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八大山人传(节选)
陈 鼎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②、鲁公③,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④无画家町畦。人得之,争藏弆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⑤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醉后墨渖⑥淋漓,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⑦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八大山人为明朝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所以说是宁藩宗室。②大令:王献之。③鲁公:颜真卿。④翛(xīāo)然:自由自在的样子。⑤屠沽:屠杀牲畜。⑥墨渖:墨汁。⑦争嬲(niǎo):纠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
B.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
C.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
D.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世居南昌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B.直受之曰 中通外直(《爱莲说》)
C.士友或馈遗之 士别三日(《孙权劝学》)
D.吾以作袜材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
(2)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八大山人年轻时遭遇变故,逃到山中剃发为僧,后来手持佛尘被称为高僧。
B.八大山人擅长书法,行楷学习王献之、颜真卿,能够自成一家,他的书法以独特而强烈的个性特征屹立在书法历史上,以至于独特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C.朱耷性格孤傲耿直,聪明绝伦,无人能比,是一个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
D.“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表明朱耷认为他的书法作品一画难求。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清平乐①·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②污,昨夜南园风雨③。
小怜④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⑤。
(注释)①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②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③“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④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⑤杨花:一作“梨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姹紫嫣红的仲春图画。
B.下片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惜春惜花之情。
C.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这景象发人深思。
D.全词情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对面的碗
王若冰
①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②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③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④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
⑤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
⑥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说罢,老人不等小路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很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我还是不看了。我,租不起。
⑦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看看吧。
⑧房子是中式风格,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美术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
⑨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你随便选择,价格都是一个月六百元。
⑩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
老人笑着说: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
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
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老人不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来不了。要不,一起吃?
小路不好推辞。闲聊中,她得知,老人退休前是美术学院教授,老伴早在十多年前就病逝了。女儿已定居加拿大多年;对儿子,老人却一带而过。此后,小路注意到,每次谈到儿子,老人的脸上都会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复杂表情。
小路不好问,她总是尽力地多做些事。除了每天回来帮老人带牛奶外,还非常勤快地打扫厨房与客厅的卫生,倒垃圾,入睡前检查家里的门窗与厨房里的水电、煤气等。老人总是对小路笑笑,很优稚地说着谢谢。
时光如沙,在指间无声地滑落。一晃,小路已经在老人家里租住半年了。因为忙,她下班的时间并不固定,跟老人的交流也很少。可每次到家,她都会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就像专门在等她一样。小路注意到自己面前的那只碗,每次都不一样:带凤凰的,印孔雀的,玫瑰花的,梅花盛开的,水中睡莲的,绿竹的,菊花朵朵的,精致考究,又颇有情趣。
最近,小路时常出差,她已经很久没有与老人一起晚餐了。这天,她出差回来是下午三点多。进门后,却听到了老人房间里传出的抽泣声,那声音里夹杂着压抑的悲凉。她一惊,老人低吟的哭诉声声传来:老伴啊,你在那边还好吗?要不是等林子出狱,我真想快点去找你啊!我做梦都怀念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我每天看着对面那只饭碗,都觉得是你或者孩子坐在那里跟我一起吃饭……
小路震惊,她转身悄然退出房门,坐在与老人相遇的楼梯口,心情异常沉重。直到华灯初上,她才进了门。她发现老人已经坐在餐桌前,表情凄凉。
阿姨,我想跟您商量件事儿。
老人抬头看着她:你,要搬走?
不是,我很喜欢您做的饭菜,也很喜欢您盛满米饭的那些碗,更享受跟您一起吃饭的感觉,就像跟妈妈一起一样,温暖、安全。我妈妈已经去世五年了,见到您,我觉得很亲切,我想像对妈妈那样,陪陪您,和您说说话。不知道您……
话还没有说完,老人颤抖着站起来,双手把她搂进怀里,泪水长流。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那盛满了米饭的碗,饭香弥漫;那凝白剔透的碗面之上,红梅怒放,春意盎然。
(选自2019年第3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那凝白剔透的碗面之上,红梅怒放,春意盎然。
3.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
4.“碗”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低价位出租给女孩位于黄金路段的房子,是因为自己年老行动不便,想让女孩每天帮自己买牛奶,顺便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B.“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问飘荡”,烘托了在都市里打拼的女孩因租金太高而无法租房的失落心情。
C.老人的哭诉伤感动人,小说借此巧妙地交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展现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揭开了关于“碗”的故事谜底。
D.小说基调沉郁,叙述简约而平实,却又曲折有致;描写温婉而细腻,人物的一举一动,既精确到位,又克制内敛。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各题。
涵养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品格。只有把初心使命贯穿于各项工作,干事创业方有底气,方有力量,方能始终赢得群众、赢得人心。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是一种要求,更应是一种追求;不仅是一种担当,更应是一种状态;不仅是一种责任,更应是一种境界。不论职务高低,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每一名党员都必须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到主题教育中来,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涵养浩然之气,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③涵养浩然之气,要在“诚”。古人有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每一名党员在入党之时,都曾面对党旗,高举右手,庄严宣读过入党誓词。时刻不忘庄严承诺,是须臾不能丢的神圣义务。倘若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就谈不上有党性修养,更谈不上取信于民。每一位党员干部,不仅要在“知”上常思“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更要在“行”上不改初衷、践行誓言,真正做到“诚于中,形于外”。
④涵养浩然之气,重在“公”。《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要求就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既是党员的本分,也是从政的底气。心底无私、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就能做到问心无愧,就不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成长成才之路才能越走越稳、越走越宽。相反,小节不守,大节难保。与其因突破廉洁底线、法纪红线而惴惴不安,毋宁严守公私界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⑤涵养浩然之气,贵在“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看的不是一时一事、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一生坚守,始终践行。事实上,只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砥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力,才能践行好初心使命,留得清气满乾坤。政贵有恒,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只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不断提升党性修养,用初心使命洗涤心灵、固本培元,修怀德之身、养浩然之气、树清正之风,我们就能在“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中建功立业。
(选自2019年10月30日 05 版《 人民日报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述第④的段论证思路。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很有感染力。
B.第③段用“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这一事实论据论证了“涵养浩然之气,要在‘诚’”的分论点。
C.践行好初心使命,既要有恒心,还需韧劲和定力。
D.最后一段强调了“不断提升党性修养,用初心使命洗涤心灵、固本培元,修怀德之身、养浩然之气、树清正之风”对于共产党员的重要意义。
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的春节非同寻常,肆虐的新冠病毒给神州大地笼罩上黑沉沉的乌云。面对疫情,不由想到鲁迅先生说过的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结合上述材料,将你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 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记叙性文章阅读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毕淑敏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
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婉拒我不要钱,只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
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急速依样画葫产地描了下来。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着,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的离奇,谁敢用它在病入身上做实验呢?壮士欲再去借来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书化为灰烬。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组父。
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
曾祖说,正是。
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
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了。
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祖父随手点了甲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侯,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
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同古简完全吻合,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
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
没有。朋友答。
我叹息说,如果祖父当初选择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啊。
朋友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
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
(选自《毕淑敏散文集》)
1.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认真梳理后将下面空缺的情节用四字短语补充完整。
2.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富有深意,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
3.祖父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并归纳。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使中国水稻亩产从1964年的200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1065.3公斤,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