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故乡的元宵节,让汪曾祺先生时隔几十年依然记忆犹新。在...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故乡的元宵节,让汪曾祺先生时隔几十年依然记忆犹新。在你的生命旅程里,是否也曾对某一个传统节日念念不忘?请以“传统节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范文: 中秋赏月 “今年中秋节的月亮将是九年来最大最亮的……”电视上不断播报这则新闻,我和家人们听在耳里忍不住“蠢蠢欲动”。想着:总该为这罕见的娇客做些什么吧?妈妈突然想起古人不是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吗?于是,我们决定去广州第一高楼,以最近的距离欢迎她的到来。 这天下午,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目的地出发了。车行进入市区之后,映入眼帘的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人潮,原来今天许多超市都在举办周年庆,琳琅满目的商品将所有的橱窗妆点得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既然已经“入宝山”了,怎能“空手回”呢?所以我们也加入购物行列,采买许多商品,消磨了一段美好的午后时光。 等天色渐渐暗了,我们便步行前往体院馆。在演艺厅前的台阶上已经有许多人捷足先登了,我们也和大家一起席地而坐,参加馆方举办的露天中秋音乐晚会。陶醉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我发现现场有好几只“可鲁”静静的趴在乐团旁边,原来担纲演出者都是一些视障朋友,他们无缘观赏皎洁的明月,却能以悠扬的琴音伴月,真让人动容!我们更该为自己的耳聪目明而感恩,不是吗? 当一轮明月悄悄的爬上树梢时,我们才登上大楼的观景台,因为根据气象台的说法:今晚十点二十分左右,将是月亮最靠近地球的时刻。观景台上来了几位天文台的“观星专家”为我们解说有观月亮的天文知识,还特别架设起专业级的超高倍数望远镜供我们使用。我从望远镜里看出去,月球表面像风干了的橘子皮,坑坑洞洞的,和刚才我们在馆外看到的皎洁明月截然不同呢! 回家的路上,打开车窗,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浓浓碳烤香,每年中秋节“一家烤肉万家香”的情景总要不断上演,甚至还有“封街”的烤肉嘉年华会,我想诗人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果真不错,可怜的嫦娥只能守着广寒宫,看人们大快朵颐呀!我们真该再度为自己拥有阖家团聚的幸福而感恩。晚安了! 阿姆斯壮。晚安了!嫦娥姑娘。 【解析】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给定的“传统节日”的选材范围,以“文化”为立意点,自拟题目,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命题的立意点在于引导我们关注日常生活的同时,能积极地传承传统文化,发现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本作文题的核心词汇是“传统节日”,那么我们所知道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就不符合题意要求。文章的结构力求有独特的开头和结尾,详略得当,全文浑然一体;在语言上则要能恰当地使用词汇,真实而有文采地叙说故事,流畅生动地表达感受,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努力做到有创意地表达。选取某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力求做到新颖,使它能在万马过独木桥中脱颖而出。关于传统节日的叙说,可以选择不同的立意。我们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叙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某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发生的有趣故事,从微观层面进行细细研磨;也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娓娓道来某一个传统节日里的历史渊源与人文素养,从宏观层面追溯千年历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孝文且崩时,诚太子日:“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

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候之以劝后。小丞相亚夫曰:“彼背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日:“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免相。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楷。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权。景帝视而笑日:“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俟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日:“此快快者非少主臣也!”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释)①条候:周亚夫的封号。②哉():大块的肉。③尚席:管筵席的官员。国少主:指新立的太子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帝。

1.本学期,我们了解了不少文言文语法知识,请完成下表。

文言文语法知识梳理

通假字

军士吏甲:(1)____

词类活用

景帝欲之以劝后:(2)__

古今异义

天子先驱至:先行引导的人员

一词多义

亚夫因病:推辞,辞去官职条候免官谢:(3)____

同义词

群臣皆惊:全,都          (4)____   :全,都(从选文中摘选)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断三处)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语气词,联系选文,简要分析文帝和景帝的情感。

(1)至于亚夫,可得而犯

(2)此快快者非少主臣

 

查看答案

客至

杜甫

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①这首诗是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②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③飧(sūn):这里泛指菜。

下面这段话中引用了《客至》中的诗句,你认为引用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下俯瞰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泻,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的柴门和篱芭,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节选自刘延《十渡游趣》)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洋节”盛行,是喜是忧?

