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他年近30岁,留着“西洋装”的头,头发梳得...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他年近30岁,留着“西洋装”的头,头发梳得油光可鉴

B.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抑扬顿挫地宣扬他的学说。

C.师父可能感受到我正襟危坐,过于严肃,就聊些普通话题,如你的衣服好好看好保暖,你的气色真好很红润,还有茶够不够糕点够不够……

D.橱窗里陈列的水晶玻璃工艺品,件件都玲珑剔透,充分展现了师傅们的聪明与智慧。

 

B 【解析】 A.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使用正确; B.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与前面“絮絮叨叨,声音沉闷”矛盾,使用错误; C.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使用正确; D.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使用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泰州市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南宋时期古人纳凉“利器”——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

B. 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C. 新时代新召唤,中国教育应该肩负怎样的时代使命?

D. 学生代表以《言语传祝福》《歌声颂真情》《童心送贺卡》三个活动板块讲述师生间最真挚的情意。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爱秋天,因为秋天没有zhòu雨,没有zào热;没有半遮半掩的朦胧,没有不切实际的梦幻;没有毫无节制的狂热,没有城府颇深的世俗。他是那么豪爽飘,悠闲xiāo洒。

 

查看答案

作文

百草园,鲁迅曾经走过,留下了童年的快乐记忆;井房,海伦•凯勒曾经走过,唤醒了她求知的欲望;北海公园,史铁生曾经走过,激发了他生命的烂漫绽放……有很多地方,你也曾经走过,那人、那事、那景,触动了你的心弦,带给你人生的启迪。

请以“这里,我曾经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栀  子

王新龙

①前几日收到家信,母亲在信里说,家中院里的两株栀子花树有一株日渐枯萎,而另一株却长得颇旺,结了无数花苞,不用多久,就会满院飘香。读着信,思绪随着母亲的絮叨,飞回久远前曾有的岁月,飞到栀子飘香的季节。

②记得小时候,村里很少有栀子花树。只有村头一个婆婆家的院里,有一株很大的栀子花树,花开的季节,引来很多人,向婆婆讨要。婆婆总是慈祥地笑着,用一把小剪刀,剪一两枝微绽的花蕾,分给乡邻,于是,家家户户的屋子里,便萦着幽幽的花香。母亲,总是在傍晚从田间归来时,被婆婆叫住,递上一两枝新剪的嫩枝。一迭连声的谢里,欢天喜地地捧了回来,还不忘向父亲炫耀一番:“看,多美的花!”父亲往往不屑地笑一句:“臭美!”令年幼的我不解的是,几次看见父亲在母亲很忙的时候,偷偷地给花换水。说给母亲听,母亲只是笑,什么也不讲。那一刻,在我小小的心里,觉得母亲的笑靥如一朵盛开的栀子花,纯净而柔美。

③我喜欢长成树的栀子花。褐色的枝桠,翠绿的叶子,展示着生命的强盛。我喜欢那盛开的花朵,不张扬,却尽显圣洁清丽;我喜欢那幽幽的冷香,不浓烈,却沁人心脾。生命的过程也是清幽的。夏日里,有雨的午后,喜欢坐在窗前听雨打在栀子上的声音,潮湿的空气里飘着淡淡清香,深深浅浅的绿色经过雨水的冲洗鲜亮欲滴,晶莹如玉,似乎是生命的绿汁奔涌。在这样的午后,听得见心跳的声音。可能是受母亲影响,年幼的我,常采了盛开的栀子系于发梢,从不许我戴纯白色饰物的母亲,例外地没有呵斥过我,偶而,还会特意剪一朵给我戴,每每此时,我快乐得像只小鹿,令留短发的妹妹羡慕不已。

④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母亲开始栽种栀子花,插秧的季节,将开过花的残枝随着秧苗一起插入田间,直到收稻子的时候,才挖了回来,栽在盆里。初时,总是不到一年便夭折了。反复几次后,每年收稻子的时候,总能栽三四盆,千方百计地养活了,左邻右舍的送人,还给阿姨带去西安。不过很少有活的,可能因为西安太冷的缘故。就是勉强活了,也是黄黄的,瘦瘦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多半会夭折。而母亲,依然乐此不疲,年年会把养成的栀子花送人。也只有母亲养成的栀子,开得硕大而繁多,常被邻人夸奖,母亲的笑容便如阳光,温暖整个栀子飘香的季节。

⑤离家后的这几年,很少再见到栀子花。偶尔有,也只是小叶的、娇弱的盆景,苍白的花朵,连那香味儿也是苍白的,全然没了记忆中栀子花的“魂魄”。而那沁入心脾的幽香,也只是在梦里萦萦绕绕。心里,愈发怀念那满树洁白,怀念那暗香浮动的午后,坐在窗前听雨打栀子时的恬静。古人诗云:“闲敲棋子落枣花,竹溪村路板桥斜。姑妇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大抵就是这样的情怀吧。   

⑥母亲在信中流露着对枯萎的栀子花树深深的眷恋,这么多年来,故园的风雨,依然不曾磨去母亲对栀子的执爱。父亲曾笑言栀子花是母亲的孩子。母亲固执地相信,栀子花盛开的季节,她最爱的女儿一定会回到她身边。陪她一起剪了栀子花,插在装满水的瓶里;陪她一起,将养活的栀子左邻右舍地送,在邻人欣喜的笑容里,满足地叹息。

⑦恍惚间,看到很多年前,母亲纯净柔美如盛开的栀子的笑脸。我知道,今年的五月,栀子盛开的季节,我当是陪在母亲身边的吧。

(选自《抒情散文精品文集》,有删改)

1.文章围绕“栀子花”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母亲捧回栀子花向父亲“炫耀”—— _______——________——母亲谈论栀子花流露眷恋之情

2.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要求赏析句子。

(1)一迭连声的谢里,欢天喜地地捧了回来,还不忘向父亲炫耀一番:“看,多美的花!”(结合语境,赏析“炫耀”一词的表达效果。)

(2)偶而,还会特意剪一朵给我戴,每每此时,我快乐得像只小鹿,令留短发的妹妹羡慕不已。(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在母亲很忙的时候,偷偷地给母亲的栀子花换水,是用行动默默表达对母亲的爱。

B.村头的婆婆总是把自己栀子花树上的花枝剪下分给乡邻,体现乡村邻里之间互相关爱。

C.儿时的我喜欢采盛开的栀子系在发梢,仅仅是为了向短发的妹妹炫耀长发的美丽优势。

D.母亲对枯萎的栀子花树深深的眷恋,体现了母亲对故园栀子花的执爱和对女儿的想念。

4.本文中“我”的母亲和《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的母亲都喜欢花,请你结合两篇文章,说说两位母亲爱花的原因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乙)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节选自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丙)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节选自鲁迅《范爱农》)

1.根据选段内容,填写下表。

选段内容概括

“我”的心理或感受

(甲)    母亲因“我”答应去看菊花而喜出望外。

(1)      

(乙)  (2)   

恍然大悟

(丙)  (3)   

非常愤怒

 

 

2.(甲)文中“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如何理解母亲的行为?

3.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史铁生和海伦的生命状态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5.关于《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先背诵《鉴略》,使“我”看会的兴致勃勃一扫而空。

B.《父亲的病》中,陈莲河医生用药奇特,故弄玄虚,但并无实际效果,有失名医之称。

C.《琐记》中,衍太太和蔼可亲,真诚对待孩子们,大家都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附近玩。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我”震惊和感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