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三毛...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三毛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阅读,是心灵的旅行。——张怡筠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广告语

这些文字引起了你哪些遐思呢?根据下面提示,请以“一场       的旅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写一篇记叙文。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范文: 一场奇妙的旅行 我是一封小小的信笺。主人常常捧着我,望着晴朗夜空中那皎洁的明月,入了神。于是,登上神秘的月球在我心中成了一个美好的梦想。我期待,我向往,我渴望…… 一个安静的傍晚,主人慌忙忙地把我唤醒,将一份布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白纸放进我肚子里。我疑惑地看着主人,只见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欢呼着:“喔耶!嫦娥六号今晚就要登月啦!我要把信寄到月球去,问候那位妩媚动人的嫦娥姐姐!”太好啦!我终于可以登上月球完成我的梦想啦! 我坐上了嫦娥六号,回望地球:大海像一件深蓝色的外衣披在地球妈妈身上,碧绿的森林点缀在“外衣”上,显得格外耀眼。我看了看四周,星星宝宝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聊天;有的在我周围绕来绕去,好像在陪我玩捉迷藏;还有的在月亮姐姐周围撒娇。嘻嘻!真有趣! 终于到了月球了!美丽动人的嫦娥姐姐知道有她的信,就特地出来迎接我。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碧蓝色的头发飘逸在半空中,把嫦娥姐姐衬托得更加楚楚动人。她身着一件紫色的仙衣,一条长长的绸带从身后一直缠绕到手臂上。在月光的映衬下,嫦娥姐姐显得更加婀娜多姿。呀!她的手里还抱着一只小兔子。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嫦娥姐姐的宠物——玉兔呀!它身上金色的绒毛看起来真柔顺呀!长长的耳朵竖立起来,两颗红宝石镶嵌在眼眶中。接着,姐姐带我来到了广寒宫。广寒宫果然名不虚传,海蓝色的宁静给它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看起来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真羡慕姐姐住在这种地方! 一进广寒宫,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定睛一看,几多新奇的小花在风中频频点头。咦?这怎么跟地球上的花朵不一样呢?嫦娥姐姐一一跟我做介绍:这种花是果冻花,它的果实不是花朵,而是果冻,不同的颜色也有不同的味道;这种花是棒棒花,喝了它的蜜,身体倍儿棒;这种花是智慧花,用它泡水喝,学习会更好…… 我的新家也不错!姐姐把我放在她的床头柜上,好更清楚地球小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和问候。并且还派圣诞老人给小主人送去了星星种子,表示友谊,这可是绝世珍品呀! “小懒虫,快起床,叮铃铃……”闹钟响了,我醒来了。啊!原来是一场梦!回味梦中的一切,这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啊! 【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首先审读文题,明确范围。这道半命题作文,釆用的是偏正短语的形式,关键词是“旅行”。从所给的材料来看,“旅行”可实可虚,可以指走向某个具体的目的地,如到西藏”“云南”等;也可以是心灵的旅行,如徜徉书中、梦回大唐等。理解了这些,我们在具体写作时,就可以沿着两方面展开:一是实写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是写自己在人生旅行中的经历与感受,特别是心灵的旅行。这样的旅程中或许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方向。然后补全题目,精心选材。在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之后,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补出自己容易把握、感悟最深、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来。可补的内容非常宽泛,如“一场难忘的旅行”“一场温馨的旅行”“一场充满爱的旅行”“一场布满荆棘的旅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一场成长的旅行”等等。我们可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一段经历,甚至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植物或者动物的一段经历。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抒情收尾,照应题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唐佣的《与狼共舞》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进出拉萨的必经之路上,我拦下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

②司机扎西是个强悍的藏族汉子。汽车平安无事地把险峻的念青唐古拉山抛在身后,进入相对平坦的美塘草原反而出了麻烦。待我从梦中惊醒,汽车已经离开公路几十米,被一块面积不大的沼泽地紧紧地包住了。扎西没解释出事的原因。他去了公路,希望能碰到一辆过路的车。但这种布望很渺茫,因为这条路常常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辆车。

