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请你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博学而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崔颢《黄鹤楼》)
(5)杜甫《望岳》一诗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
(6)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_____,独怆然而涕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李煜在《相见欢》中以“_____”写出了离愁滋味的不同。
阅读下面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下列各题。
凤凰花开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凤凰花开得如此灿烂,我们却要注定分离。
(2)那一天,和任何一个夏天中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凤凰花的花香更加浓郁,似乎也为我们的分别而悲伤,三年前,命运之轮的转动使我们这一群意气凌霄不知愁的少男少女分到了同一间教室,有过吵闹,有过不和,有过嬉戏,有过谈笑,然而在凤凰花开落了三次之后,一声再见终究要说出口,①模糊的脸庞也挽留不住,那一半向左一半向右匆匆的脚步。
(3)转了一圈终究回到彼此陌路的起点,只有校园还记忆着我们共同的过去,这里的风吹过我的脸庞,这里的雨打湿了你的衣裳,这里的阳光照耀着他的眼睛,这里的花香沾染了我们的衣襟,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说英语,道函数,讲古今纵横,为了一个电路吵得不可开交(A),②直到他人丢来一个赞赏的眼神。
(4)从当初的陌生到如今的熟悉,仅仅一千零九十五个日夜,就已经贪恋上那样的温暖。再也不习惯独来独往,唱忧伤的歌,而习惯了在凤凰树下捧一本课本,③邀三两个好友以学习出去说笑打闹,那样的香气,已从衣襟染到了我的心底。他们的陪伴给当时三点一线平淡、乏味的生活,添上了一抹馨香。
(5)我们谁也回不到过去,就像我们谁也无法阻止日子从一百一十三变成一十三,想要回到起点,却发现它已被三年的时光磨得踪影全无,微笑着面对也许已成了唯一的办法。
(6)三年的日子终究像针尖上的一滴水蒸发在七月的阳光下,哪一个人说过大家一定要幸福?(B)哪一个人说过其实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哪一个人说过希望永远不分开?那么平常的日子,却都在时光的催化下,发酵成一坛醇酒,愈久弥香。
(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那些日子,索然无味(C),却始终沾有凤凰花的香气,明明平淡的日子,此时想来却如此温馨美好,④虽然这是梦,那就让我永远不要醒来吧…(D)淡淡的日子,馨香依旧。
(1)文中加点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①句应改为“模糊的泪眼也挽留不住,那一半向左一半向右匆匆的脚步”。
B.②句中“赞赏”应改为“责备”。
C.③句应改为“邀两三个好友以学习为目的出去说笑打闹”。
D.④句中的“虽然”应改为“如果”。
(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和评价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文章的标题可以改为“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B.第(4)段在段首加上“三年了”。
C.第(5)段和第(6)段位置对调。
D.第(7)段删去最后一句“淡淡的日子,馨香依旧”。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我看到了一条河
(1)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2)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
(3)“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4)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5)“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6)“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
(7)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8)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9)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得那10先令。
(10)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到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11)“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12)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第(2)段画线句“我”每天都练几个小时游泳,可一个假期都没有学会,体现了“我”百折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
B.第(7)段画线句用“急”“大”“迅速”“奔”等词语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突出表现我严重的畏惧心理。
C.第(8)段画线句写“我”在水中努力挣扎的情形,表现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D.第(12)段画线句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
A.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事,表明了“我”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养成了“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的个性。
B.第(1)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C.文章重点刻画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他对孩子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
(3)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我”冒着危险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我”是个敢于冒险的小男孩。
B.母亲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凶狠个性。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看上去”一词暗示父亲强装对孩子的漠不关心,实际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表明她对“我”的安慰。
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却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被典韦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街亭的丢失让诸葛亮非常生气,他想起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地斩了立下军令状的马谡。
B.石秀、杨雄、时迁前往梁山途中投宿祝家店时,时迁因为偷了店中的报晓鸡而被抓,为救时迁,宋江三打祝家庄,首战失利,第二次擒了扈三娘,第三次施“里应外合”之计,用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这样才大破了祝家庄。
C.火焰山挡住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路,孙悟空便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孙悟空,坚决不借。孙悟空凭借智慧变成红孩儿、变成牛魔王,还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才借出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D.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妙玉得知贾母不喝“六安茶”,便为她泡制了珍贵的“老君眉”,妙玉还悄悄地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叫入到耳房中,专门替她们泡制了一壶茶,并告诉黛玉说,烹茶的雪水采自玄墓蟠香寺,已经存放五年有余,味道十分上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
B.但当涉猎 涉猎:涉及猎取
C.吴下阿蒙 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
D.烨然若神人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物这么晚啊!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已经戴上帽子,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甲乙两文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古人在称谓方面很讲究,有时同一种称谓就有很多说法,如“我”,在甲文中称“孤”,而乙文中则称“余”,这是由人物身份确定的。
B.甲乙两文都用“自身学习经历”来“现身说法”劝导其勤奋学习的。甲文孙权以“自以为大有所益”来劝吕蒙加强学习,乙文以宋濂借书求教、从师求学的事例来教导马生勤学。
C.甲乙两文劝学的目的不同。甲文中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使吕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乙文中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D.甲乙两文的写法不同。甲文主要用对话表现人物个性;乙文以生动形象地事件描写来感染马生,情真意切揭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