以内)。
2.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华社杭州10月22日电”是电头,“新华社”是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
B.参加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1500名左右的嘉宾齐聚乌镇,他们来自全球83个国家。
C.大会聚焦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发布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D.本文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先重要后次要,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末段补充大赛背景。
3.以第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新闻语言的特点。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近代“问天”第一人
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 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二期公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 ,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 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国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祯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馆),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祯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1.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记叙为主,第④段末句运用了议论,点明了中国人自主预报天气的深远意义。
B.新中国成立后,年近六十岁的竺可桢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
C.第⑧段写竺可桢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运用了数据,具体准确,有血有肉,富于感染力。
D.此篇新闻特写记述了竺可桢“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一生,人物形象饱满感人。
2.本文记叙了竺可桢的光辉事迹,请根据时间提示相应写出他的重要贡献。
(1)1927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6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0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