③太阳下山后气温骤然下降,估计有零下ニ三十摄氏度。我们爬上汽年,往下扔了足够一个晚上用的柴火,不一会儿,熊熊燃烧的火就跳跃了起来。几颗寂寥的星星在头顶发出黯淡的光,草原在火光的映村下更加苍茫辽阔。

④扎西拿出奶茶和干羊肉,邀请我共享食物。我只喝了一点儿奶茶,起身离开火堆。扎西叫住了我:“你不要命啦?如果不想让狼吃掉,就回来听我唱歌。”

⑤我惊讶于扎西歌声的柔情,以及从柔情里分娩出来的苍凉和无奈。我问扎西唱的是什么歌。“在那雪域高原,有我美丽的姑娘……”扎西说,“还有……狼!”“还有狼?”“在你身后!”我一回头,果然看到两只阴森的小灯笼,那是狼的眼睛。我知道几乎所有的野兽都怕火,狼也不例外,可是那只狼却不怕。我看到它的神情充满了哀怨。这个细微的发现相当重要,它直接改变了我对狼的态度。

⑥“你别动,待我把它解决了!”扎西这样吩咐的时候,我看到他已经把尖刀对准了狼腹,准备投掷。

⑦“等等!”我急忙阻止扎西,“它是一只母狼!它肚里有孩子。扎西师傅,难道您没看出来吗?”

⑧“管它是公是母,反正是狼。不杀死它,它就要吃掉我们。它肯定饿极了!”

⑨“不对!它如果要吃掉我们,早就动手了,用不着等我们发现它。”

⑩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同情一只狼。就因为它是一位准母亲?我想,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同为孤独者的缘故。孤独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至少消除了我的防范。这是一种无法按常理解释的心理姑且叫做同病相怜吧。

⑪我相信那只狼是孤独的,否则它不会单独出现。我又发现,那只狼不仅是一个大腹便便且非常瘦弱的准母亲,它还少了一条后腿,至少那条腿的脚掌不见了,这使它的腿看起来像一根弯曲的长了毛的棍子。

⑫我试图说服扎西将他的羊肉分一点儿给那只狼。

⑬扎西欲言又止。当扎西把火拨旺时,我却发现狼不见了。扎西又唱了一些我听不懂的歌,喝光了那瓶酒,摇摇欲坠地睡觉去了。后来,我抗不住疲倦,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不过我很快就醒了,是被一种低沉的哀嚎惊醒的。是它,那只狼!这一回它再也不怕火了,因为它离火堆很近,近得伸手可触。就在那时,我意外地发现它身上结满了冰。

⑭我想我终于明白了:那只狼不仅需要食物,还需要温暖。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将扎西没有吃完的羊腿拿在手里,扔给了它。狼仿佛笑了ー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我很想知道它在想什么,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是一种强烈的母爱,才使它放弃了坚守了多年的某种特性,被追跟它的天敌接近……

⑮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多年以前的那只狼,就这样带着诗意,走入了我记忆的永恒。

1.结合文章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偶遇扎西,车陷沼泽→_____________→阻止杀狼,孤狼离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2)狼仿佛笑了一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说说你对“仿佛”一词的理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扎西”在小说中是个次要人物,但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那只瘦弱、受伤的母狼出现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它因母爱而显得与别的野兽不一样。

C.整个遇狼过程中,“我”因同病相怜而善待母狼,扎西对“我”的想法、举动表示理解和支持。

D.文章结尾“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是因为今夜独特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觉。

4.阅读本文第③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以及在文中作用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表达方式的相同点:

作用的相同点:

作用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态度》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每年4月,有关读书的话题总是比平时更热一些,因为这个月的23日是“世界读书日”。好读书、读好书,让每个人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这是“世界读书日”设立的初衷之一。

②近年来,随着图书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等活动的推广,民众读书的热情日益高涨。很多地方、单位还将读书列入日常活动计划,定期给员工推荐或购买书籍,倡导阅读的实际举措颇受欢迎。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少数地方、单位开展的读书活动存在脱离实际、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有的地方规定,干部每年都要“集中读书”若干天;有的单位要求,职工必须完成多少字的读书笔记;还有的单位不惜支出大笔专项经费,购置一堆外在包装精美、内容粗制滥造的书装点门面,等等。究其原因,这些怪象的策划者、制造者,都是读书人中的“叶公”。口头上宣称热爱读书、尊重知识,实际上心里根本没有书籍和知识的一席之地。

