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作文。 请以“你______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按要求作文。

请以“你______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范文: 你顽强攀爬的样子真美 记得那天,我帮妈妈拿菜,突然在冰箱中发现了你。那时的你正趴在一棵菜上,津津有味地享受着你的午餐。我忙叫爸爸过来,将你放在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中,我便开始仔细地观察你。 你的头顶上有一点儿白,翅膀呈黄色,上面还有七、八个黑色的圆点。两根触须不停的摇来摇去。我在盒子中放了点饼干渣,看着你慢慢地挪动着圆圆的身体,先用触角碰一碰饼干渣,又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确认没有问题了,才放心地吃了起来。 第二天,我看见你仍悠闲地躺在盒子里,一动也不动。为了好玩,我慢慢打开了盒子,露出了一条小缝,并开始往盒子中灌水。我本以为你会像别的虫子一样,坐以待毙,可你并没有,而是张开了六条腿,前两条和后两条一起拼命的划着,向盒子的四壁拼命地游去,中间的两条腿向外伸着来保持平衡,翅膀也微微张开。 经过了一番努力,你终于游到了盒子的玻璃壁上,你一下子便把身贴在玻璃上,接着便晃晃悠悠地往上爬,想爬到高处没有沾到水的壁面上去。可因为低处的壁面沾到了水,十分湿滑,你虽然小心翼翼,可只爬了一小段,你便爬不上去了。只见你向下一滑,你惊慌极了,六条腿不停地滑动着,可还是无济于事,你掉进水中,溅起一圈圈波纹,水浪将你推向了别处。 我本以为你会放弃,不会再继续下去了,可你仍不放弃,奋力地又游了过去,好不容易再次够到了壁面时,你似乎已用尽了力气。稍稍停歇了一下,便再次往上爬。这一次,你比上一次爬得高了一些,可你不小心踩到一滴小水珠,又滑了下来。你试图张开翅膀保持稳定,可仍是重重地摔了下去。我认定你不会再继续坚持下去了,可你小小的身体里却有超乎我想象的顽强——你又一次游过去,再次往上攀爬,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不知过了多少次,虽然均以失败而告终,可你仍不气馁,不断地开始下一次尝试。 第三天早上,我惊奇地看到你正悠闲趴在玻璃壁的最高处,你终于成功了。刹时间,我对你的敬意油然而生。跟爸爸一商量,便决定把你放生。带你来到公园里,打开玻璃盒子,你犹豫了一会,便张开翅膀,快速地扇动起来,你飞向了远处的一片树丛。 望着你越飞越远的身影,心里默默地对你说:“你顽强攀爬的样子,真美!”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这个题目中包含几个关键词语:“你”“样子”“真美”,在写作时,要把这三个关键要素写明白。“美”是立意点,要歌颂赞美,弘扬正能量。“你”包含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父母长辈,可以是亲戚朋友,可以是老师或陌生人,还可以是各种岗位的人等等。“你”可以实指,写一个具体的人或客观存在的事物,如草木、山水等;“你”还可以虚指,写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等。明确了这一点后,“的样子”也就有了具体的范围。如果写人,横线上可以填入:微笑、奋斗、改变、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专注、包容、劳动、执勤、弯腰、运动、微笑、唱歌、跳舞、辩论等等;如果写山水草木,横线上可以填入:巍峨、奔流、盛开、苍翠、不畏严寒等;如果写国家民族,横线上可以填入:崛起、担当、奋进等。以上两点比较好考虑,最关键的是“真美”,如何写出美,这是写作的核心。这个命题体现的是一种真与善,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要写出美的表现和美的原因。 在选材上,不仅要体现出生活气息,还要体现出“正气”,阅读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奋进感。要有美的语言,但不要通篇堆砌华丽的辞藻,文字简洁流畅即可。要有美的场景,通过细致的描摹,把动人的、感人的场景写出来,这样的画面才会给人以美感。要有美的结构,构思时要有明确的立意和清晰的思路,做到文章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最是真情能动人,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才能感动他人。要想写出感人的文章,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典型事例,聚焦一个或几个镜头,注重细节刻画,并注意点面结合,前后呼应,且应适时扣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网络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键盘上“敲字如飞”替代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态,提笔后无法正确写出具体的部首结构。网络拼音文字机械性快速传递替代了以往的大脑记忆储存,这种书写缺失正慢慢造成年青一代的“汉字失忆症”。提笔忘字成了当下数字化时代无法回避且令人担忧的现象。

阅读上述文字,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论述有力。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此诗为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②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

1.用自己的语言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句的画面描写出来。

2.尾联中有“长安不见使人愁”句,说说作者“愁”的原因。

 

查看答案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齑():腌菜。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物喜________          (2)微________

