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侯诊 博弈 坐标系 不绝如缕 如鲠在喉
B.暮霭 鞭笞 迫击炮 扑朔迷离 铺张扬历
C.童谣 分歧 打牙祭 目不识丁 强聒不舍
D.铿锵 寒喧 滑降机 合盘托出 寄人篱下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佛像/仿佛 兴隆/黑咕隆咚 一落千丈/大大落落
B.炮台/泡菜 衍生/结草衔环 崇山峻岭/鬼鬼祟祟
C.逮捕/逮住 会计/心领神会 汗流浃背/汗牛充栋
D.秩序/跌跤 稠密/未雨绸缪 怏怏不乐/泱泱大国
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蜂,我的蜜
李辉
①父亲站在屋后洒满阳光的山坡上,一个多月后,那里将鲜花盛开。
②“我得为蜂箱选个合适的位置,向阳、背风、花草树木要多。以后这里就是蜜蜂的家了,”父亲修整山坡时弯下的腰,扛着蜂箱时俯下的背,与地面折成那么虔诚那么低微又那么坚韧的角度。
③其实我是不愿意父亲养蜂的。我知道被蜜蜂蜇一下有多疼,同时蜇很多下就更疼了。可是,自从去年秋天我考上高中,父亲就开始琢磨着养蜂了。他说,花销大了,不能光靠种粮食。他还说,蜂的种类有很多,蜜蜂蜇人是最不疼的。我没有被山上的野蜂蜇过。也许,父亲说的是对的。也许,因为他是父亲。
④我要去县城上学了。“等到秋天你再开学,爸就能给你多带点钱,还能给你带点蜂蜜。”我当然想带更多的钱上学,我当然想喝甜甜的蜂蜜水,可是我不希望看到父亲上山时弯下的腰。我盼望着暑假,我想尽快回家看看父亲怎样从蜂箱里摇出蜂蜜,再尝尝那些蜜有多甜。
⑤父亲穿着防蜂服,戴着防蜂帽,在蜂箱之间忙碌着。我也穿戴着同样的一身,却总想寻找阴凉,最后还是忍受不了快要湿透后背的汗水,逃回屋子里。
⑥我的阴凉是父亲,父亲的头顶是七月的太阳。
⑦“挨晒出汗总比挨蜇好。就算穿戴再整齐再小心,你爸还不是两三天就被蜇一回。”母亲说。我才知道,蜜不都是甜的。有些蜜,是咸的;有些蜜,是苦的;还有些蜜,是疼的。
⑧收购蜂蜜的商贩来了。通常他们会提前几天通知父亲,但是不会告诉具体哪一天来。他们总是在早晨来,很早很早,趁着你还没起来就敲你家门,就是想搞突然袭击,防止你提前往蜂蜜里兑水。一进门就盯着你,你想兑水都没时间。父亲听了直摇头:“瞎说,蜂蜜里还能兑水?”商贩给我家蜂蜜的价格比别家每斤多5角钱。他说,你家有学生,要花钱。可我总觉得那是因为父亲的蜂蜜甜、纯、真。
⑨我希望暑假长些再长些。夏天长了,山坡上的花就能开得久些,父亲就不用带着蜜蜂向南追赶花期了。我曾经看到过山林边追赶花期的外地养蜂人,简陋、孤独、辛苦。也曾听说过,养蜂人在向别处转移蜂箱的时候,经常半路上出事。
⑩我担心父亲。
⑪可是,九月就要来了,我必须向北走,到县城上学;父亲和他的蜜蜂,要往南走。我走时,书包里装着两大瓶蜂蜜,衣袋里包裹着蜂蜜换来的钱。我跟同学们分享我的蜂蜜。此刻,向南近百里的地方,我那想要留住花期的父亲,正穿梭在蜂箱之间。
⑫晚上,我睡不着。我在想,父亲简易的棚里,一定钻进了初秋的阵阵凉风。许久,我终于想到了一个能安慰自己入睡的理由:养蜂人的花期,总要比享受蜂蜜的人的花期长。凉风渐渐吹起的时候,我知道父亲终于带着他的蜜蜂和收获的蜂蜜回家了。母亲在信里告诉我,父亲已经在为蜜蜂过冬做准备了。现在蜜蜂数量多了,父亲要买至少两百斤白糖,作为蜜蜂一冬的食物。母亲还要准备几床厚被子,盖在蜂箱上保暖。
⑬寒假里,我帮父亲往山坡上运白糖。他一大袋,我一小袋。每天晚上临睡前,我拿着手电筒跟父亲巡视蜂箱,把被风吹落的棉被重新盖好,压上砖头。蜜蜂暖了,父亲心里就暖了。我希望冬天快点过去。我是冬天里父亲采不回蜜的蜜蜂。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采回属于自己的蜜而让父母尝一尝我的甜呢?
