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文实践活动。 七年级(3)班的文学部落----文学兴趣小组邀请你参加本月组织活...

语文实践活动。

七年级(3)班的文学部落----文学兴趣小组邀请你参加本月组织活动,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1)为展示同学的优秀作文,班级设立了文学展示墙。请你设计一个栏目,你的栏目名称会是: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

(2)班刊编辑部的文字组,请你校对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

曾经,童年如水一般沉澈透明,像天一般湛蓝广阔,像镜子一般明亮。而如今,童年像日落西山的太阳,余珲也将散去,使人畅然若失起来……

习作片段中有3个错别字,你进行如下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兴趣小组举行读书写作交流会,请你去邀请著名作家曹文轩来给同学们开设讲座在与他交谈中,你用语中最为得体的一句是______

A.曹老师,您能被邀请参加我们班的读书写作交流会,真是荣幸至极啊!

B.曹老师,我早就拜读了您的拙作,现奉上我的大作,敬请拜读。

C.曹老师,听了您的一场讲座,胜过我读十年书,感谢您不吝赐教!

D.曹老师,我殷切地期望您以后能经常参加我们的活动,我拭目以待!

 

(1)示例:佳作秀场、创作手记、名篇推荐 (2)“沉”改为“澄” “珲”改为“晖”或“辉” “畅”改为“怅”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栏目名称的能力。设计栏目名称时,要明确栏目的主题,拟写的名称要紧扣主题,语言简洁,符合所给形式特点。本题应该扣住“展示同学的优秀作文”来设计,不超过4个字。示例:佳作欣赏、创作手记、名篇展示等。 (2)本题考查汉字书写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沉澈”应为“澄澈”,意为清澈透明;“余珲”应为“余晖”,指傍晚的阳光;或为“余辉”,意为残留的光辉;“畅然若失”应为“怅然若失”,指心情沮丧,像丢了什么东西。形容心情失落的样子。 (3)A.“荣幸至极”是谦辞,用于自己,此处用于曹老师,使用不当; B. “拜读”“拙作”属于谦辞,用于自己,此句中第一个“拜读”使用正确,第二个“拜读”和“拙作”使用不当; C. 恰当得体; D. “殷切地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此处是学生对著名作家,使用不当;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潜园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B.现在已经是冬天了,这几天的温度大约零度以上。

C.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了啊!”

D.我们只要认真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眉开眼笑地告诉妈妈说他考了班级第一。

B.你别杞人忧天了,太阳还会从东边冉冉升起的。

C.善用修辞手法能使我们的作文神采奕奕

D.两位同学的做法是相同的,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吕不韦组织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D.安徒生,希腊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汉语知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语词语因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而被称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不带褒贬色彩的则是中性词。

B.反义词中一类是意义完全相反,如:美-丑;一类是意义相对,如:甜苦。

C.在汉语中,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如:“一张课桌”中的“一张”表示课桌的数量。

D.在代词中,“我”“我们”“你”“你们”“它”“它们”都是代指人的人称代词。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王湾 《次北固山下》)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_____________》)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________?(蒲松龄 《狼》)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

(7)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8)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