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学作品阅读 康德其人 毛姆 ①四点五十五分,仆人兰普准时将康德叫醒,五点整,康...

文学作品阅读

康德其人

毛姆

①四点五十五分,仆人兰普准时将康德叫醒,五点整,康德脚穿拖鞋,身披睡袍,头戴睡帽,睡帽上再加戴一顶三角帽,在书房里端坐如仪,准备用早餐。所谓早餐,不过是一杯清茶,一袋烟叶而已。接下来的两个钟点他用来预备上午的讲课。然后穿戴整齐。课堂就设在住所的一楼,讲课从七点到九点,听课的人极为踊跃,要想占个好位子,六点半之前就得到场才行。

②康德端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娓娓而谈,声音不大,手势更不多见,但举例极丰富,语气也很幽默,因此能令满座生风。他授课目的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若学生埋头苦记他的每一句话,他就要不高兴:“诸位何必要写得手忙脚乱呢,”有一次他这样说,“我的话又不是神谕。”

③康德讲课喜欢将眼睛盯住离他很近的一位学生,根据他脸上的表情来判断学生是否领会了他的讲课内容。可是一丁点的异常也会叫他分神。一次他看到有个学生的上衣掉了一粒纽扣,思路因此断下来无以为继,又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瞌睡的学生不停打哈欠,忍不住停下话头,说:“哈欠要是非打不可的话,照规矩一只手是该捂在嘴上的。”

④九点钟,康德回到房间,再次换上睡袍、睡帽、三角帽和拖鞋,一直学习到十二点四十五分。然后告诉楼下的厨子备饭,他穿戴整齐后回到书房,等着约好的客人来一起用餐。

⑤康德受不了一个人吃饭,因此饭时家里总少不了客人来,客人总不少于两位,多也不过五位,一到齐,康德就吩咐仆人上菜,他自己则亲自去拿银勺,这些银勺和钱放一起锁在客厅的写字台抽屉里。

⑥客人在餐厅里落座之后,康德说一句:“诸位,请。”就自己带头吃起来。饭菜异常丰盛,这是他白天里仅吃的一餐,有汤,干豆烧鱼,烤肉,末一道菜是干酪,还有时令水果,客人面前红白葡萄酒各摆一瓶,听凭自取。

⑦康德喜欢讲话,不过他喜欢一个人高谈阔论,要是有人打断他的话或者驳斥他,他就表现出满脸不快。不过他的话原也有趣得紧,就算一个人独占话头,也没人会有意见。

⑧他也会说一些笑话,他肚子里储存的笑话真多,讲起来也是妙趣横生,等大家都笑个不停,他说:“饭后笑一笑,可有助于肠胃消化。”

⑨他吃饭慢条斯理,客人直到很晚才会离开,送走客人后他不再回去落座,以防自己会睡着。他饭后绝不小憩,因为他觉得睡觉的时间能短则短,这样可以节省出时间,这样也就等于延年益寿。他开始例行的午后散步。

⑩康德身量不大,只有五英尺高,胸脯干瘪,一肩高一肩低,瘦得几乎皮包骨头。鹰钩鼻,但是眉毛清秀,面色红润。蓝色的眼睛虽然小,但炯炯有神,目光如炬。他衣着整洁,戴一顶淡黄色的小假发,黑色领结,衬衫的领口和袖口都有花边,上衣,马裤和背心都是上好的布料裁剪而成,灰色的丝绸长袜,脚穿带银搭扣的皮鞋,三角帽夹在腋下,手里握一根黄金柄的手杖。他每天散步一小时,风雨无阻,如果天色不好,仆人会撑一把大伞跟在后面。

⑪他平生唯一一次破例没出门散步是他收到卢梭名著《爱弥尔》的时候,他看得爱不释手,呆在家里三天没出门。他走得极慢,因为他觉得出汗不利于身体健康,他散步从不带伴儿,因为走路时他习惯用鼻孔呼吸,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感冒的风险,要是这会儿有人一同散步,囿于礼节他就得开口说话,这样就不得不改用嘴巴呼吸了。

⑫他散步的路线从不更改,总是沿着菩提小径走,按海涅所说,他一定要沿这条路走八个来回才罢休。每天他按时从家里出发,分毫不差,小镇上的人简直可以据此来给手表校准。回家后他走进书房开始读书写信,一直到夜幕降临。然后,他习惯于凝视附近一座教堂里的尖塔,思考萦绕在心头的种种问题。九点四十五分,一天的辛劳就此结束,到十点整,他将被子裹得服服帖帖的开始睡觉。

⑬康德活了八十岁,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出生的小镇六十里以外。他身体不好,小灾小病不断,身上经常疼痛,但他意志坚强,能够将注意力从病痛上转移,好像这些病痛跟他毫不相关。

⑭康德为人稳重,感情深藏不露,但他宅心仁厚,慷慨好施,唯财力有限,只能稍尽绵薄而已。他智力超群,推理能力也不同凡响,但感情上的事就未免捉襟见肘。他平生有两次认真考虑过婚姻大计,但他思前想后,不断权衡其利害得失,结果在漫长的等待期里相中的一位姑娘嫁作他人妇,另一位姑娘离开哥尼斯堡远走他乡,而他仍旧没有做出决定。

