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又何_______________

(2)神弗_______________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_________

(4)望其旗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分析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4.鲁国以少胜多,除了曹刿的卓有远见之外,更有深层次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探究战争取胜的原因。

(链接材料)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选自《吕氏春秋·先己》)

(注释)①夏后伯启、有扈都是古代的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谨慎、恭敬。

 

1. 参与 赐福,保佑 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倒下 2.(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诚心根据实情来处理。(2)(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C 4.①政治上取信于民;②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③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1)又为什么要参与呢?间:参与;(2)神不会赐福的。福:形容词动用,赐福,保佑;(3)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牺牲:古今异义,指祭祀用的牲畜(今通常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靡:倒下。 2.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变化,倒装句要调整过来;如果有省略句式,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译文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语句通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该句重点词语:(1)狱,一词多义,这里指罪案,案件;虽,即使;以,按照;情,实情。(2)忠,古今异义,是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种类;可以,古今异义,可以用来,能够用来;“可以”后省略了“之”。 3.考查文章内容和写法。C项,鲁庄公“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不是在迎战“齐师”时,而是在平时。在战争结束后,鲁庄公“问其故”,体现出他不耻下问、礼贤下士的品格,而不是显露出他的浅陋无知。C选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选C。 4.本题考查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探究取胜原因。必须把握结合两则材料把握取胜原因:《曹刿论战》取胜除了曹刿远见卓识之外,更有深层次的原因,材料一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句话是鲁庄公迎战齐国三个条件中唯一让曹刿认可的一个,可以看出,鲁庄公能做到政治上取信于民,人心所向,才得到百姓拥护,才是战争取胜的首要条件;此外“彼竭我盈,故克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以看出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知己知彼,才能取胜;材料二中“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这句看出,夏后伯启取胜的论断: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正是他战胜了自己的“德薄”才取胜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2)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6)_____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7)杜牧《赤壁》中以小物件引发国运联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祖国河山,四季如画。不同的季节,都可走入诗人的笔底,生出浪漫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钱塘湖春行》《黄鹤楼》《野望》中选取最恰当的一句作答)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近两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通江达海……你校将举行以“走进中国科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调查)

(1)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我们准备对九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为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转述)

(2)班主任王老师对李红说:“我们班准备举办一次‘走进中国科技’讲座活动,听说你舅舅是我县一位科研骨干,我想邀请他本周星期天下午2:30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

如果你是李红,你会如何向舅舅转述王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以下文字节选自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请据此填空。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本段文字中“他”是指______,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___________

(2)斯诺在全文中对“他”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写出两点斯诺对这一人物的不同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语文”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语文是一位音乐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一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一位摄影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保障数据在不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存储和通信。           

①在这一过程中,敏感信息就是待加密的数据,专业术语称为明文,被公布的乱码称为密文,从密文恢复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

②通过数据加密,我们手机里的敏感信息将变成一堆乱码。

③显然,加密过程必须是可逆的,即从密文一定能够正确的恢复出明文。

④即使公布这堆乱码,也只有你的那个他才能读懂它的真正含义。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