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故乡的银杏 张粉英 ①谷雨这个季节一到,无论走在何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故乡的银杏

张粉英

①谷雨这个季节一到,无论走在何处,只要看见银杏树,我都会抬头,寻找枝头叶间藏着的花蕊。判断它的雌雄,像个有经验的老农。

②我的谷雨,是与银杏树连在一起的,故乡的一棵银杏树。

③那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有多大呢?一个人抱不过来。曾经的夏天,我们一家人坐在树阴下吃饭;枝丫间用绳子吊一只小板凳,我们坐上去荡秋千;我哥哥小时候被打,偷偷爬到树上躲避惩罚,顺便睡过几次午觉。

④银杏雌雄异株,要想丰收,必须人工授粉,这是我大学毕业后才知道的。那一年,我去离家100多公里的一所乡村学校上班,父母不放心,叫我哥哥去看我。我哥哥一进学校大门,第一眼就见院子里的一棵高大银杏树,欣喜若狂:“这白果树是公的!”原来,在我上大学的那几年里,银杏价格飞涨,家家都指望卖银杏发财,我的故乡正在经历一场银杏狂欢。但家乡的雄性银杏树极为稀少。那几年,雄性花蕊只能依赖外地输入,它成为谷雨季节供不应求的商品,最贵的时候被炒到300元一斤,一度被称为“树黄金”。

⑤我哥哥于是摘些雄花花蕊带回去。他满载而来,腾空包里捎来的爆玉米花、花生、蚕豆、咸鸭蛋等等、只带银杏的花蕊回家。

⑥五年后,我调动工作,到了另一所乡村学校。学校所在的小镇上有许多银杏树,就栽种在街道两边。我有了一个小家,哥哥也去了外地,送银杏花蕊成为我的任务。与此同时,银杏价格不明原因地遭遇狂跌,雄性花蕊也不再值钱了。但我渐渐养成习惯,一到谷雨季节就要想着回一趟娘家。有-一年,我居然骑着自行车回家,单程是55公里。谷雨季节,我最为关注的就是银杏花蕊的成熟与采摘时间。花蕊可以在自然状态下保存三四天。我学会用纸盒子装着敲落的花蕊,下面垫上白纸。黄黄的花粉洇在纸上,那是最有生命力的花粉。将花粉泡在水里,用喷雾器洒到银杏枝头,雌花就会坐果,

⑦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奇怪的是,我每次远远地就看见母亲站在银查树下眺望,朝着我回家的方向。风儿撩起她散乱的白发,她佝偻着身体,一手扶着银杏树、不时抬头向路上张望,一只手不时捶打着弯曲的脊背。母亲已经眼花了,我走近了她才认出我,随即就是一声叹息:“女儿、你又瘦了!”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眶湿润了。

⑧前些年,哥嫂已经在大庄子上另外建了楼房、生活设施齐全,可父母却死活要住老宅,老宅与新房子隔着一条河,在一块大田中间,连自来水都不通,只能使用井水,父母就那样守着老宅、守着银杏树,直到相继去世。老屋倒塌了,最后的命运是被拆掉,推平还田。老屋周围有竹园和各种杂树,都被薅得光光的,只留下那棵银杏树。母亲去世后,头个周年我回去时,老屋的位置灿烂着一片油菜花、中间是孤零零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浓阴密布。我的眼泪瞬间就出来了。

⑨没有人在谷雨季节等我回家了,再也没有了!

⑩母亲说过,银杏花粉很轻,可以依靠风传媒,如今的谷雨季节一到,我就希望刮西风,希望这异地的花粉随风飘呀飘的,一直飘到我老家那棵银杏树上去,让它坐满果实。

(选自《扬子晚报》2019年5月13日,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我的谷雨,是与银杏树连在一起的”?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④段“我的故乡正在经历一场银杏狂欢。”说说句中“狂欢”的含义。

(2)第⑧段“母亲去世后,头个周年我回去时,老屋的位置灿烂着一片油菜花,中间是孤零零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浓阴密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文章⑦⑧段都提到“我”流泪。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次“流泪”的原因。—

4.文章第⑩段有何作用?

