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应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②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以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
③如果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
④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可怜的一点点
⑤就可能对必须精读的东西囫囵吞枣
⑥如果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
⑦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A. ①③④⑦⑥⑤②
B. ①②⑥⑤③④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⑥⑤⑦③④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来了几个出版社的编辑。
B.她的胸前戴着五颜六色的大红花。
C.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她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美不胜收。
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
C.他们的表演,说唱、嘻哈、电音混为一谈,深受观众喜爱。
D.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岛。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奥密 咄咄逼人(duó) 不求甚解
B.酝酿(niàng) 云霄 恍然大悟(huǎng) 油然而生
C.贮蓄(chù) 和蔼 疲倦不堪(kān) 人声顶沸
D.倜傥(tì) 感概 花团锦簇(zù) 小心翼翼
题目:发生在 的一件事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
(2)围绕中心选材,注意交代记叙的要素。
(3)注意细节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二)阅读《智取遵义城》,完成下列小题。
智取遵义城
①1935 年 1 月 3 日,红四团在江界突破了敌人的乌江防线,控制了渡口。上级命令红六团立即跨过乌江,夺取遵义城。
②红六团的干部战士受领任务后,连夜摸黑坐竹筏子渡江。翌日天不亮,红六团继续向遵义开进。午后,侦察员报告,在距遵义 30 来里的一个村子里发现敌人外围据点,驻有一个多营的兵力。中央直属纵队司令员闻讯指示红六团,要全歼这些敌人,不让一个漏网,以免走漏风声。于是红六团兵分两路,把敌人严密包围起来。
③3点多钟,开始攻击。这时天下起了大雨。敌人迷信乌江天险,又碰到大雨滂沱,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准备,当他们听到枪声仓皇迎战时,已成了瓮中之鳖。所有的敌人,除了死的,全都当了俘虏。红六团团长朱水秋和政委王集成从俘虏中挑出一个连长、一个排长和十几名出身贫寒的士兵,对他们进行教育,从他们那里了解到遵义的工事、守敌的实力等情况,并据此画了一幅草图。
④掌握了遵义城守敌的底细,红六团首长决定化装成敌人,利用俘虏去诈城,打个便宜仗。他们把这个意图报告了刘伯承司令员,刘司令员高兴地说:“很好,这就是智慧。”并嘱咐说:“装敌人一定要装得像,千万不能叫敌人看出破绽来。”
⑤这出化装诈城的戏,由一营长曾宝堂演主角。他带着三连和侦察排及全团二三十个司号员,一色的敌军打扮。另外,把那十几个经过教育的俘虏,也编在他们当中。部队在后面跟进,准备诈城不成便强行进攻。
⑥夜里 9 点多钟,化了装的部队率先出发。天仍下着大雨,黑得什么也看不见,路又滑得像泼上了油。队列里不时有人摔跤,摔一跤后,就变成了泥人。不少人草鞋被烂泥拔掉,就赤着脚,踏着碎石、烂泥、荆棘前进。
⑦急行军两个多小时,雨变小了,前面的夜幕里出现了一点灯光,吊在半空。俘虏们说:“到了,这是遵义城上岗楼的灯光。”曾营长一声令下,部队便装作败退下来的样子,慌慌忙忙径直往城门跑去。
⑧“干什么的?”城上发出一句凶狠的问话,同时枪栓也拉得哗啦啦直响。
⑨“自己人”,被指定的一名俘虏用贵州话从容地回答。“哪一部分?”城楼上又问。
⑩这时,被俘虏的敌连长按事先交代他的内容,悲悲切切地回答:“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共匪’包围了,庄子丢了,营长也被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弟兄好歹逃出来。现在‘共匪’还在追我们,请快开开城门,救救我们!”
⑪“吵吵什么!”一个口气很冲的家伙大喝一声,估计是个当官的。随即城上射下来几道手电光,对着这支化装的队伍照来照去,未发现任何破绽,这才说“:等着,别吵,这就给你们开门。”
⑫“哗啦”一声,城门卸下了门栓,接着“吱——”,“吱——”两声,又高又厚的城门打开了。敌人恐慌地问:“怎么‘共匪’已经过乌江啦?来得好快呀!”
⑬“是啊,现在已经进了遵义城!”最靠近城门的是侦察排的几个战士,他们把枪口对着开门的两个敌人的太阳穴厉声地说:“告诉你们,我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A)那两个敌人吓得“啊”了一声,就像面条似的瘫在了地上。
⑭于是曾宝堂率领队伍一下子涌进城去,割断电线,收拾了城楼上的敌人,(B)二三十个司号员一齐吹起了冲锋号,后续部队像风一样向街里冲去。大多数敌人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就当了俘虏,只有少数敌人狼狈不堪地从北门逃窜。
⑮早晨,一轮朝阳升起来,遵义城解放了。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排列在街旁,兴高采烈地欢迎自己的队伍。
(摘自《红军长征的故事》有删改)
1.本文题为“智取遵义城”,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红军的“智”?
2.第⑥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A)处或(B)处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句)
4.第⑮段中“自己的队伍”能否换成“红军队伍”,为什么?
5.下面是网友读了此文后留言的上半句。请仿照上半句,写出下半句。
足智多谋,将军巧设锦囊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