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

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这就是我的承诺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青春是唱着快歌的淙淙小河,青春是百读不厌的诗篇,青春是醇香浓郁的佳酿。青春无限美好,而我们正在贪婪地享用这份美好。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如何在有限的青春里,让生命大放异彩,我不禁苦苦琢磨。最终,我郑重地许下了我的承诺。 方仲永,五岁能诗,被誉为神童,可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才华慢慢尽失,最终“泯然众人”。因此,即使拥有再高的天资,仍需积极进取,不断求知,勤于练习,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则需脚踏实地,把握大好年华,奋发才能有为。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勤加练习。因此,我慎重地写下我的青春诗篇中的第一个承诺:勤奋刻苦。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人生路漫漫,若我们不懂在学习中探究思考的重要性,学习的效率就不会高。牛顿若不是对偶然掉在地上的苹果进行思考,并不断探究,那他也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钱学森如果不对科学执着地进行研究,也不会成为“中国航天之父”。我们在学习中,如果只记下老师给出的答案而不去思索推演,那么知识永远是老师的,永远无法内化成我们的“修为”。于是,我在我的青春诗篇里写下第二个承诺:探究思考。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而我独爱梅。这并不是因为它具有沁人心脾的香味,而是每个小小的花骨朵都有自己的精神,它们傲居寒雪,不畏严冬。我想,就连这自然界中的小小植物都如此顽强,何况我们人类?我们是否应该学习它的傲骨呢?于是,我在我的青春诗篇中郑重许下的承诺:勇敢坚强。 阳光跳进窗户,金色的光辉洒在我的纸上,映照着我的青春的承诺,熠熠生辉。愿我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用汗水浇灌出成功之花。这就是我的承诺,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解析】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关键词“承诺”的意思是“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命题既有一定的限制,如必须写“我的承诺”而非他人的承诺,又具有比较灵活的开放度,如“我”“承诺”的对象,可以是提示语中所讲的“规则”“阅读”“人生”“社会”,还可以是生活中经历和感触的其他的人、事、物,甚至是自己。比如,写自己的: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承诺;写父母亲情的:孝敬父母,是对感恩的承诺;写同学友情的:原谅理解,是对友情的承诺;写老师恩情的:青胜于蓝,是对恩师的承诺;写保护环境的;爱护花草,是对地球的承诺……要去挖掘自已最熟悉、最有感触的独特的内容来写,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你的作文才不会流于俗套。重写因由,呈现感人画面。一般说来,“这就是我的承诺”,即一句话或几句话常常在文末或文中直接点明,但这不是写作重点,文中“我”对谁“承诺”?为什么要这样“承诺”?也就是说,“我的承诺”的原由,即“我”“承诺”之前与“我”交往的人和事才是写作重点。如提示语中的“不闯红灯”“走近经典”“追求卓越”“关爱他人”等,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都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要详写、重点写。“我的承诺”虽是一句话或几句话,不是写作重点,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文章的旗帜,起着统帅全文、贯穿全篇等作用,需要反复、精心地去打磨,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承诺”,或饱含深情,或富有哲理.或催人奋进,或砥砺斗志,或彰显抱负等等,在文末或文中适时亮出“我的承诺”,定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作文应以“我”为原点,可选择下面几个角度: 1.把目光投向自己。可围绕自己的学习、生活、心灵、成长等方面,写出“我的承诺”,直接展示当代青年应有的昂扬向上的风貌。 2.把目光投向家庭。家庭是生活的幸福港湾,可围绕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写出“我的承诺”,表达温馨的家庭亲情温情和自己的孝心。 3.把目光投向学校。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朝夕与教师和同学相处,可写的人和事很多。可选择其写出“我的承诺”,以书写师生之情、同学之谊。 4.把目光投向社会。初中三年,接触到社会上的人和事应该也比较多,可选择“诚信”“关爱”“守法”等话题,写出对社会的承诺,以弘扬社会正能量。 5.把目光投向自然。家乡山水,一草一木;城市风光,一湖一园,是我们栖息生活的依托,可写出对它们的承诺,以突出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是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西游记》)

语段中“这场祸”指的是什么?请简述。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鲁滨逊到非洲成为种植园主因缺乏人手等原因与他人到美洲贩卖黑奴在途中遇到风暴被海浪冲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鲁滨逊漂流记》)________

(2)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流窜的大兵劫掠了

(《骆驼祥子》)________

(3)武松被发配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与母大虫顾大嫂不打不相识并与其丈夫张青结为兄弟

《水浒传》)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数字经济常被称作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7.51亿,居全球第一;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的比重达到30.3%;2016年网络零售年均增长30%,中国电商交易额全球占比超40%,达到26万亿元;过去5年间,中国互联网消费复合增长率32%,排名世界第一。

(材料二)数字经济改变了什么?

