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青檀
李木生
①如果可以以树为友,那我选择青檀。
②在城西四公里处的青檀山上,我和青檀一见如故。山阳揽一脉幽谷,有石径相盘。循径登高,便见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青檀树,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杂生于山石间。
③青檀山,唐代时还叫云峰山,山有云峰寺,谷称云峰谷。许是辈辈百姓见江山嬗变,世事沧桑,只有青檀模样不变,习性不改,遂约定俗成,称此山为青檀山。于是,谷也呼为青檀谷,寺也喊成青檀寺了。
④山,以树为名,这在世上是少见的。
⑤不过青檀长得并不排场,或许还有点儿丑。不高大,不挺拔,不舒展,连枝干都是疙疙瘩瘩。丑也罢了,还不大中用,不要说做大厦栋梁,就是桌椅板凳也难成材料。
⑥尽管如此,它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禁不住让它的枝握我的手,让它的叶抚我的脸,让它的疙瘩敲我的骨。离开一些日子了,我还在想它,想得活灵活现,那枝还在握我的手,那叶还在抚我的脸,那疙瘩还在敲着我的骨。而且我将永远清晰地记住,最让我动心的,是它的根!
⑦这是怎样的根啊——在无土的地方,在岩石密不透风的专制之中,它那比树干还要粗壮的根,蜿蜒不屈,勃郁而伸,臂膀般紧抱着岩石,镇静地泛着岩石一般的青白色,裸昭于光天化日之下。在大山的深处,根与石,该有着怎样不为人知但却惊心动魄的对峙与相搏?百年,千年,只见裸昭于光天化日之下的根与石,不动声色的相摽着,相摽着,渴饮昼夜,饥餐寒暑,直摽得岩石苍老变脆,一层层风化成粉尘,直摽得青檀根干强健,一棵棵举着青春的华盖。或在峭壁间横空临世,或于巨石下腾躯昂首,青檀之根,真有着龙的神韵!看似强大的岩石,肯定蛮横地无视过它,对于青檀生的权力和生命的萌动,冷酷地压制着,无情地封杀着。没有土壤,甚至连空气、阳光都封锁殆尽,青檀的根一定遭遇过千万次窒息枯死的灾难吧?也许青檀树稍稍随和一点儿,别说媚骨,哪怕只带点儿媚态,其生活境遇也会大大改观的。
⑧何必和岩石较劲?瞧那攀附于岩石与大树上的藤蔓,活得多恣意。不过这山如果没有了青檀,还有什么味道?当然,挣脱了石之束缚的青檀是寂寞的,遭弃的命运又总是和痛苦相伴,但是青檀就是青檀,它只将痛苦酿成反叛的力量,将灾难踏成前行的路阶,以根为矛、为刀、为剑、为鞭,拱起岩石,劈开岩石,顶裂岩石,刺穿岩石,直至沐浴在雨水与阳光里,为世上树立起一株又一株独立的青檀、自由的青檀。长得丑,不成材料,不被识、不被知是自然的,可是挨近它,我却被一种自在超然陶醉。随波逐流的灵魂,是不能俯察古今、咀嚼人世、享受生命的。有它百年千年和岩石相搏后所获得的解放,那曲折疙瘩的根干里,怎能不翻卷起黄河一般的思想与激情呢?细细地谛听风中的青檀,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啁啾着欢乐。
⑨听说,青檀树还出一种制造中国宣纸必备的原料,莫非它那疙疙瘩瘩的体内,正郁积着锦绣文章?记得离开青檀山老远了,我还回头再回头,看一眼再看一眼啁啾着欢乐的青檀。就是青檀生长的这块土地,曾经出过自荐用世的毛遂和视毛遂为上客的平原君,出过连鸡鸣狗盗之徒也被列为宾客的孟尝君,出过帮助汉高祖制定出完整的朝仪、令对知识分子轻蔑有加的刘邦高兴忘形高呼“吾乃今日方知皇帝之贵也”,从而得到重用的叔孙通,出过明朝名臣廉臣贾三近。这些当然都是这块土地上的先贤了。那么青檀呢?已经寂寞了无数个世纪的青檀,也许还要寂寞下去,因为青檀是属于另外一类,中国稀有的一类。它已经超出了传统观念的真假善恶美丑,甚至还超出了传统的出世入世,没有功利,绝不依附,只将一个欢乐的锦绣的生命生长着。
⑩青檀山下的老百姓讲,青檀木特别硬,连锯都锯不动它。看来,比石还硬的青檀是不会腐朽的了。但愿青檀们兴旺起来,那样世界就热闹有趣了。
1.文章第①段和第⑤段各有什么作用?
2.任选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
也许青檀树稍稍随和一点儿,别说媚骨,哪怕只带点儿媚态,生活境遇也会大大改观的。
3.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
4.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商於子论治国
宋濂
商於子①,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③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④必以牛,亦犹牧⑤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
(注)①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②豕:猪。③淖(nào):烂泥。④服田:驾牲口耕田。⑤牧:统治、管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商国之布衣也 布衣:
(2)尔辈以此究物理 物理:
(3)比至国 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招天下之士以治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刘向《唐雎不辱使命》)
B.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C.商君立有间 又何间焉(左丘明《曹刿论战》)
D.而治者乃愚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2)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
4.此文主要采用了“类比”和“讽刺”手法来论治国之道,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海棠①
东风袅袅泛崇光②,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③。
(注释)①这首绝句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②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③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1.诗中“泛”“恐”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诗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8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我国森林面积、森林积蓄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材料2)为鼓励污染防治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更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公告称,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按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根据公告,第三方防治企业是指受排污企业或政府委托负责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维护的企业。
(材料3)“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如今,①越来越多地方深入思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在治山理水、显山露水中抓住了发展机遇。在四川华蓥,实施退矿复垦、生态修复,昔日荒山变“金山”;在江西萍乡,于工矿废弃地打造湖光山色,“地下开挖”变“地上开花”;在河南平顶山,通过补短板、还欠账,黑色煤城实现“绿色转身”。②事实证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从理念到行动的一场深刻革命。思路一变天地宽。经济发展________消耗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是贫守青山的“缘木求鱼”,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________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
1.阅读(材料1)(材料2),请分别简要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为加强环境建设,学校要开展植树活动,请你为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工整。
3.(1)(材料3)两处划线句子,其中一句存在语病,请指出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材料3)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张飞请问入川之计。严颜曰:“败军之将,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许张弓只箭,径取成都。”
(1)给上述故事拟一个小标题。
(2)阅读选文,说说张飞对严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几乎成了性格暴躁的代名词。然而在选文中,我们却看到了张飞的另一面。请结合张飞对严颜态度的变化及顺利入川的结果,分析其性格特点。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题作答。若全部作答,按前四小题得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4)《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再现了激烈战斗的场面,表现了作者想要杀敌立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