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爱如海 马云 ①1964年9月10日,我出生在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爱如海

马云

①1964年9月10日,我出生在杭州一户普通人家。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

②当时,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为了陶冶我的情操,在我们兄妹中,他带我看戏最多。但我对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③记得母亲曾不无惋惜地对父亲说:“小云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没用。”但父亲回复母亲的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那我就当一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

④我后来能够学好外语,并且把这一学习兴趣与以后的工作、事业很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感谢父亲给予我的耐心和宽厚的鼓励。记得8岁时的一天,老爸因为我的调皮骂了我,我很生气,就用从小伙伴那学来的几句英语还口,我爸听不懂,但是发现我是在说外语时,他忽然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那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痛快!”他的这句话成为我日后学好外语的莫大动力,对于英语学习可以说越学越带劲。

⑤父亲发现我对英语有兴趣后,从8岁那年,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上找老外聊天儿。我用所学的只言片语与老外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过瘾,学习英语也越来越带劲。从13岁起,我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从初中到高中,我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常,唯有英语,真的成为我的闪光点,我几乎包了大小英语考试的第一名。但这个唯一的闪光点无法遮掩我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我的数学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一。

⑥高考落榜后,我决定出去打工,到一家宾馆应聘保安。结果,因为个儿矮被淘汰。那时,我的心几乎被各种打击敲碎了。父亲见我意志越来越消沉,悄悄找了关系,让我替杂志社蹬三轮车送书。沉重的体力劳动加上每月30.5元的工资让我渐渐麻木,也许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父亲却像一把铁锹,又一次开始铲凿我的痛处,记得他问我:“你每天骑20多公里路,来来回回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父亲的激励,让我下了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结果金榜题名的美好结局依然没有出现。

⑦再复习一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的决定,是我自己下的,父亲是全家唯一没有反对我的人,还为我请了一名杭州市的数学特级教师。结果第三次参加高考时,我的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离本科线差5分。或许是我们父子俩的执着感动了上苍,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未招满,我终于跌跌撞撞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英语专业。

⑧能够学到我的长项专业,让我的大学生活如鱼得水,我的人生也因此点亮。

⑨20多年的人生里,我的生活仿佛是“芝麻开门”的神话故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父亲几十年的爱,一铲一铲地为我开凿出了最宝贵的成功动因——挖掘我的兴趣,促成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把其变成我的特长,最后让它成为助力我人生的潜能。

(选自《思维与智慧》)

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改变“我”人生命运的两件大事。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那我就当一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⑦段中加点词“跌跌撞撞”的表达效果。

我终于跌跌撞撞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英语专业。

3.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4.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的作用。

 

1.①父亲发现“我”对英语感兴趣后,带“我”找老外聊天,激发了“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也成了“我”的闪光点。②“我”高考落榜后,父亲一次次激励“我”高考复习,最终成就了“我”的大学梦。 2.(1)示例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我”不放弃,想努力发现“我”的闪光点,并用它激励“我”成才的美好愿望和想法,表现了深深的父爱。示例2: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通过父亲的话,写出了他对“我”不放弃,努力发现“我”的闪光点,表现了深深的父爱,突出了父亲的形象。(2)“跌跌撞撞”本意是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在这里,“跌跌撞撞”生动形象地描画出了“我”多年高考的坎坷与艰辛,进而突出了父亲伟大的爱,富有表现力。 3.①父亲把自己比作铁锹,挖“我”的闪光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执着的爱。②父亲骂“我”,“我”用英语还口。父亲不但不生气,反而鼓励“我”好好学英语。可见父亲是一个疼爱儿子,善于挖掘儿子身上的闪光点。③“我”高考失利,父亲鼓励我复读,可见父亲是充满耐心和善于鼓励孩子的家长。 4.最后一段卒章显志,点明了“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与感激之情,升华了文章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删去,则收不到上述效果,文章自然会逊色不少。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要情节的概括。解答时,要全面把握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和层次,抓住作者情感表达的变化,通过文章重点段落或语句进行归纳概括。通过文章第④段“我后来能够学好外语,并且把这一学习兴趣与以后的工作、事业很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感谢父亲给予我的耐心和宽厚的鼓励”和第⑤段“父亲发现我对英语有兴趣后……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上找老外聊天儿……学习英语也越来越带劲……我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常,唯有英语,真的成为我的闪光点”可以概括出第一件事情:父亲鼓励并发展“我”学英语的兴趣,英语也成为了“我”的闪光点,并成为以后工作和事业巨大助力。通过第⑥段“父亲的激励,让我下了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和第⑦段“再复习一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父亲是全家唯一没有反对我的人,还为我请了一名杭州市的数学特级教师” 可以概括出第二件事情:“我”高考落榜后意志消沉,父亲不停的鼓劲,激励“我”参加高考复习,最终圆了“我”的大学梦,“我的人生也因此点亮”。据此作答即可。 2.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结合语句具体内容按照题干给出的角度要求进行分析。 (1)①从人物描写方法来看,联系上文可知,句中内容是父亲对母亲说的话,采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通过父亲要“当一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热切希望和不放弃的态度,要努力发现“我”的闪光点,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突出。 ②从修辞手法来看,通过句中“那我就当一把铁锹”可知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父亲把自己比喻成一把铁锹,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我”丝毫不想放弃,要加倍努力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并用它添补孩子不足之处,激励孩子成才的美好愿望和想法,凸显了深深的父爱。 (2)解答时,要全面理解文章,结合语境先分析词语本意,再分析其作用的表达效果。“跌跌撞撞”本意是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结合文章内容中“我”高考失利,在父亲的鼓励下两次复读,终于以五分之差在本科未招满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可知“跌跌撞撞”一词是对这一段经历的生动概括。形象地描画出了“我”多次参加高考的坎坷与艰辛之路,进一步突出了在这一过程中父亲伟大的爱一直陪伴着我呵护着我,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据此作答即可。 3.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结合文章内容,了解人物事迹,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和心理的句子,进行揣摩,从而概括出人物形象。由第①段“我”打架受处分,父亲并没有埋怨,而是一再为“我”转学一事,和第④段要感谢父亲给予“我”的耐心和宽厚的鼓励可见父亲待人宽厚有耐心;由第②段为陶冶“我”的情操,父亲带“我”看戏最多;第③段由父亲把自己比作铁锹,挖“我”的闪光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执着的爱和善于挖掘儿子身上的闪光点,第④段“我”用英语骂父亲,父亲不但不生气,反而激励“我”学好英语;第⑤段父亲骑自行车带为找老外聊天,帮“我”练习口语等事情,可见父亲关爱儿子、善于引导、教子有方;第⑥段由父亲鼓励“我”重走高考之路可见父亲的执著和充满耐心、善于鼓励孩子。据此作答即可。 4.考查对语段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理清文章层次,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本段属于文章结尾段落,结尾段落一般具有照应前文与题目、总结全文、深化或升华文章主题的、点明主旨、强化作者情感的作用。本文中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说明了“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父亲几十年的爱”,深切的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与感激,使文章主旨得到升华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删去,就收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文章也会逊色不少。据此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

