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写作文。 联系生活体验,从以下方框中各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再选择一种情境...

根据要求写作文。

联系生活体验,从以下方框中各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再选择一种情境,自拟题目,写一篇散文。

天气:

晴天、阴天、雨、雪

景物:

树、河、山、巷子、鸟、虫子

 

必选情境:

A.假如你在某次考试后看到这一画面;

B.假如你想赋予事物以象征意义,表达人生追求:

C.假如这是你儿时生活的地方。

温馨提示:

(1)你可以将词语具体化,如将“雨”具体为“暴雨”,“树”具体为“松树”;

(2)600字左右;

(3)不得抄袭本卷中出现的材料: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

如有需要,可参照以下问题构思:

(1)我要写一篇什么类型的散文?我会如何综合运用写景技巧?突显景物怎样的特点?

(2)我会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怎样的情感?或抒发怎样的情思?

(3)这篇文章有特定的读者吗?如果有,我要在文章中做怎样的处理……

 

范文: 老海棠树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考查学生对散文文体的掌握。所给表格中的景物,要求本篇作文需要有景物描写,所给情境要求学生把景物带到创设的情境中。情景A假如你在某次考试后看到这一画面,如果考试顺利,可选择“晴天”“鸟”“河”“虫子”等有活力的词语,感情上倾向开心、愉快、轻松等;如果考试失利,可选择“阴天”“雨”“雪”等,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失望、痛苦、伤心等。情景B假如你想赋予事物以象征意义,表达人生追求,可选择“雨”具体到“春雨”,从“润物细无声”来去写无私奉献,可选择“树”具体到“胡杨树”象征顽强、“木棉树”象征英雄或者“橡树”象征勇敢等等。情景C假如这是你儿时生活的地方,可选择“巷子”“山”等能够具体描绘家乡特点或者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乡感情的意象。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无论选择何种情境,都要牢记所要展现的主题要是单一不杂乱的,例如写胡杨树的顽强,就从各个方面表现其顽强即可,若其中添加对其和平、勇敢等方面的描写,不仅干扰其象征意义,而且会使文章显得散乱。写景的散文要注意融入情感,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细读文章,完成任务单。

西湖秋意

赵丽宏

大自然的规律毕竟是无法改变的。落叶,这秋的尾声、冬的序曲,依然在西湖畔不慌不忙地飘荡……

有飘零的黄叶,自然有枯秃的树木。我在树林中寻找……

是什么使我眼前豁然发亮:一片耀眼的金黄,彩霞一般垂挂在宁静的湖畔。这是我视野里最酲目最辉煌的色彩,西湖的黄昏也仿佛因它们而明朗起来、亮堂起来……

看清楚了,是两稞高大的梧桐。在盛夏的烈日中,它们曾用蓊郁的树冠在湖畔铺展一片浓绿的荫凉,谁不赞叹它们的绿叶呢!此刻,每一片绿叶都泛出了金黄的色彩。然而它们还是紧紧依偎着枝干,在湖畔展现出另一番更为激动人心的景象。

谁能说这是衰亡和委顿呢?两棵梧桐像两位精神健旺的老人,毫无倦色,也毫无愧色地面对夕阳,面对西湖,那肃然伫立着,似乎在庄严地宣告:即使告别世界,我的生命的光彩依然不会黯淡!

我知道,一夜秋风,也许就能扫落这满树黄叶,然而我再也不会忘记它们那灿然的金黄不会忘记它们那最后的动人的微笑、最后的悲壮的歌声……

在一座小土山上,终于看见一棵脱尽了叶片的树,一棵桃树,在夕照中伸展着枯瘦扭曲的枝干。

“瞧,桃树的影子。”诗人指着桃树边上一条鹅卵石路,轻轻地告诉我。

是树的影子,像一幅浓墨构出的画,又潇洒又道劲地铺展在卵石路上,是一棵花满枝头的春天之树的影子啊!而且这影子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条黑白相间的小路上,白的是卵石,黑的也是卵石,铺路者用黑卵石勾勒出了桃树那奇特的投影。

此举用意何在?我百思不得其解。只有靠自己去理会,去想像了。

也许是一种梦境吧——是桃树的梦,也是人们的梦。在秋风里,在冬雪中,憧憬着发芽,憧憬着用新绿,用万紫千红去装点西湖的春天……

永不消失的梦境呵,每年都会有一次蓬蓬勃勃的兑现的!到春天,人们大概再也不会注意这镌刻在小路上的影子了。影子边,有缤纷的花,有缀满新芽的树枝,远处的梧桐,也一定会悄悄披上绿色的新衣。影子,将融化在绿荫里……

(选自《赵丽宏散文选》,有删减)

秋雨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含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渐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料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选自《张爱玲散文集》,有删减)

“跟着名家学写景物”任务单

(思路清晰)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技法巧妙)

(1)《西湖秋意》中作者用“金黄”这一色彩,既写出梧桐树的形象,又让读者体会到它们的精神:①________;而在结尾“梦境”中,反复出现“绿色”则是因为②_______

