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

阅读《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虑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1.文章以“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题目,有何妙处?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⑩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3.结合全文,分析第⑪段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对奶奶手的描写运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蓝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这就是正面描写。

B.文章第⑧段写了奶奶的“送老衣”以及“我”看到“送老衣”时的心酸感受,这段文字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C.文章第⑨段“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刺痛”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为奶奶的苍老感到伤悲、痛苦,从而也表现了“我”对奶奶的爱。

D.文章第⑩段中,“我”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现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的愧疚之情。

E.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样善良、勤劳能干、淳朴热心(大方)的老人。

 

1.(1)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答“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和“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中任意一句即可)。(2)以小见大(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3)表达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4)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2.嗔怪:意思是责怪。本义为发怒、生气,这里指假装发怒,是奶奶对孙女懂得关爱老人的欣慰和感受幸福的高兴之情。 3.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答出首尾呼应即可)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我希望奶奶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4.AB 【解析】 1.本题考查题目作用。1)结构作用。全文围绕“奶奶的手”展开,写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等事件,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你的指尖”就是奶奶的手,故题目是文章的线索。2)内容作用。“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中“温暖”写出了奶奶用手带给“我”的温暖,表达了“我”对奶奶的爱和感激,故题目暗示了文章主旨。奠定了感情基调。3)手法。用“指尖”来写“温暖”,抓住小小的细节来展现丰富的情感,以小见大。4)效果。语言丰富生动,引起读者兴趣。 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1)本义。“嗔怪”指带着爱的一种责怪。2)语境义。这里指奶奶拿到“我”送的戒指,用一种带着爱的语气来责怪“我”给她买了戒指。3)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孙女能够送自己礼物,内心是非常开心的和欣慰的,但是却也心疼孩子花钱给自己。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1)结构作用。“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照应题目,总结全文。2)内容作用。“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表达了对奶奶的爱的感激和对奶奶的爱,点明主旨。“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用疑问的方式委婉的表达希望奶奶能一直陪着自己,希望奶奶长寿的愿望。 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 “这就是正面描写”表述有误,“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蓝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这就是侧面描写。 B.文章第⑧段写了奶奶的“送老衣”以及“我”看到“送老衣”时的心酸感受,这段文字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另一方面则表达了自己对奶奶的感激和爱,表达了文章主旨,不离题,故B错误。 故选A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希亮,字公弼。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

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又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

(节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释)①里人:乡里人。②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猾:绰号。④坐:因,因为。⑤请老:告老还乡。⑥腐败:谷物受潮霉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悉_____(2)身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

3.文章写了陈希亮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1)树树皆秋色,______。(王绩《野望》)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征蓬出汉塞,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秋瑾《满江红》)

(6)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直接抒发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      乐:高兴,快乐

B.日光下,影布石上   澈:穿透,透射

C.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         清:凄清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布石上

C. D.其岸势犬牙差互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查看答案

    汽车共享时代的到来

①继共享单车火爆大街小巷之后,又一种新兴出行方式——共享汽车,成为大中城市的街头一景。4月28日上午,不少桂林市民在街上被多辆统一“着装”的共享汽车吸引了目光,在象山景区、七星景区、滨江路附近,不少游客率先开上了它,让自助游变成了落地自驾游。据了解,此次Gofun 出行是首汽集团针对移动出行推出的一款新能源分时租车产品,首批在桂林投放50辆新能源汽车,预计年底将再投入400辆新车。不久,南宁也将迎来共享汽车时代。

②这款共享汽车采取即取即用、分时租赁服务,按照“0.1元/分钟+1元/公里”方式合并计算价格。假如游客租用共享汽车行驶20公里、用时40分钟,要付4元时长费+20元里程费,合计24元。目前,为鼓励用户体验这种出行方式,运营方推出市民注册后将随即获得“1元3小时”用车券,完成首单后,更有“0元5小时”的优惠抵扣,相当于花费1元使用8小时。

③汽车共享业务是典型的舶来品。“汽车共享”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40年代,由瑞士人发明。他们在全国组织了“自驾车合作社”,这在瑞士这样的山地国家非常实用,一个人用完车后,便将车钥匙交给下一个人,比在平地国家建立网络更容易。后来日本、英国等国争相效仿,但都未形成规模。日本主要是因为汽车制造商不支持这个计划,日本人喜欢拥有一辆自己的私家车。而英国尽管获政府支持,但汽车租赁费用低廉,从而阻碍了“汽车共享”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电子钥匙和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今天的“汽车共享”不仅拥有技术保障,而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

④汽车共享是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的复合性业务,属于新兴行业,在中国更是很少有人知晓。但中国是人口大国,在人均社会资源非常有限,大型城市限车、限号的情况越来越严格,以及买车、养车成本越来越高,城市停车位饱和等大背景下,汽车消费将是一个困扰社会的新问题。

⑤汽车共享属于公共交通出行的补充,是满足自驾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国外有数据统计,一辆共享的汽车可以解决14个人的自驾出行需求,非常适合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优化路面交通资源配置。汽车共享的运营,使大型城市既不用建设太多的停车位,也能满足市民自驾出行的需求,是适合现阶段中国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目前,投入市场的共享汽车车型更多了,主要分为汽油车和电动汽车,汽油车为奔驰SMART,电动汽车有北汽E160、奇瑞EQ、比亚迪E5、荣威E50等等。

⑦有专家指出,“共享汽车”的使用权下放至流动的个体,因此对使用者的素质和社会诚信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议加快实现企业内部信用信息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衔接,并以此为依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使用者的消费行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下列关于“汽车共享”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继共享单车风靡全国之后,共享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B.共享汽车可即取即用、分时租赁,为了鼓励用户体验还推出领取优惠券活动。

C.它由瑞士的“驾车合作社”发展而来,后日本、英国效仿,已颇具规模。

D.现如今的“汽车共享”业务不仅拥有技术保障,而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最新消息出发,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了说明的对象。

B.文章按逻辑顺序介绍了共享汽车使用的现状、历史渊源及中国推广前景。

C.第③段中加点词“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比如: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按照桂林共享汽车现在的租用标准人们不花万元也可开奔驰SMART了。

B.在中国人均社会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汽车消费已是一个困扰社会的问题。

C.共享汽车的推广非常有利于北上广等大型城市的路面交通资源优化配置。

D.专家们对共享汽车这一新兴行业有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提出了建议。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