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赏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

赏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第二段中加点的“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2.皇帝、内臣和百姓明明没有看到新装,他们为什么要说假话,装出都看见新装一样?

3.真话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说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1.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的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2.因为他们内心都怕被别人说成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 )。 3.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无邪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解析】 1.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语境可知,“这样的称赞”指的是前文观看皇帝游行的人发出的赞叹声音。根据本段中“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可提炼作答。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可知人们不说真话的原因是这种衣服的特性,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不称职或是愚蠢的人。那样他们会丢掉自己的官位或被人嘲笑。 3.本题考查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读懂文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与创作意图。这篇文章极力描写皇帝的愚蠢,众人的阿谀奉承,最后造成皇帝出丑的局面,是一个孩子揭开了事情的真相,这都表现了文章以此来教育我们要像孩子一样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读的郑振铎《猫》(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 亡失,更难过得多。

1.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愤怒→_____→ 无奈 →_____

2.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根据是: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研读传统文化的《亲亲为大(一)》,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选自七年级传统文化)

1.一个人只有_____自己的父母,才会把这种_____发扬光大,可以说,“_____”是检验人是否善良的试金石。

2.你阅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受?请谈一谈。

 

查看答案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作者诸葛亮是___时蜀汉的____家、军事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宁静无以致远。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研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请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不亦乎(通“悦”,愉快) B.人不知而不(生气,发怒)

C.吾日三吾身(自我检查,反省) D.矩(达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查看答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______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________之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

B.“风吹雨”既扣题“风雨大作”写实,,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臆想,并非身临疆场。

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人肺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