注释:(材料一)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他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材料二)“突降法”指的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急转直下,从意义重大的事突然转为琐碎平淡的事,语气从严肃庄重突然转为滑稽可笑,从而获得嘲笑、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材料三)毛姆:我对康德其人及其生平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为的是激发读者对这位大哲学家的兴趣,好引诱读者有足够耐心读完我下面将要展开的对康德一本著作的读后感。这本书有一个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标题《判断力批判》

1.与康德的旷世奇才相比,这些细节其实微不足道,但是世人就是喜爱欣赏伟人的世俗生活。请概括文中所写的康德生活中的四个细节

2.第③段运用了英语写作中的“突降法”。结合材料一、二具体分析第③段是如何运用突降法来表现康德这个人。

3.比较茨威格和毛姆对于眼睛描写的不同,结合我们所学课本内容和材料三,请从写作目的角度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描写的原因。

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

“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如“穿透了伪装的甲胄”的枪弹。那目光可以明察秋毫,可以尽揽广袤无垠的宇宙,可以引领人们仰视精神世界的顶峰,可以洞穿灵魂深处的阴暗,可以把“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

毛姆笔下的康德的眼睛:

蓝色的眼睛虽然小,但炯炯有神,目光如炬。

 

1.课堂上对学生吹毛求疵,亲自保管银汤匙,在宴席上霸占话语权,散步时各种古怪的习惯,在感请上的内敛。 2.康德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的影响力极大,世人很容易以为他是德高望重,不苟言笑的严肃庄重的人,可是第三段写到他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竟然如此吹毛求疵,真是令人惊讶和捧腹。 3.茨威格的描写非常详细,内容集中,不厌其烦地对眼睛作各种比喻夸张极尽铺陈渲染,毛姆地描写是非常简洁朴实。毛姆无意在读者面前为康德梳理一尊高大地雕像,因为他的成就已经足够高大,而且他这篇文章是为了给后面令人生畏地哲学著作读后感作一个铺垫,所以对康德地描写要尽量地俗世化平易化;而茨威格重在刻画托尔斯泰地不平凡,突出托尔斯泰地伟大地灵魂,所以抓住眼睛进行极致地铺陈渲染。 【解析】 1.考查对人物及其情节的梳理概括。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对于康德人物的塑造,选取世俗生活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来展现的。如第②③段写他上课的情景“可是一丁点的异常也会叫他分神。一次他看到有个学生的上衣掉了一粒纽扣,思路因此断下来无以为继,又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瞌睡的学生不停打哈欠,忍不住停下话头,说:‘哈欠要是非打不可的话,照规矩一只手是该捂在嘴上的。’”可知课堂上康德对学生吹毛求疵;第⑤段“……他自己则亲自去拿银勺,这些银勺和钱放一起锁在客厅的写字台抽屉里。”在吃饭方面他亲自保管汤勺;第⑦段“康德喜欢讲话,不过他喜欢一个人高谈阔论,要是有人打断他的话或者驳斥他,他就表现出满脸不快……就算一个人独占话头,也没人会有意见。”他在宴席上霸占话语权;第⑧段“他也会说一些笑话,他肚子里储存的笑话真多,讲起来也是妙趣横生。”他喜欢讲笑话;第⑨-⑫段写他散步时各种古怪的习惯;第⑭段“康德为人稳重,感情深藏不露”写出他在感请上的内敛。 2.考查“突降法”在文中的运用。材料二给出了“突降法”的定义:指的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急转直下,从意义重大的事突然转为琐碎平淡的事,语气从严肃庄重突然转为滑稽可笑,从而获得嘲笑、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材料一告诉我们康德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他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而文中的第②段,却写康德在上课时连学生上衣掉了一粒纽扣,一个瞌睡的学生不停打哈欠,这类小事都要指摘一番,如此吹毛求疵,与他极高的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真是令人惊讶和捧腹,产生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 3.考查因写作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的原因。明显看出茨威格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要比毛姆对康德的眼睛的描写要详细的多。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运用神奇的扩大、夸张的描写和连珠的妙喻,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茨威格不惜用浓墨重彩的描写来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是为了突出托尔斯泰的不平凡和灵魂的伟大。而毛姆对康德的眼睛只是做略微的描写,让我们对世俗生活中的康德有一个简要的了解,为的是引诱读者有足够耐心读完康德的一本令人望而生畏哲学著作的读后感,这才是主要的目的。因而毛姆用了简洁朴实的描写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1)结合“材料呈现”的具体内容,揣摩作者隐含在文字中的态度和立场。

材料呈现:

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查看答案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虽乘御风____________

(2)夕日欲__________

(3)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

(4)自富阳至桐庐一百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子夏曰:“______________,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

(5)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

(6)树,常常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读《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①_______________”,树成了传达相思的使者;读崔颢《黄鹤楼》“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的葱翠和芳草的碧绿连缀成了黄鹤楼前的明丽之景。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他们liàn(1)_______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lòu(2)_______,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逄zhòu(3)_______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4)______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你伤心痛苦时,父母的关爱就像春风感动着你;当你失落迷茫时,老师的话语就像春风激励着你;当你失望难过时,朋友的怀抱就像春风抚慰着你……

请以“何处不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