③“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应当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和日常习惯,而不应成为一种负担。只有发自内心、全情投入的阅读,才能真正给人带来快乐和收获。反之,当读书成为一项工作任务或考核内容,阅读的乐趣和成效必然大打折扣。大家应该都有类似的感受,明明对某类书籍兴趣寥寥,却被逼着去读,真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至于像某些地方所要求的那样,为了完成“读书任务”而放下手头正常工作,或者像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做笔记应付检查而“乱翻书”,更是舍本逐末之举。久而久之,不仅不能起到倡导阅读的效果,反而会让人心生厌烦和抵触。

④那么,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如何引导人们亲近书籍?这就需要真正展现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常言道,开卷有益。读书不是摆样子给别人看,也不应贪多求快,从中得到收获才是重要目的。读政治理论,能够提高站位;读哲学著作,足以启迪思考;读历史掌故,可以鉴古知今;读文学作品,有助陶冶情操……当一个人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带来的收获时,不用逼迫和催促,他都会一头钻进去,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读。

⑤对于地方、单位来说,倡导阅读应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拿出有效可行的办法,不仅要办好事,还要把事办好。例如,根据不同群体推荐适合“口味”的经典作品,让人们在阅读中切实享受到超物质的乐趣和益处,读书蔚然成风将是水到渠成之事。再如,让热爱读书、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一展所长,营造尊重知识、人才的良好氛围,也能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

⑥说到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并不是什么困难事,关键是要让读书带来快乐,让知识成为力量,让阅读成为自觉。笃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多起来,书香自然会充溢社会。

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作者认为“让阅读成为自觉”的方法。

2.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③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读书能医愚,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聪慧。读书不仅仅能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还能给读者带来愉悦,那是一种独特心情的境界。

材料二:毛泽东主席一生勤奋学习,是个终生与书为伴、最善于挤时间读书学习的人,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查看答案

阅读《会哭的人更健康》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一直教导我们,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然而,当我们强忍泪水,听凭痛苦和悲伤侵蚀身体时,其实是拒绝了一种健康的宣泄方式。

②哭泣自有其奥妙。美国的生化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批志愿者先看情感电影,等他们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收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含有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这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体内有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死。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心情压抑时,体内还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

④研究还发现,眼泪不仅能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个外伤病人,哭得越厉害,伤口便愈合得越快。反之,忍住泪水,压抑了泪腺工作,就会延迟伤口愈合。在这一点上,眼泪不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是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药物。

⑤可见,哭有其生物学意义。哭是对人体的一种安全保护。

⑥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遭遇严重不幸时大哭一场,是人体对不幸的自然反应。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也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稍微舒畅。不情愿哭或哭不出来,身心可能就会出毛病。被抑制的紧张情绪若不能及时发泄出去,还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风湿、冠心病或者其他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发作。像神经性气喘等疾病,就与隐忍不发关系亲密。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还有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据考证,女性哭的频度为男人的5倍,女性平均每人每月至少要哭5次,而男人只有1次。看来,经常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绝非危言耸听。

⑦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实在没必要绷着脸强装出一副硬汉样。记住:会哭的人,才更健康。

1.为什么说“会哭的人更健康”?请简要概括。

2.第⑥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消除人们对“哭泣是软弱的表现”的偏见,为哭 “正名”的科普文章。

B.当我们因悲伤而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儿茶酚胺。

C.人在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适当的“哭”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D.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等,都是由于过度抑制情绪引发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宣,公乐也。一山之隔,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等意于此也。

1.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醉且劳矣                  ②又者矣

之以见其实                ④吾民给足而无于下

(2)下列句中与“而名之以见其实”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B.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C.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则其心洒然而醒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4.曾巩在文中认为“醒心亭”能够“醒心”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唐)李商隐的《菊》,完成下列小题。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菊花淡紫的花心、嫩黄的花瓣,鲜明而和谐的色彩对比,活化出菊花的佳色神韵。

B.颔联又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

C.颈联又借菊花抒发人生的感慨及来日不多的苦闷。

D.诗人借助对菊花的描绘,将胸中蕴含的许多郁闷和积愤,婉转地表达了出来。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