今天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早在上周末,湖州市区很多商场、电影院、学校等地,就已经提前开始举办各种万圣节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

现场——湖城掀起万圣节热

10月29日晚,一场由商家组织的大型万圣节鬼马狂欢夜,在湖州火热上演。记者看到,现场人头涌涌,热同非凡,南瓜灯、骷髅等道具比比皆是。很多“90后”“00后”,甚至“10后”儿童打扮成西方经典恐怖片中的各种角色,引发了不少市民的驻足观看以及拍照和合影。

青少年——“洋节”更新奇好玩

“我挺喜欢过万圣节的,因为可以化装成搞怪的造型,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八年级学生小玲(化名)对记者说道。

“90后”小周表示,“洋节”之所以吸引年青一代,主要是因为它比中国传统节日更新鲜、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我可以变成平时不敢打扮的样子。还有很多小伙伴,大家一起尽情狂欢。而中国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来说有点太‘古板’。”

七嘴八舌——“洋节”vs传统文化

某高校闫玉科教授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渗透,一些“洋节”传入中国并日益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当今时代,人们需要娱乐和放松的活动,来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西方节日具有娱乐性、开放性、互动性、情绪发泄性,刚好契合了不少市民的需求。”

“过‘洋节’,其实更多是在炒作节日经济概念。”某中学刘英老师表示,“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更多的是团聚,显得形式有点单一,不像‘洋节’那般可享受快餐式的狂欢。”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在“地球村”和生活日益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更应该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要让中国传统节日显得落寞、受到冷落。

(选自《湖州新闻网》,2016年10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二

 

传统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和懂得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

节庆里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通过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精神标识,便可让传统节庆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传统节庆和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涵和形式。时代在进步,一成不变的事物终将会被淘汰,我们要积极引导群众对节庆的正确认识,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发挥其积极因素。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节庆文化的优势,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逸自《封面新闻》2019年11月19日,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节”曾经盛行的原因。

2.请给材料二拟一则小标题。(15字以内)

3.小安与小兴在阅读了以上两则材料后,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安:节庆里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比如:中秋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月儿圆圆,月饼圆圆,阖家分吃,团圈和睦。春节快到了,你能说一个你记忆中的旧年俗及其内涵吗?

小兴:_______________

小安:传统节庆和传统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旅游过年、(2)_________

网络年货节等正成为新年俗。

小兴:学“洋节”,过春节,我有个更妙的点子:(3)__________

小安:你太有创意了!

4.今年圣诞节前夕,学校在校园网上发出禁止过“洋节”的通知,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你如何看待学校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就如何处理好过“洋节”和过传统节庆的关系,给学校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骗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圈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压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撒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注释)①本文写于1993年,时年作者汪曾祺73岁。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跳读课文,然后填写下面有关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思维导图。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体会汪曾祺“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

(1)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

(2)年,就这样过去了。

3.根据汪曾棋的语言风格,判断下列哪段文字选自他的作品。

A.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B.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C.这些“女将”都生得顾长俊俏,浓黑的头发上涂了很多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脑后的发髻都极大。发髻的大红头绳的发根长到二寸,老远就看到通红的一截。

4.对于本文的写作,有两名同学向作者提出了修改建议。请你选择一名同学的建议进行回复。

小安:文章开头连用5个“没有”,让故乡的元宵变得极无生趣。后来,好不容易有了“送麒麟”的,却又“一点也不叫人兴奋”。作者这样写,冲淡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我觉得可以删掉5个“没有”的内容。

小兴:我觉得文章中介绍“草巷口吹糖人的”“北市口捏面人的”“天地坛拉‘天嗡子’的”等内容都能表现出故乡元宵节的风俗,不应该一笔带过。

 

查看答案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参考资料

阅读任务

检 索 目 录

目录(有删节)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在长沙的日子

通过红色大门               苏维埃运动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遭白匪追逐                 同红色农民谈话

造反者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三篇在保安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苏维埃掌权人物             “真正的”紅军

论抗日战争                红军战士的生活

(1)小安想了解毛泽东其人,根据目录,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些篇目?

关 注 序 言

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都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一一1938年上海复杜版《西行漫记》作者序

(2)结合目录和序言阐述《红星照耀中国》是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写作特点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