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范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爸爸个子不高,戴着黑框眼镜,脸上总是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他曾说过一句很深奥的话:“做人呢,第一就是要孝顺。等爸妈走了,你天天扫墓有什么用?要趁早多陪陪父母。” 每天晚上,爸爸都会问候在老家的奶奶。他总是轻声细语的,哄得奶奶很高兴。“喂,老妈,您今天有吃我给您做的扁食吗?”今晚爸爸的声音依旧温柔得可以把我的心融化了。可奶奶的声音却很沙哑,还夹着咳嗽:“很好吃……咳……咳咳……”爸爸马上听出了不对头:”妈,您哪儿不舒服?快说吧!”奶奶支支吾吾:“昨天在厕所里摔了一跤,把吃的全吐出来了。”爸爸二话不说,立马带着我连夜开车回安溪老家。 在老家的旧沙发上,蜷缩着年迈虚弱的奶奶。爸爸抱起奶奶放到车上,就开车去当地医院。到了医院,一位年轻护士要给奶奶打针。只见一针扎在奶奶的上手臂,上面就鼓起了一个青包——原来位置打错了!爸爸一惊,马上把护士手上的针筒抢过来,亲自为奶奶打。他轻轻地、慢慢地,一点一点扎了进去。年轻护士见了,张大了嘴巴。天哪!爸爸只会一点儿皮毛,竟然打对了。打完针,爸爸就想陪奶奶进去打点滴,可医生坚持不让,爸爸只好担心地看着奶奶在医生的搀扶下进了点滴室。 我坐在爸爸旁边,看爸爸紧握双手,一眨不眨盯着奶奶离去的身影,不由想起了他平日的样子…… 放假时,我们都会回老家。奶奶身体较弱,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偶尔才下地活动。一到奶奶家,爸爸总会忙着为奶奶洗脸、倒水、削苹果,还学手机上的视频给她按摩、做好吃的……奶奶瞅着爸爸不说话,脸上满是欣慰的笑…… 终于,点滴室门开了。爸爸一个箭步上去,扶住面色变红润了点的奶奶,松了一口气。他对医生道谢后,才安心地载着我们回家了。 爸爸的孝顺让我敬佩,我以后一定要学爸爸做一个孝顺的人。让下一代的孩子也把敬佩的目光投向我吧!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找准题眼是关键,由题目“我最敬佩的人”可知,该题目的题眼是“敬佩”,也就是要紧扣“敬佩”来写,写“敬佩”就要写出他(她)令人敬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写好作文,选材是最关键的,选材典型,才会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材:可以写他(她)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写他(她)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可以写他(她)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坚强意志;可以写他(她)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等等;再者,我们要把握写作重点,从题目可知,它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我们既可以写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写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关键在于选取典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记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而服务的,写人离不开事,因此事例一定要典型,写人叙事要相结合。写人要写出他(她)的音容笑貌,要细致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使人物逼真,活灵活现。叙事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完整。注意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各问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3.结合第③④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4.阅读第⑥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查看答案

阅读《社戏》节选,完成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2.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

3.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

4.说说选文结尾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5.选出对选文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      )

A.选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主要内容的叙写的。

B.第④小节“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里“八癞子”加上引号是表明特定称谓。

C.选文中的六一公公是一位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人,并不是真的“小气鬼”。

D.选文主要是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所以显得很真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王子敬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宴,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 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粗野,鄙陋。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

1.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顾辟疆有名园 B.径往/其家

C.顾勃然不堪/曰 D.以贵/骄人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 先不主人            识:___________

⑵ 王在舆上回转        独: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傲主人,非礼也;

(2)便驱其左右出门

4.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答)

5.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会比较得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射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查看答案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小男孩去面包店买了两个便士的面包,发现面包比平时小得多,于是就对老板说:“你不觉得这个面包比平时的小吗?”

“哦,不要紧,这样你拿起来就方便多了。”显然,老板在诡辩。小男孩也没有争辩,只给一个便士就走。老板赶紧喝住他:“嗨,你没给足钱!”

“哦,不要紧,”男孩不慌不忙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噎得老板说不出话来。

A.这样你数起来就方便多了。

B.你面包小多了,只能给一便士。

C.这样的面包只能是这个价格。

D.等你的面包恢复原状就补给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