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先与最后 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先与最后

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陈的,然而也会因了竟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竟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徉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竟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国人的心态

国人的表现

后果

最先

(1)______

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

凡事“不易有改革”

(3)______

最后

见危机作鸟兽散、遇困难中途放弃、(2)______

(4)______

国家“土崩瓦解”

 

 

2.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改句:见胜利则纷纷聚集,见失败则纷纷逃亡。

3.作者认为中国将来的脊梁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1. (1)怕(怯、惧) (2)嘲讽落后或坚持的人 (3)国民“日见其卑怯” (4)意近即可 2.原句用“兆”,意思是兆头。预示。“胜兆”只是胜利的兆头,“败兆”只是敌人“如入无人之境”有失败的可能,他们见到预兆就“纷纷聚集”或“纷纷逃亡”,更能表现这些人投机的嘴脸。 3.敢于担当(具有改革精神的前驱和闯将)、具有锲而不舍和独立思考判断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可概括:怕(怯、惧)。(2)结合“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可概括:嘲讽落后或坚持的人。(3)结合“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可概括:国民“日见其卑怯”。(4)结合“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可概括:国家少有有韧性、有勇气的英雄、反抗者以及他们的支持者。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两个句子不同的地方在于“胜兆”和“胜利”、“败兆”和“失败”两个词语的运用,“兆”是兆头、苗头的意思,“胜兆”指胜利的苗头,“败兆”指失败的苗头,指显露出胜利或失败刚刚有一点迹象,而“胜利”“失败”则是结果,当刚有一点胜利或失败的苗头时,人们就“纷纷聚集”“纷纷逃亡”,可以看出一些人投机的嘴脸,而“胜利”“失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可知,作者批评不敢为先的人,因为这会阻碍中国人的改革,作者希望有敢为人先的人,需要前驱和闯将,所以中国的脊梁需要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2)结合“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竟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可知,作者认为中国的脊梁需要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能够对虽然落后但是坚持的人肃然的人,他们也是中国的脊梁,他们不被周围的人影响,有独立的判断,中国的脊梁需要具有对思考判断的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几则小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一)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雅量二)

(二)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雅量三)

(三)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

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十九)

(四)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雅量三十五)

(注)①东市:指刑场。②靳固:吝音固守。③跌荡:摇晃跌倒。

1.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例句

《古代汉语词典》部分义项

选项

(1)《广陵散》于今绝矣

A.断绝B.横渡C.非常D.死亡

 

(2)文王亦寻悔焉

A.寻找B.使用C.沿着,顺着D.随后,不久

 

(3)书亦如故

A.所以B.故意C.从前,原来的D.缘故、原因

 

(4)看书竟

A.竟然B.终于C.从头到尾D.终了、完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简要分析(二)(三)两则故事在刻画人物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4.四则故事均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篇,请根据四则故事简要概括雅量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①端居:闲居。

1.联系两首诗歌,说说“远书”中会写些什么。

2.诗人为什么将秋天称为“素秋”?根据你对“素”字的理解,作简要分析。

3.下面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书籍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每本书在内容上,必然会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在读书时,一方面要虚心体会,努力研求其中的深湛义蕴;另一方面还要有批评态度,要辨识前人思想的偏失。       要虚心,       要保持批评精神,才是正确的态度。       在读书时勤于思考,加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能在前人已经达到的水平之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若盲目迷信典籍,缺乏批评精神,只能使思想陷于停滞,那是不足取的。

(摘自张岱年《<读书文萃>序》)

(材料二)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

(摘自朱光潜《谈读书》)

(1)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既……又……只有……才……           B.不仅……而且……如果……就……

C.既……又……如果……就……           D.不仅……还……只要……就……

(2)根据上下文,哪一项的诗句填入材料二的横线处最恰当?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C.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D.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中介绍的读书方法,完成下面的图表。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语段中高殿帅执意要拿下王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拣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使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来,捉拿王进。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2)所谓“旁观者清”,请你根据“智取生辰纲”事情经过,帮助杨志总结失败原因。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____________》)

(2)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香子》)

(5)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欲说还休,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