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眷 概叹 渺远 诱惑 翩然归来 B.流...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眷  概叹  渺远  诱惑  翩然归来 B.流苏  落幕  皎洁  恣意  肆无忌惮

C.幅射  怠慢  领域  羁绊  犬牙差互 D.踊越  争讼  硫磺  门槛  保持缄默

 

B 【解析】 A.概叹——慨叹; C.幅射——辐射; D.踊越——踊跃;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裂(jūn)    两xiá)    暗(huì)    静(tián)    风雪途(zǎi

B.然()    绔(wán)    蕴zǎo)   脑pàn)    怆幽邃(qiǎo

C.xǐnɡ)   雾ǎi)     杂(rǒnɡ)   连qiào)   销声迹(nuò

D.惘(chàng)  神kān)   掇(cuān)    迁)    气势礴(páng

 

查看答案

题目:童年的                 

要求:(1)先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名词,如“风筝”“味道”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节选自《郑板桥开仓济民》

①留牍:公文。②潍县: 地名,今山东潍坊市。 ③  值:遇,遇到。④谴:谴责、责备。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异  渔人甚之          属引凄(《三峡》)

B.舍  便船              屋俨然

C.去  停数日,辞        乃记之而(《小石潭记》)

D.道  不足为外人也      伐竹取(《小石潭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景色有什么作用?

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总结概括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用自己的话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⑦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⑧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⑩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选文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⑦--⑩段的说明顺序。

2.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