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特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特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同学们组成调查小组,对本班同学的读书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仔细阅读,从中提炼出两条信息。

(材料一)从学生个人意愿看,过半数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有很大帮助,但仍有许多学生表示会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电视节目和音乐中。

(材料二)从书籍内容上看,喜欢科幻、鬼怪、侦探类书籍的学生偏多。经典文学作品中,学生对《西游记》《水浒传》最为熟悉,也常看《读者》等杂志。少数学生倾向娱乐杂志或汽车杂志。

(3)你对《西游记》中哪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印象深刻?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60字以内)

 

(1)示例: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②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 (2)①不少学生有待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②学生阅读的种类较丰富,但名著阅读量偏少。 (3)示例:①“龙宫借宝”给我印象最深刻。②故事概述:悟空闯入龙宫借武器,将金箍棒取走。悟空酒醉睡去,阴差将其带至阴间,悟空大闹阎罗殿,勾去猴类生年死月。 【解析】 (1)首先明确活动主题是“少年正是读书时”,写宣传语时要突出“读书”的意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字数一致,如“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也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与知识相识,让文明相伴”。 (2)作答时要找出材料与活动主题的关系,材料一中“过半数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看出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仍有许多学生表示会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电视节目和音乐中”这句与“读书”的关系,可以看出学生自控力差,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概括为:不少学生有待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材料二从书籍内容将读书的学生进行分类,“喜欢科幻、鬼怪、侦探类书籍的学生偏多”“也常看《读者》等杂志”“少数学生倾向娱乐杂志或汽车杂志”可以看出学生阅读的种类丰富,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学生对《西游记》《水浒传》最为熟悉”看出虽然经典文学作品众多,但学生阅读的很少,概括为:学生阅读的种类较丰富,但名著阅读量偏少。 (3)根据《西游记》内容可知精彩故事内容有:官封弼马温、大闹天宫、计收猪八戒、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等。概括故事情节要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语言简练,不要超出字数要求。示例: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给我印象最深刻。②故事概述:唐僧被红孩儿抓了,孙悟空找到红孩儿与之大战。红孩儿口吐三味真火,孙悟空打不过,只好找观音菩萨,最后观音菩萨收走红孩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6)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诚子书》)

(7)《〈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计:办法。指想办法。②俄:不久,一会儿。③老夫():老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竿入城

依而截之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太丘舍去(离开)

B.俄而雪(急)                  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C.撒盐空中差可(相差)          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D.相委而(舍弃)                元方入门不(回头看)

(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          而两狼并驱如故

B.相委去          人不知不愠

C.去后至          悟前狼假寐

D.我如浮云        非得一人井中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描绘了谢家儿女即景赋诗咏雪的场景,展示了一种严谨苛刻的古代家庭文化生活氛围。

B.甲文中,谢安听到谢道韫的诗句之后大笑及末尾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叙,是为了突出显示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情的赞赏。

C.乙文中,友人的“怒”和“大骂”可看出其浅薄无礼的性格,但被元方痛批后马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又能看出友人具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D.乙文中,当友人知错后,想表示友好和道歉,但元方入门不顾,没有给他忏悔的机会,既能看出元方直率的性格,又能从侧面反映出信和礼的重要性。

(4)把(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查看答案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本诗是李白获悉好友王昌龄被贬之后创作的一首诗。“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称为“左迁”。

B.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C.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写出了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三、四句想象奇特,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作“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对《朝花夕拾》中的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写“长妈妈”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她淳朴率真的肯定,语言幽默。

B.《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高老庄收了猪八戒,鹰愁涧收了白龙马,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C.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被公认为一部“异常优美”的作品,文笔流畅、细腻、富有抒情性,表现出作者对俄罗斯民族与自然的热爱。

D.《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