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吴下阿蒙”和“扑朔迷离”,分别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南北朝时北方的民歌《木兰诗》。
B.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光未然用组诗《黄河大合唱》向黄河唱出了豪迈的颂歌,端木蕻良通过《土地的誓言》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C.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李森祥的《台阶》,两篇散文都通过描写生活琐事,让人物形象真实而富有人情味。
D.古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称谓有区别,比如,“孤”是王侯的自称,“卿”是对臣子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学校只有始终坚持自己的教学良知,才能经得住时间,获得真正的成功。
B.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广受欢迎的刊物。
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身形,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到新发试卷上一个大大的红叉,我马上冲入办公室诘问老师:“老师,这题我还不是很明白,您能给我讲解一下吗?谢谢。”
B.民政部依法取缔了打着推广国学幌子骗钱敛财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院”等非法组织。
C.我们为人处世,应审时度势,灵活应变,与时俱进,不可锲而不舍、执着顽固。
D.近期流感爆发,若学校不以为然认为顺其自然即可,那就很可能出现大面积疫情。
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人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情是作品表达的重点。代父从军、不畏胡骑①__________(qí/jì)、征战沙场的木兰,为世人传颂:为祖国国防事业②________( 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的邓稼先,精神长存。面对老王在生命最后时刻送上谢礼时,杨绛先生的无心之举令其愿望落空,也让自己深感③__________(kuì zuò);面对原本被憎恶__________(④wù/ě)的保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时,鲁迅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比,比较、比、对比、横比、纵比、攀比、各种比,比比皆是。
比,发现差距,也区别不同;促人奋进,也给人压力……
请以“比”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以外,体裁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写作提示)写作前应梳理提纲,明确谁与谁比、比的结果与意义等,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阅读展开论述。
阅读提示:
(1)本文共2780字,建议阅读时间不超过8分钟。
(2)关注作者对苏东坡的评价性语句。
(三)《苏东坡传》原序(节选)
林语堂
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
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源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是可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数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也未尝不可比做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默,批评威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是之故,一直到今天,读者仍以阅读他的作品为乐,因为像他这一等人,总是关心世事,始终抗言直论,不稍隐讳的。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需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肯,完全发乎内心。他之写作,除去自得其乐外,别无理由,而今日吾人读其诗文,别无理由,只因为他写得那么美,那么道健朴茂,那么字字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
一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那么多人热爱这位大诗人,我极力想分析出这种缘故,现在该说到第二项理由,其实这项理由,和第一项理由也无大差别,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那就是,苏东坡自有其迷人的魔力,就如魔力之在女人,美丽芬芳之在花朵,是易于感觉而难于说明的,苏东坡主要的魔力,是熠煜闪灼的天才所具有的魔力,这等天才常常会引起要子或极其厚爱他的人为他忧心焦虑,令人不知应当因其大无畏的精神而敬爱他,抑或为了使他免于旁人的加害而劝阻他、保护他,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他挥动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抓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他享受宴饮、享受美酒,总是热诚而友善。他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一次,他厌恶某诗人之诗,就直说那“正是东京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
他开起玩笑来,不分敌友。有在朝廷盛典中,在众大臣之前,他向一位道学家开玩笑,用一个文词将他刺痛,他后来不得不承担此事的后果。可是,别人所不能了解的是,苏东坡会因事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苏东坡并非才不如人,因而也从不恨人。总之,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載舞,深得其乐,忧来临,一笑置之。他的这种魔力就是我这鲁拙之笔所要尽力描写的,他这种魔力也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对他所倾倒,所爱慕的。
本书所记載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民胞物与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但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以文才学术论他远超过其他文人学士之上,他自然无须心怀忌妒,自己既然伟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对人温和友善,对自己亦无损害,他是纯然一副淳朴自然相,故无需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羁绊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駒。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腐妄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虽然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而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苏东坡竟屡遭贬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有一次,苏东坡对他弟弟子由说了几句话,话说得最好,描写他自己也恰当不过: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认为那不尽然,至于他自己本人,是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在玄学方面,他是印度教的思想,但是在气质上,他却是道地的中国人的气质,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本书正文并未附有脚注,但曾细心引用来源可征之资料,并尽量用原来之语句,不过此等资料之运用,表面看来并不明显易见。因所据来源全系中文。供参考之脚注对大多数美国读者并不实用。资料来源可查书后参考书目。为免读者陷入中国人名复杂之苦恼,我已尽量淘汰不重要人物的名字,有时只用姓而略其名,此外对人也前后只用一个名字,因为中国文人有四五个名字。原文中引用的诗,有的我译英诗,有的因为句中有典故,译成英诗之后古怪而不像诗,若不加冗长的注解,含义仍然晦涩难解,我索性就采用散文略达文意了。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选“T”,错误的选“F”。)
1.作者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己。(________)
2.本序不仅说明本书著述的原因,也包含苏东坡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________)
3.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的原因是他具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________)
4.全书没有脚注,但大量援引了原文,表面看来明显易见。(________)
5.从本文可看出林语堂的语言特点是: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________)
6.本书原文用英语完成,翻译也由作家自己完成。(________)
7.林语堂之传记重在写苏东坡之神,全书十几万字,由于是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难免不够客观。(________)
8.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而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苏东坡一生顺遂且美好,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________)
9.苏东坡的迷人的魔力在于是熠煜闪灼的天才,因而他放浪形骸,轻松玩笑,只有喜悦和愉快,他享受宴饮、享受美酒,总是热诚而友善。(________)
10.苏东坡多次被贬谪流放,大半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多次遭遇不公,苦难深重,但他却没有抱怨和颓废。他豁达随遇而安,是苏东坡快乐人生哲学的体现。(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