5.阅读第⑦段画线句和下面的链接文字,回答问题。

(链接)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节选自《背影》)

两段文字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同之处?

 

1.每到谷雨,我都会送回雄性花粉给老银杏树授粉;母亲每次都会在银杏树下等我。 2.(1)“狂欢”是纵情欢乐的意思。这里指银杏价格飞涨,家家都指望卖银杏发财。(2)示例一:作者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的形单影只,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内心的孤独。示例二:作者将“灿烂着一片油菜花”和“孤零零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对比,突出了银杏树的形单影只,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内心的孤独。 3.第一次是因为母亲每次都在银杏树下等“我”,关心“我”,因感动而流泪;第二次孤零零的银杏树引发了对母亲的思念,因感伤、思念而流泪。 4.结构上:照应标题,呼应开头;内容上:揭示主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令人回味。 5.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都表达了长辈对子女的关爱和子女对长辈的心疼与感激之情。 【解析】 1.仔细阅读文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关键的段落分析。第②自然段作者提到“我的谷雨,是与银杏树连在起的,故乡的一棵银杏树。”由此引出下文谷雨时我与银杏树相关联的事情。第⑥段写我接替哥哥的任务,每年谷雨习惯性的送银杏的雄性花蕊回家。第⑦段写母亲每次都站在银杏树下眺望,等我回家。这两件事体现了“我的谷雨,是与钱杏树连在起的”。 2.(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狂欢”本意为纵情欢乐,结合文章内容“在我上大学的那几年里,银杏价格飞涨,家家都指望卖银杏发财,我的故乡正在经历一场银杏狂欢。”可以看出此处的“狂欢”指的是因为银杏的价格飞涨,家乡的人都想通过卖银杏发财,突出了家乡人兴奋开心的心情。 (2)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划线句分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本句中“一片”和“一棵”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同时“灿烂着”和“孤零零”两种状态也形成对比。据此得出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油菜花茂盛繁密,而和自己家人、自己的回忆密切相关的银杏树却形单影只,此时母亲去世,睹物思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很容易就触发出来,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孤独。所以此处对比反衬了银杏树的孤单,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我对母亲的怀念。也可以从拟人的角度赏析。“孤零零”把“银杏树”人格化,运用“生动形象的写出……,表达了……情感”的格式,写出表达效果即可。 3.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首先找到文中两次提到我流泪的具体句子。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原因即可。第⑦段写“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眶湿润了”,此前写到我每次远远地就看见母亲站在银杏树下“眺望”母亲已经眼花了我走近了她才认出我,随即就是一声叹息:“女儿,你又瘦了!”由此可以看出“我”的流泪是因为感动,感动于母亲的等待,感动于母亲的关心。第⑧段写“我的眼泪瞬间就出来了”,是在母亲去世周年“我”回家,看到银杏树形单影只,再也没有了母亲的等待,伤感之情油然而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所以眼泪瞬间就出来了。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结尾段的一般作用。其作用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分析。在内容上,有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丰富文章的作用;在结构上,有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升华主旨,画龙点睛,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本文题目为“故乡的银杏”,结尾写到“希望这异地的花粉随风飘呀飘的,一直飘到我老家那棵银杏树上去,让它坐满果实。”结构上的作用为,照应题目,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母亲说过,银杏花粉很轻,可以依靠风传媒,如今的谷雨季节一到”,再次提到母亲的话,提到银杏花,提到谷雨季节自己对故乡银杏树的牵挂和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银杏树与我的生活密切相关,充满我对故乡的记忆,见证了母亲对我的爱,所以对钱杏树的牵挂实质上就是对母亲的怀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让人回味无穷。 5.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和对人物的情感分析。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然后分析划线句和链接材料的所采用的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情感,找出共同点即可。文本第⑦中“站在银查树下眺望”“扶着银杏树”“抬头向路上张望”“捶打着弯曲的脊背”属于动作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关爱。链接材料中“攀”“缩”是动作的细节描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据此写出共同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空间太阳能电站