(2)《秋雨》中运用大量灰暗的色调描绘景物,而第三段中出现了“桔红色的房屋”和“红砖”。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结合全文,加以探究:_______

(类型明确)

《西湖秋意》是一篇(1)_______类型的散文,《秋雨》是一篇(2)______类型的散文。两文都运用色彩描摹景物,散文类型不同,绘景目的便不同。

 

 

查看答案

根据内容,梳理写景技巧,补足表格。

技巧

具体内容

句子

意境

色彩

无色:单色:多色(√)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乌云翻滚,敌军扑向孤城;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两句刻画战场形势之急。

感受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2)芳草长堤,_____

——欧阳修《采桑子》

前句从视觉描绘花草繁茂;后句从听觉角度刻画欢乐情调。

表现

手法

寓情于景(√):象征,衬托:欲扬先抑……

(3)_____。,望极春愁,(4)_____

——柳永《蝶恋花》

独上高楼,微风轻柔,凭栏远眺,销魂的“春愁”油然而生。

修辞

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

(5)_____,(6)_____

——《渡荆门送别》

水中映月,澄净明澈;云霞飘飞,变幻多姿。奇特比喻突显景物之壮阔、灵动。

视角

俯视(√);仰视(√);远观:近观……

(7)_____,(8)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山之高,水之净,寥寥八字运用两种视角,境界清新。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选自《全唐诗》)

从《田园乐·其六》中选择恰当内容,补充一种具体的写景技巧,并简析其营造的意境。

(9)技巧______意境(10)______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关于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调查研究

◎研究目的

◇了解温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及现状;

◇调查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存在的问题;

◇宜传及保护温州历史文化街区。

◇研究方式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等。

◎研究时间:2020.1.1—1.8

◎研究过程

[形成资料夹]

[甲]

素有“东瓯名镇”之称的温州鹿城,是具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东晋著名舆地学家郭璞,采取依江、负山、通水的原则,设计了东庙、南市、西居和北埠的城池布局,以致引成“门前流水、户限系船、花柳饰岸,荷渠飘香”的江南水城特色。北宋时期,随着温州农、商及手工业的日趋发展,域内的居地开始形成,并建立了市坊制。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温州太守杨蟠在他任职期间,根据坊巷所在的方位、走向以及地理环境划定为三十六坊巷并予以命名。

(选自“百度百科”)

[乙]

2019年7月13日,鹿城区公园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据悉,公园路将打造成具有古城“东庙”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与五马街、禅街整体格局连为一体。预计明年春节前部分路段试开放。

 

改造范围:此次改造范围为公园路东至环城东路,西至解放街:华盖山公园南入口和中山公园。

改造原则:将按照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改造原则,原汁原味地呈现千年古城“东庙”文化,重现老城记忆。

设计理念:将公园路与禅街、五马街连为一体,打造以步行街为主要形式的历史文化商圈。通过“公园路十景”“中山公园十二景”,吸引游客。

 

(选自“温州市人力社保局”微博,有删改)

[丙]

池上楼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系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而建,因《登池上楼》而得名。清人张瑞溥辞官回温州后购得现址,增筑“春草轩”“怀谢楼”等,并取名“如园”。

园内布局合理,建筑精致。1981年池上楼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年市政府出资对池上楼进行整体修缮;2012年市政府进行陈列布展,打造成1800平方米的谢灵运纪念馆,并于2013年“文化遗产日”对市民免费开放。截至2017年底,谢灵运纪念馆参观人流量达30万人次,接待团体参观学习活动260余次。谢灵运纪念馆社会知名度日益增长,社会效益日渐显现。

(选自“中国文物信息网”,有删改)

[丁]

“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南锣鼓巷”。南京有夫子庙,成都有宽窄巷子,上海有田子坊……它们或历史悠久,或艺术气息深厚,或小资情调浓郁。遺憾的是,这种种独特的韵味都无一例外地逐渐被可业气息侵蚀。西对满街的小吃、雷同的商品,游人感叹着不值一来,除了“人挤人”,与别处并无二致;附近的居民更是苦不堪言,住处人头攒动,进进出出都是挑战。

如何跳出“一火就毁”的怪圈?限流、降温当然是可以选择的方式之一,不过定要真正限下去才好。故宫开始严守“8万人上限”,黄山景区将定期“封闭轮休”实行了30年。“堵”很必要,“疏”也要跟上。人多,说明大家对旅游资源有需求,理当提升供给。就北京而言,除了南锣鼓巷,政有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国子监、五道营等等胡同,都很有看头,让游人有更多可选之地,自然就不会只盯着一处挤了。

“南锣鼓巷的尴尬”在提醒我们,历史文化开发必须把握好“度”。身处旅游需求“井喷”的若是不能保护好文化资源,开发一个毁一个,不仅有悖初心,更与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何异?