⑭一个又一个冬天过去了,我却不再是父亲天天都要回巢的蜜蜂。我去了更远的远方,我去过的地方,父亲和他的蜜蜂,从来不曾抵达。我想让父亲去享受我所在城市更长的花期,父亲摇摇头,笑着指指山坡:“我走了,蜜蜂怎么办?再说,你到哪儿能吃到这么甜、这么纯的蜜?”
⑮春暖花儿将开的日子,我又要走了。蜂蜜,母亲往我的包里塞了一瓶又一瓶。“我们没想着享你的甜,只要你在外面不吃苦就行。”父亲说。我忍住泪,笑着说我知道了。我跟父亲母亲,还有蜜蜂说再见。再回头时,他们正站在那片山坡上,望着我的方向。
⑯那片山坡,洒满阳光,不久,那里将鲜花盛开。
(摘自《意林》2019年09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品读第⑫段和第⑭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字词的妙处。
(1)我在想,父亲简易的棚里,一定钻进了初秋的阵阵凉风。
(2)我想让父亲去享受我所在城市更长的花期。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⑮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我忍住泪,笑着说我知道了。
4.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写出其中的两组。
5.文中父亲尝尽养蜂的苦,“我”却享受着蜂蜜的甜。你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会成为未来食堂的标配吗
①在不久的将来,食堂可以变得很酷:后厨机器人自动炒菜、自动蒸饭,打菜窗口无人化管理,消费者自助选餐,刷脸结算;经营食堂也不再是一个劳累活,进销存、物流实现系统化管理,前后端数据全打通,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产生附加价值……
②2019年举行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团餐行业服务平台禧云国际提出了“未来食堂”的畅想,并将一套名为“智慧食堂”的新型食堂档口“搬进”了展会现场。
③团餐行业每年有上万亿元的消费额,覆盖6.7亿消费者,如果能对团餐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加以合理的分析和利用,将能给团餐行业的运营效率、消费体验和产品升级带来巨大的价值,也将极大改善团餐行业的现状。
④“智慧食堂”的团餐信息化解决方案集ERP管理、智能硬件、移动支付于一体,通过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优化食堂经营,让档口和菜品数据、用户和菜品数据、经营数据等实时链接起来,并落地应用。
⑤“智慧食堂”通过分析消费过程中沉淀的消费数据、支付数据和用户数据,可以帮助食堂经营者得出消费者的用餐喜好、消费趋势,经营者可以更精准选择餐品品类,进行食材配置,避免食材浪费。
⑥目前,“智慧食堂”已在上海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苏师范大学等数千所学校应用。比如,在重庆邮电大学,“智慧食堂”帮助食堂实现收入环比增加33%,剩餐率降低2%,同时还提升了食堂的运营效率,缩短了食堂的账期。
⑦除了“智慧食堂”,餐饮业进军智慧餐厅的案例也不少。比如一向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火锅开设了一家智慧火锅店,机械手上菜、机器人传菜、360度立体投影沉浸式用餐场景、按个人口味订制锅底、等位处的全员互动游戏、不沾油的餐桌……各种新服务让习惯了人类服务员的顾客大开眼界。
⑧面对科技感十足的智慧餐厅,消费者的反应却大不相同。部分消费者表示,智慧餐厅上餐快速准确,且干净卫生,不会生病、不会感染病源,从设计入手保护食品卫生,能够令顾客用餐更放心。
⑨而对于习惯了传统服务的消费者来说,虽然智慧餐厅更为智能,但似乎还缺了点人情味。有消费者表示,“去一次感受一下可以,但是可能不会再去第二次,因为这并没有比人工服务员更好、更贴心”。
⑩如今就餐已经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成为一种消费体验。脱离了人的服务,始终少了点温度。科技造就了新鲜的就餐体验,但人工智能能否创造有人情味的就餐体验还有待观察。
(摘自《科技日报》2019-05-31,有删改)
1.阅读文章,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
2.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智慧食堂”帮助食堂实现收入环比增加33%,剩餐率降低2%。
3.文章第⑧段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部分消费者表示,智慧餐厅上餐快速准确,且干净卫生。
4.作为消费者,你是否会选择去智慧餐厅用餐,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尤:____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翕忽: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对“如鸣珮环”作简要赏析。
4.作者因仕途受阻,为排遣内心苦闷,去游历山水,终无法释怀。你能理解他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