(3)既而悉________        (4)以食物________

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以 刀 画 为 四 早 晚 取 其 二 断 齑 数 十 茎 啖 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斯人  防杜渐 B.学于南都书舍  一蹴而

C.进亦忧,退亦忧  自以为 D.日煮粥一  破沉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5.(甲)文中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口表达了____________的伟大情怀;(乙)文范仲淹不食佳肴,表现了他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查看答案

关于“正能量”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马年春晚上开心麻花的小品《扶不扶》中,一句“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传遍了大江南北,笑料十足的小品演绎,不仅仅是讽刺了一个可怜而有可悲的社会现象,更多的是影射出当今社会人心的冷漠。

无独有偶,就在小品播出后不久,新闻中、网络上报道了多起因摔倒而无人敢扶或是被人扶起后被诬陷的一幕一幕。2015年4月18日,跟团到北京旅游的周阿姨,在八达岭长城脚下摔倒,面部朝下,十几分钟后,赶到的老乡将她扶起送医,但最终没能抢救过来。49岁的周阿姨死因是摔倒时失去意识,面部朝下,嘴和鼻子贴地致使无法呼吸,脑重度缺氧,最终导致死亡。

(材料二)

近日,支付宝推出了一款名为“扶老人险”的险种。截至20日晚间,投保人数已超过5万,“80后”和“90后”是绝对的主力,其中“90后”在所有投保用户中超过57%。

记者采访了解到,“扶老人险”保费为3元,保期一年。投保后,如果不幸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状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除此之外,“扶老人险”还会赠送投保人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

(材料三)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在传递正能量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角色。有人是传递正能量的发起人,精神最为可敬;有人则是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也颇难能可贵。然而,还有一种人,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之徒,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一概来者不拒,却不肯为别人送去一点正能量,正能量的传递到他那里就戛然而止。我们若能做一位正能量的发起人,那自然是最为光荣的,退而求其次,也应做一个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无论如何,不要让正能量的传递终端在你的手里。

正能量的传递,就投入和产出之比,可以说是世界上社会效益最好的一项活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必说,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一次热情周到的服务,或给老人让个座,帮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孩子,举手之劳,片刻之功,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正能量无比,并影响到他也去把正能量传递给别人。比如,坐过劳模李素丽公交车的乘客,接受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天都会暖洋洋的,也可能会用同样的心情和态度去服务他人,传递正能量。而被人民好公仆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动的居民们,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吴天祥的感激之情用于自己的工作上,去奉献正能量给别人①……他们都在积极地发起或传递正能量,在他们周围,就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温馨友爱的小环境,而这样的小环境多了,社会的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作为动力支持,以使人们心态更加积极、阳光,风气更加淳朴、和善。那么,每个人都应力争做一个正能量的发起人或传播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②,就值得称道嘉许,就是一个合格的正能量传递者。那么,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让我们大家都投入传递正能量的队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传递正能量,就从每天早晨开始,从每件小事开始。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周阿姨的死亡不仅仅是讽刺了可怜而有可悲的社会现象,更影射出当今社会人心的冷漠。

B.只要投保了“扶老人险”的险种,一旦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状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

C.“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就是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一概来者不拒,却不肯为别人送去一点正能量的人。

D.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中学生,传递正能量,也要量力而行。

2.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事例,说出你对画线句②“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含义的理解。

3.请你说说(材料三)的画线句①中,列举李素丽和吴天祥的事例有何作用。

4.英国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出版后,“正能量”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流行语,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你对社会“正能量”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题目。

(甲)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②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豆古不敢。

③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④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⑤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闲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莽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⑥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上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⑦当然,那不是我。

⑧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乙)回想铁生

陈村

①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

②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③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④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硕,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后来,成了我认识的、阅读的史铁生。

⑤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⑥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⑦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⑧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欣赏自己,欣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些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⑨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⑩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1.下列对传记《回想铁生》中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去世后,陈村谢绝媒体的采访,决定自己写文章是因为这样更真实。

B.史铁生思考关于“上帝和神”的问题,所以他是一个有神论者。

C.第⑤段中“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肾脏萎缩和截瘫给史铁生造成的生存艰难。

D.史铁生的作品给人以心灵的洗礼,启迪人超越智和愚,教人省察自己的内心,教人爱自己、爱世界。

2.甲文第④⑤两段中提及的“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史铁生怎样的人生态度?

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句中加点的两对反义词并存有什么表达效果?)

4.结合甲文,谈谈你对乙文第⑩段中“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的理解。

5.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联系选文内容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残疾”的看法。

(链接材料)后来得知,约翰逊跑出了9秒79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选自史铁生《我的梦想》(写于汉城奥运会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