①“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根据刘欣慈经典科幻作品改编的《流浪地球》引发了观影热潮,许多观众心里都会有个疑问,“流浪地球”究竟能否实现呢?

②从地球原有轨道到遥远的比邻星,按照小说而言,这是一场长达2500年、需要100代人才能完成的恢弘计划,它分为了五个阶段:(1)刹车阶段:凭借赤道上的“行星发动机”的巨大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2)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动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驶出太阳系;(3)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驶向人类选定的新家园“半人马座比邻星”;(4)后流浪阶段:驶出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利用500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1300年;然后调转发动机,利用700年进行减速;(5)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③人类是否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

④地球的转动能非常巨大。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历史上曾经实验过的释放能量最强的大伊万氢弹,释放的能量差不多是5000万TNT当量,然而相比较地球的转动能量,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的氢弹同时爆炸。想要建造并产生如此巨大推力的发动机,对于地球人类几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

⑤一旦地球停止转动,地球将会发生什么?

⑥没有了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海洋所淹没。原因很简单,在地球转动的时候,因为离心力的缘故,作为液态的海洋会朝向赤道附近聚集,所以一旦地球停止转动,这些水会向两极流动,从而造成大陆被淹没。没有了转动,地球将会有固定的一面朝向太阳,另外一面而将一直处于黑夜当中,就仿佛我们在南极或者北极所经历的极昼或者极夜那样。尽管有地球大气的存在,但是远离太阳的一面,还是会因为长期得不到太阳的照射,从而温度变得很低,不太适合生命的存在。

⑦脱离木星引力的方法合理吗?

⑧整部电影所展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摆脱木星的“刚性洛希极限”点。其实在电影当中,联合政府本来想通过一种叫做引力弹弓的效应,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行星本身也在围绕太阳转动,所以当行星吸引探测器或者其它天体的同时,就实际上赋予了探测器或者其它天体一部分速度,当探测器或者其它天体逃离出去的时候,就相当于被加速了。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如果我们站在静止的地面上向运动的火车顶上扔一个网球,在网球被弹起来的时候,地面上静止的人看到网球的速度,其实就是火车速度和网球原来速度的叠加。所以当天体从某个行星周围逃离的时候,其实就是本来的速度和天体速度的叠加。

⑨当然地球在太空流浪的征途之后也并非一番风顺,在前往比邻星的路途当中,还有很长的距离等待着地球去走。木星轨道之外,布满了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带,地球如何安全地经过这些小行星带,对于人类也是极大的挑战。

⑩流浪地球,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人类的能力无法实现。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文章改编)

1.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的氢弹同时爆炸。

3.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没有了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海洋所淹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习题。

选段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选段②: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觉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选段③: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选段①是作者在儿子__________(人名)面对_____情况时写给他的内容。

(2)选段②和选段③中作者都提到了“坚强”,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文中“坚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窈窕淑女, ______________。(《关雎》)

(2) 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 (《子衿》)

(3)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蒹葭》)

(4)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再遥远如同近邻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最能表现游人心情的词语是,表现了游人的心情。

2.请赏析第一句诗“花开红树乱莺啼”中的“乱”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不 能 四 五 龠 已 烂 醉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3.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