(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1.通过以下关键词无法快速、精准搜索到相应材料的一项是(    )

A.[甲]温州     历史    文化 B.[乙]温州       公园路改造   微博

C.[丙]池上楼   文化    纪念馆 D.[丁]南锣鼓巷   文化街区     新闻评论

[资料选择]

2.同学们想制作展板来宣传池上楼。比较下面语段和语段[丙],你认为哪个语段更能达到目的?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如今的池上楼隐在幽雅的如园内,低调而沉静——刻写着两个石绿大字“如园”的赭红额上,依然那么显眼,让人感怀那流转在荏苒岁月中的深沉与厚重。

园内亭台楼榭,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花树繁茂,构建了江南园林的精致。早春时节,游人步入如园的时候,正有一株株腊梅吐芳。明艳的黄在阳光下全力绽放,悠悠一缕清芬袭人,亦随风散漫,如梦如幻,如时光深处的暗香浮动……

(选自《浙江新闻》,有删改)

[实地采访]

3.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准备了四个问题,计划进行采访。以下设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

采访问题

采访对象

写作任务

A.

您认为公园路改造后将为这座历史古城带来哪些新变化?

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相关负责人

消息:《公园路:春节前新颜值将亮相!》

B.

您对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管理有哪些建议呢?

来温游客

通讯:《走进公园路——那些人文名胜汇聚成的风华》

C.

公园路改造势必带来游客增加,您觉得池上楼有必要限流吗?

谢灵运纪念馆工作人员

新闻评论:《文化街区限流:如何才能风景游人两相宜?》

D.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温州历史文化街区呢?

八年级某同学

倡议书:《保护温州历史文化街区从你我做起》

 

 

A.A B.B C.C D.D

[成果制作]

4.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想编辑一-份小报。参考“帮帮你”,任选一个任务完成。

任务一:自拟题目,撰写成--则200字左右的消息来报道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任务二:为了宣传及保护温州历史文化街区,班级要在小报上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自拟题目,写一份200字左右的倡议书。

 

查看答案

同学们举行“《列子》寓言故事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邯郸,遇盗于耦沙之中,尽取其衣装车,牛步而去。视之欢然无忧厷之色。盗追而问其故。曰:“君子不以所养害其所养。”盗曰:“嘻!贤矣夫!”既而相谓曰:“以彼之贤,往见赵君。使以我为,必困我。不如杀之。”乃相与追而杀之。

燕人闻之,聚族相戒,曰:“遇盗,莫如上地之牛缺也!”皆受教。

俄而其弟适秦,至关下,果遇盗;忆其兄之戒,因与盗力争: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辞请物。盗怒曰:“吾活汝弘矣,而追吾不,迹将箸焉。既为盗矣,仁将焉在?”遂杀之,又傍害其党四五人焉。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上地:地名;②邯郸:当时为赵国国都;③耦沙:河名;④忧厷:忧伤吝惜的样子;⑤所养:第一个“所养”指“身外之物”,第二个“所养”指“身心道德”;⑥使以我为:大意是“(他)被任用,来对付我们”;⑦弘:度量宽宏:⑧箸:显明。

(1)讲故事前可以通过字典疏通字义。联系语境,选出正确的选项。

①下邯郸:A.相当于助词“的”   B.到……去   C.代词

②既而相曰:A.认为,以为   B.叫做,称为   C.告诉,说

③而追吾不:A.停止,完毕   B.已经  C.太,过分

(2)讲故事要绘声绘色,动作到位,想象合理。结合句意,参照示例为画线句设计预讲方案。

句子:视之欢然无忧厷之色。

示例方案:这句话描述牛缺被抢后,盗贼眼中的他高高兴兴、毫无忧伤吝惜的神色。讲的时候语气要充满疑惑,挠头皱眉,甚至可以想象出盗贼窃窃私语:奇怪,他被抢还那么高兴。

(3)《列子》中的寓言常蕴含处事智慧。你认为这则故事可以在以下哪个主题故事会中与大家分享,简述理由。

A.学习经验谈   B.取舍智慧谈

 

查看答案

同学们从两个版本的《昆虫记》中选取了相同内容进行比较选择。结合选段,联系作品特点,向同学推荐一个版本。

版本A:

自从七月份起,我便把我所捉到的足够多的一对对绿蚱蜢关进一只金属网钟形罩中,下面是一层瓦罐……它体型优美,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是蝗虫科昆虫中最优雅美丽的。

《绿蚱蜢》

不管是自己的窠里还是别的虫子窠里,每条松毛虫都竭尽全力……它们不知道什么叫私有财产,什么是引发战争的根源。

(《松毛虫的故事》)

版本B:

七月里,我的宝贝在金属网下土制平锅的沙床上安顿了下来,有许许多多对夫妻。这真是一种华丽的昆虫,通身浅绿,两侧镶嵌着白色条纹……她那令人难忘的身材,那纤细的比例和巨大的薄纱般的翅膀,使她成为蚱蜢族中最精美的一种。

《绿蚱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它们的信条,每一条毛毛虫都尽力地吐着丝,使果增大增厚,不管那是自己的果还是别人的……多么幸福的松毛虫啊,它们不知道什么私有财产和一切争斗的根源。

(《松毛虫的故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