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乙)
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美足以识之?”筒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孔子犹江海也:
④赐不能识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3)(甲)文中第(3)则主要阐述了什么方面的问题?第(6)则主阐述了什么方面的问题?
(4)任选甲文中的一则写在横线上,再谈谈你的体会。
(5)下列对(乙)文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阐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阅读《邂逅霍金》,完成小题。
邂逅霍金
(1)自从《时间筒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2)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3)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4)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5)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 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6)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7)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着,人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8)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9)霍金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10)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却坚持说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他的思维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挑战自己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1)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12)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宝贵。
(13)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1.结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点)
2.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既没有移步, 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3.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4.霍金一生不平凡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从春天出发
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约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的,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⑤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⑥去问候飘荡的春风。“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实,它何止是吹在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过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风里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
⑦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泥土的怀抱,已变得湿润柔软,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wēi ruí)。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⑧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1.文中第③段用到“问候”一词,请联系语段,说说它的含义及作用。
2.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2)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
4.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的含义。
实践运用
作家赵丽宏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为此七(2)班挙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_____。
(2)(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进入初中,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内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
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
(3)(检查读书成果)
阅读下面连环画节选,填空。
①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_____(朝代)小说家_____(人名)写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②上面连环画讲述的情节是《西游记》中_____的故事。在这个情节中,妖精巧妙利用了唐僧的_____性格,使师徒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想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孙悟空即使师傅一再地误解他,依然坚决地“打倒妖魔”,彰显了他_____的光辉形象。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
(4)诗言志,文传情。我和孔子对话,“_____,不舍昼夜”使我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道理;我读曹孟德的诗,“_____,若出其中;_____,若出其里”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马致远《天浄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_____”令我体悟到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借夜风送来的笛声“_____,_____”则更是让我感受到那绵绵不绝的乡愁。
古诗词鉴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B.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C. 第二句实写了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散”写出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出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D.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又用反问手法说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呢!余韵袅袅,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