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衣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 ;加点“这”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 2.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3.议论,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 4.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解析】 1.本题是对作者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阿长问我,“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是“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何况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作者觉得与她多说无益。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结合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霹雳”运用比喻修辞,和词语“震悚”表现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 3.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能力。 记叙文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的作用是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的作用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描写作用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的描绘出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评价,因此是议论。“这”代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我对书的珍视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我原来讨厌的长妈妈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芳草鲜美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③便向路____

病终____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男女衣着,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B.此中人语/不足为外人

C.其林/林水源

D.水陆草木花/莲

3.下面加横线的词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5.翻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3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500条。继前些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如今“××姐”“××哥”“××帝”“给力、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奇葩。”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

(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

 

查看答案

按原文或提示填空。

(1)________,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2)《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

(3)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中表明诗人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大漠孤烟直,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6)写出一句关于莲花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杜甫诗歌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