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祖国母亲70周年国庆晚会上,天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祖国母亲70周年国庆晚会上,天安门前万展彩灯拼出变幻无穷的“中国梦”和烟花喷放瞬间组成熠熠发光的“70”相得益彰

B.东房的房客是个饱学之士,为人谦和,气度不凡,真是个附庸风雅的谦谦君子。”

C.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D.今年“十一”国庆节那天,前来扬州东关街观光的游客鳞次栉比

 

A 【解析】 A.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这里形容“彩灯”与“烟花”的配合,符合语境,正确; B.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含有贬义。用在形容“饱学之士”,用错对象,错误; C.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或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这里用在“引经据典”,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语境不符,错误; D.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这里用来形容“游客”,用错对象,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miǎn  养(     娆(ráo   成吉思hán

B.外(fèn    yòu   守(zhé   山肴野shù

C.下(huī    琅(     (tiáo)     聒不舍(qiǎng

D.(xéi)      婷(pīng    (zhuì)    筹交错(gōng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也许发生在轻松愉快的漫漫旅行中,也许发生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一角;也许发生在静谧的大自然中,也许发生在喧闹的路口街巷……多彩的人生,总会有一个地方、一抹情景让你记忆犹新,或因久别重逢,或因感彻肺腑,或因恍然大悟,或因心灵的依靠……

请以“最美不过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自选角度,运用景物描写;语言恰当,联系生活实际,要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与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这两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村行

宋代  王禹佩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舍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多。

寻陆鸿渐不遇

唐代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这两首诗都写了作者在秋天山路上的所见所闻。不过从表达方式看,王诗侧重于______,皎诗侧重于______

2.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王诗蕴含的情感较为单一,而皎诗显得较为复杂,让我们一起结合诗句来说一说吧!

 

查看答案

竹溪记

(明代)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徵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微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微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蔚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注释)①徵(jiào):边界。②致:罗致。③芟:锄除。④荀:如果。⑤光禄:官职名。

〔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钱买一石/王命急宣 B.所不能致者惟竹/或芟去焉

C.人去乡则贱/香远 D.不产竹之地/湍绿潭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余 舅 光 禄 任 君 治 园 于 荆 溪 之 上 遍 植 以 竹 不 植 他 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能力提升〕

4.从“京师人”与“江南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中,作者领悟到“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5.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请从作者舅舅任光禄的言行中,揣摩他广种竹子的原因。

 

查看答案

又是菜花黄(王清铭)

①走,看油菜花去。

②生长在穷山僻壤、蓬门荜户的油菜花,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粗布乱服的乡下丫头,会有一天成为一种金黄色的时尚符号。油菜花只是一种乡村常见的庄稼,很少出现在古代诗词里与桃李争艳,有时甚至不如荠菜花,辛弃疾的一句“春在溪头荠莱花”让茅莱花名声大振。

③很多不种田的农人搬进城里,但油菜花进不了城,只会在乡村寂寞地开放着。她不会炒作,也没人帮她炒作,人们钟情于玫瑰,很轻易地把她忽略,甚至她的名字都被改了,只简单地称为“菜花”。油菜花却不去理会身份的高低贵贱,她不张扬,选择在桃李开花之后开放,一开就是一大片。她也不似桃李,有一两树花,就喊得全城的人都知道,纷纷前来参观,出门俱是看花人。油菜花生长在乡野,最平民化,她交往的都是一些农作物。

④因为接通地气,油菜花也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她只在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不赶趟儿;开花的时候,不涂脂抹粉,很本色,只是一列的黄。油菜花活得简单,而简单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⑤油菜花从不把自己当风景,却无意中成为一道春天亮丽的景观。菜花的黄丰富了春天的色彩;“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蜜蜂没有势利眼,它们也在油菜花的枝头翩然起舞,采花蜜酿制自己的生活。

⑥我在乡村生活了近二十年,现在还没有与乡村隔断联系。油菜花太平常了,以致经常熟视无睹。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看到网络上有人呼朋唤友去看油菜花,而且真的有很多人去了,拍了很多有关油菜花的照片,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评选出陕西汉中、江西婺源等十大看油菜花的胜地。看着照片上熟悉的油菜花,我恍然有所悟,自己过去的很多跟油菜花有关的日子不就是风景吗?那一种朴实而简单的日子不就是很多现代人向往的生活吗?

⑦以前,老屋面前有一大片油菜花,农人并没有把它当风景,我也是。我们在油菜花边生活,游玩。今天突然读到杨万里的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童年的记忆被唤醒了:“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黃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也曾追逐黄蝶走进了油菜花地,黄蝶迷失在菜花黄之中,同时迷失的还有多年之后生活在城里的我们。

⑧有时候,生活的美不是靠发现,而是缅怀;不是寻找,而是回归。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恍然大悟,长满油菜花的土地是我们最初的出发地,走了很多年后,才明白,油菜花才是我们生命的终点。生命的本质不就是朴实简单而又诗意盎然吗?我们在寻找中迷失,在迷失后又继续寻找。我们走了很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出发。还好,那些金黄油菜花还在,迎着春风开放,好像就是为了迎回我们这些流落到城里的人。

走,看油菜花去。不是看,是回家,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老家。在我们的家园中,我们就是黄黄的油菜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简单、朴实、而又诗意盎然。

〔内容梳理〕

1.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图形中对“油菜花”特点体现的概括。

〔内容理解〕

2.结合文章内容,完成相应批注任务。

她也不似桃李,有一两树花,就喊得全城的人都知道,纷纷前来参观,出门俱是看花人。

走,看油菜花去。不是看,是回家,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老家。

(1)批注:本文主要写油菜花,而这句话提到了桃李,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2)批注:结尾处的“走,看油菜花去”一句,有什么作用呢?

 

 

〔主题探究〕

3.有读者说,这篇文章写的是油菜花以及由油菜花而引发的感悟,因此题目应该改为《诗意的油菜花》,你觉得哪一个题目更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