(材料三)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2025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移动通讯网络国际领先,无缝覆盖,届时海陆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体系将更加完善。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点,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商交易规模38万亿,信息消费6万亿。未来5年分享经济平均速度40%,2020年分享经济占GDP的比重10%,分享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最大亮点。(摘自新华网)

1.下列表述,不符合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B.数字经济作为新生业态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到2025年,中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动通讯网络国际领先。

D.到2020年,中国电商交易规模将比2016年增长12万亿,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

2.结合材料一三,简述材料二所传达的主要信息。

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枫叶红了

①老家门前有棵枫树,还是父亲50年前栽的。当年栽树的青年,如今已是古稀老人。可枫树,历经岁月,却日益茂盛,忠实地陪伴着父母,映衬着老屋,正如蔡澜先生所说,一切都在变化,始终在那儿的只有树。

②我们小的时候,枫树已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我们在树底下玩耍,围着它嬉戏。每年春天,母亲采下春茶,洗净糅细后,要用枫树枝来熏茶。父亲便会爬上高高的枫树,砍下几支枫树枝。母亲把枫树枝放进火灶里,点燃,但不起明火,灶上是一个篾筐,形状似帽子,中间起顶,四周平坦。茶叶洒在上面,熏上一天一夜制成烟茶。邻居们都说母亲熏的烟茶特别清香,父亲则争着“抢功”说是他的枫树好。

③深秋霜降,枫树叶渐渐染色,黄的、金的、红的、紫的、褐的,斑驳繁华,伸伸展展遮盖了大半个老屋,很是漂亮。那时小,不懂得欣赏。后来离开老家,去到很远的城市,有同事周末隆重地宣布她将去哪个遥远的地方赏枫叶,我这才想起老屋前的那棵枫树,想起它深秋初冬时那样的绚烂多彩,古朴的老屋掩映在它的明亮色彩里,像一幅油画,心中顿时一阵亲切与自豪。

④再回到老屋,我仿佛变为小孩,拿着手机不厌其烦地给枫树拍照,踩着它五彩斑斓的落叶轻轻哼歌。这么多年了,我第一次觉得,这棵枫树,像我们的一位亲人。

⑤父母拿着簸箕,在枫树底下捡拾它的果实:枫球。枫球有祛风除湿、疏肝活络之功效。我小时经常浑身瘙痒,母亲便用枫球泡水给我洗澡,有时用枫球煮蛋给我吃,果真竟然就不痒了。我生儿子时,父亲要母亲带来一大袋这样的干枫球,还有艾叶,月子里每天用它们泡水给我儿子洗澡。我儿子没犯过湿疹、皮肤过敏等毛病,大概也与这些枫球有关吧。

⑥就是这样,家门前的那棵枫树,我虽然远离了它,它却始终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比如,我至今最爱喝的茶,还是母亲做的烟茶,这些茶便都是它的枝干所熏,它的香气始终萦绕在我身边,连同一份浓郁的亲情。

⑦今年深秋回家,看到父亲还在院中忙碌,精神矍铄。我抬头看着多彩绚烂的枫树,说:“好像一树花呀!”父亲笑:“就是花呀,是从春天成长秋天才成熟的花。”我想,父亲当年之所以会选择种下这棵枫树,就是心仪它历经霜冻寒冷而成熟的这份美吧。我的父母,一辈子历经生活的磨难与艰辛,如今充实幸福,不也像这棵枫树一样吗?

⑧早几天看《张家旧事》,名门闺秀张家二小姐张允和先生说她最爱“从绿叶变成红花的枫叶”,她年轻时因历史原因命途多舛,老年却在昆曲、写作等方面有很好的成绩,直到93岁高龄飘然而去,仿佛一片在冬阳里优雅飘落的火红枫叶。

⑨每个坚强而精彩的人生,都是一片这样的枫叶,浸染岁月,成熟美丽。

(选自《中国妇女们报》2018年10月14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交代老枫树历经沧桑,为下文回忆做铺垫。

B.现在,“我”虽离家很远但能喝到烟茶,体会到亲情。

C.本文按照地点变换回忆了许多与枫树有关的人和事。

D.文章抒发了“我”对坚强而精彩的人生的赞美之情。

2.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我”与老枫树的相关事件

小时候

我们在树底下玩耍,围着它嬉戏。

后来

离开老家,因缘际会,想起老屋的枫树。

再回到老屋

父亲要母亲带来一大袋这样的干枫球,还有艾叶……

今年深秋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想起它深秋初冬时那样的绚烂多彩,古朴的老屋掩映在它的明亮色彩里,像幅油画,心中顿时一阵亲切与自豪。”

(2)赏析加点词:“我小时经常浑身瘙痒,母亲便用枫球泡水给我洗澡,有时用枫球煮蛋给我吃,果真竟然就不痒了。”

4.第⑧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我”为什么认为父母也像这棵枫树一样?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葛剑雄

①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

②因为面临危机,所以需要传承。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其尽可能地保存原样。“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

③“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我们这样讲,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通过它真切地感受到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④进一步思考,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如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的兴衰,今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建议把传统文化先尽量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有些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⑤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主要问题仍然是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以非遗为例,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或者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们对就比较热心,反之则比较冷漠。这样一来,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护,而暂时没啥实际用处的非遗便会无人问津。另外,一些非遗传承人,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会随意改变非遗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种保存也是不周全的。在传统文化的保存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比如日本,某项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传承人就会像“国宝”一样,完全由政府供养,不需要他(她)想办法养活自己,他(她)的任务就是“传”——带徒弟,把掌握的东西教给徒弟,教会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就应该这样。

⑥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不仅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而且还可能蕴含着今人还无从知晓的智慧,再加上由于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传。

1.第⑤段中加点词“它”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⑤段,作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传”,依次写了“传”的基本含义、“传”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有问题,请说说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