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晕(yùn) 攒成(zǎn) 怪诞不经(dàn)
B.女娲(wō) 菡萏(hàn) 随声附和(hè)
C.殉职(xùn) 抽噎(yē) 莽莽榛榛(zhēn)
D.哺乳(pǔ) 蝉蜕(tuì) 参差不齐(cēn)
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连君。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多”这一理念。最初,密斯提出“少即多”的意义,更多的是在建筑结构之上。他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刨去繁琐多余,保留最具有震撼感受的结构力量,即现在所说的简约风格。但其实,在现实中不少人将“少即多”作为人生信条。少说一点,说精一点;少做一点,做实一点;少买一点,买优一点。我们也不难发现,“化繁为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准则。
读了这段文字,你对“少”与“多”有了怎样新的启迪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要鲜明;(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10月30日出台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
浙江新规出台之前,相关作业限时政策就在杭州市上城区率先推广。当时,就有不少孩子调侃“那我晚上可以从8点59分开始写作业”“我写一道题可以用一小时,如果需要,两小时也可以”。虽然只是玩笑,却也说明了作业限时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同时,许多家长也不买账,纷纷表示“不管几点,孩子作业没写完,字是不会签的”。在家长看来,同样的作业,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完成,自己的孩子就完不成?他们更担心,签字拒写作业会加剧孩子的“拖延症”,养成不好好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对“作业限时”这一政策,你怎么看?请从学生或家长两者中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1)结合材料及自身经历阐述观点,理由充分;(2)120字左右。
(一)
未至太祖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①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谮诉何缘!”徐凿堑安营讫及入谒具陈其状。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候。
(二)
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绍破,迁偏将军。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禁:于禁,三国时期曹操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_______
(2)或谓禁_____________
(3)不时谒太祖___________
(4)自临与豨决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淯水之难
B.安陵君其许寡人/吾其急也
C.杂然而前陈/陨涕而斩之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数之以罪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徐 凿 堑 安 营 讫 乃 入 谒 具 陈 其 状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2)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
5.曹操评价于禁“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你认为于禁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以上两个语段内容,具体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夜坐(其一)
〔清〕龚自珍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护,万籁无言帝坐①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②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夜坐(其二)
〔清〕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奔突之篇章。①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②湘累:指屈原,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1.其二诗中“一睨”二字活画出一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形象,与其一诗中“_____”(四字短语)表现的人格风范相呼应。
2.两首同题诗抒发怎样相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首(抓关键词句)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