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诗...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 (晏殊《浣溪沙》)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杜甫在《望岳》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一轮明月,惹动几多情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对自己的宽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对亲人的祝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对友人的思念。(从《相见欢》《游山西村》《水调歌头》三首诗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作答)

(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在水一方 学而不思则罔 甲光向日金鳞开 似曾相识燕归来 赢得生前身后名 枯藤老树昏鸦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别错字。第(1)至(6)题为句子默写,需要注意的字有:(2)“罔”;(3)“鳞”;(4)“燕”;(6)“藤”。第(7)至(9)题为情景默写。第(7)题“俯视一切”可判断出是《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意“凌”的书写;第(8)题,由借月表达“对亲人祝愿”可判断出是《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9)题,由“凌绝顶”可以想到最高层,所以可以判断出是《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志:志趣、心意。峨峨:高耸的样子。洋洋:宽广的样子。卒:通,突然。操:琴曲。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2.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查看答案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加点意思相同的是( )

A.芳草美          陶后有闻

B.遂与外人隔      时时而

C.为外人道也    以中有乐者

D.既出,其船      之心而寓之酒也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何陋

B.不复出                     惧有伏

C.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宫室之美

D.迷,不复得路              反溯流逆上矣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中所见的溪流、桃花、芳草、高山、洞口等景象,自然面然地引出桃花源,为桃花源的出现做铺垫。

B.第②段中作者通过写渔人所见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与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第③段描述了桃花源中的人看见渔人后,摆酒设宴的场景,体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可见他们淳朴善良,对外人一点都不防备。

D.本文详略得当,略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详写渔人在桃花源内的见闻。

 

查看答案

阅读《请签收快递,也请“签收”快递污染》一文。

请签收快递,也请“签收”快递污染

①快递于今已经成为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方式。由快递包装所产生的污染,似乎还没有引起够的重视。据媒体报道,眼下每年由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废弃物达到了百万吨级,回收率却不足 10% 。而在 2015 年,全国快递包装所用的胶带总长为 169.85 亿米,能绕地球赤道 425圈。这些胶带的主要材质是聚氯乙烯,降解需要近百年。

②这些数字的确触目惊心,它不禁让人们强烈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暗下决心,让自己的消费习惯尽量绿色化起来,比如强化垃圾分类。

③这样的环保意识当然是宝贵的,值得大力点赞。但问题是,如此良好的做法能坚持多久呢?每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 既有赖于个人有意识的内在规范, 也有赖于现实条件的外在约束。二者不仅缺一不可,甚至绿色环保是否能够系统化、闭环化,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

④仍然以垃圾分类为例。应该说,号召和宣传已有不少年头,在很多小区以及路边的垃圾箱,也大体上做到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区别。可是垃圾分类究竟又做得怎样呢?有多少人家里会准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有多少办公室也准备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

⑤这并不是吹毛求疵地为个人环保意识差找理由,而是说,良好的初衷若想成为良好的现实,不能过多地寄望于人的自我规范,而应主要从可操作性上想想办法。

⑥快递包装的污染如何治理,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治理方法更具可操作性。有污染的快递包裹胶带每年用量这么大,尽管人们会随着宣传的深入而逐渐加强分类处理,但是人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显然过于耗时。能否从源头上就将这样的污染控制住,能否从技术上寻求符合环保要求的胶带替代现有产品?与其总是埋怨公众环保意识差,不如换个思路从其他角度找找办法。 每年百万吨级的包装回收率不足 10% ,问题又究竟出在哪里? 是公众的分类意识不强,还是回收体系存在纰漏?报道中提及,这些包装的持有者常常不知道怎么处理,大部分包装直接送进了垃圾场填埋。但依我的日常观察,这种情况的存在与消费者其实关系并不很大,目前包装垃圾的回收率,比那些收废品的小贩差好远。

⑦快递包装物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环保意识的宣传虽然必不可少,但从治理的效果上来说,还是要将重点更多地前移,比如从行业标准、技术替代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多下点功夫。

(选自《中国青年报》 )

1.下列对“快递污染”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快递污染”是指快递运输中产生的污染。

B.每年产生的快递污染量大,但回收率很低。

C.解决快递污染的根本做法是强化分类处理。

D.解决快递污染更多寄希望于人们的自我规范。

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处画线句说明了全国快递包装用的胶带之多,也因此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B.第二处画线句说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个人的内在规范有很大的关系,但与现实条件约束的关系就小了很多。

C.第三处画线句写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已经逐渐加强了对垃圾的分类处理,但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效果。

D.第四处画线句写了包装的持有者将大部分的包装垃圾都直接送进了垃圾场填埋,垃圾回收率并不高。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快递业的发展加速了快递污染,但这一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B.作者将“请签收快递,也请‘签收’快递污染”设为标题是为了提醒人们要重视快递产生的垃圾,并及时采取行动治理。

C.垃圾分类不到位的事例重点告诉我们个人环保意识差,要加强个人的自我规范。

D.快递包装物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叙事,写诗人乘船时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客路”“行舟”点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青山”“绿水”则点出季节为春末夏初。

B.颔联描绘了开阔的江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的景象。“正”和“悬”相互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意境十分开阔。

C.颈联的“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日”“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更替,蕴含自然理趣。

D.本诗描绘了停泊所见的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广阔胸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羁旅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天津的冬天来了,寒风呼啸,看着小草在秋风中瑟缩地发抖,不禁让人心里感到触目伤怀。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