①近来中国首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持续热播,片中关于太阳先于地球毁灭的下场颇让人关注。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根源。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享用”来自太阳的恩赐,建立空间太阳能电站就是选项之一。

②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只要太阳不毁灭,太阳能将永远用之不竭、整个地球表面每年可获得的太阳能发电量为114×1015kW·h,大约相当于当今世界能耗总量的100倍。在当前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逐渐走向枯竭的背景下,太阳能毫无疑问是未来能源的主要形式。那当前太阳能利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③问题出在今天所有的太阳能的利用设施都是建立在地球地面上,上面还覆盖着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只有47%能到达地球表面,我们在地面上加以利用的太阳能其实已经被打了五折。

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能不能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建设太阳能电站,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呢?毕竟,大气层外每平米面积每分钟接受的能量大约1367w,是地表的一倍多,而且建设在外太空的空间太阳能电站不受白天黑夜影响,可以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下。

⑤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上,中国再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已在内陆城市重庆启动建设。中国科学家计划,首先在2021年至2025年建设中小规模中流层太阳能电站并发电。下一步是在2030年开始建设兆瓦级空间太阳能试验电站。届时,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家。

⑥这毫无疑问是人类能源史上一次伟大的突破,如果取得成功,将彻底突破地球能源的困境,解决当前的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问题。为人类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发展空间

⑦但是,有人对此计划提出质疑,比如,在外太空的发电站如何能把电能传输到地面呢?

⑧事实上,关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已经在同步开展、比如微波输能技术,这种技术应用了电磁波能量可以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将微波聚焦后定向发射出去,在接收端通过整流天线把接收到的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能。比如,科学家利用电磁场的谐振进行电能传输就取得了突破。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提到《流浪地球》有何作用?

2.分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看法。

(材料)建造“太空三峡”最现实的难题就是经济费用。据专家预算,太空电站预计要花费8万亿元,相当于上百个三峡电站的成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

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赵王强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四,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单于闻之,率众来入,李牧为奇阵,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②入盗:入侵。③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④让:责备。⑤彀者:射手.⑥悉勒习战: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已而细柳军。______

(2)其将可袭而虏也。______

(3)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______

(4)赵王强使兵。______

2.用“/”号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2处)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3.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主要人物,请各举一例具体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其二

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注)①安史之乱之后,杜甫流落西南,寓居成都草堂,第二年写作题为“漫兴”的一组绝句.②手种:自己亲手种植,③野老;杜甫自指、④恰似:正如。⑤得:唐人口语,语助词。

1.请品味“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中“欺”字的妙处。

2.联系写作背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作业帮”“小猿搜题”“作业互助组”“作业大师”“懒人作业答案”……只要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若干解题软件。

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解题功能,受到不少学生的追捧。一位初二学生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凡秒钟就可找到最佳答案。

(活动我主持)

(1)班级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主题活动,让你做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6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我陈述)

(2)在讨论环节,针对不少学生使用“作业软件”的情况,大家议论纷纷。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进名著。

(1)《昆虫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孔雀蛾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为了这一目标,它们继承了一种很特别的天赋:不管路途多么远,路上怎样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碍,它总能找到对象。

B.萤火虫捕食蜗牛时,先给蜗牛注射一针麻醉剂,使它失去知觉,然后再向蜗牛体内注射一种液汁,将蜗牛肉变成液体,再吸进体内。

C.螳螂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却是昆虫世界里最凶猛的食肉动物,有时还会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D.红蚂蚁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蜜蜂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

(2)以下两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后完成相关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上面文字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上面文字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