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李利军
①表妹结婚,我开车带着表弟,从上海赶回泗阳参加婚礼。
②路过蒋坝已日近午时,厨师表弟职业病犯了,说,去年在电视里看到,蒋坝在搞什么百船宴,看看吧。
③边走边看风景,一下子就到了湖边,车无法通行了。
④湖边只有孤零零的两三户人家。一个老汉正在院外一小块水泥地上翻晒着泥鳅。这时已经快过了饭点,肚子咕咕起了反应。下车,问路。
⑤“老人家,我们想找个地方吃中饭,哪里比较近?”
⑥老汉红红的脸庞,宽松的大腰裤,对襟褂子纽扣不纽,露出黑红的胸膛,一看,就是个每天干活,并且喜欢喝两口的人。
⑦他抬头望我们一眼:“很远呢,十几里地!走,到我家吃去!”
⑧看来,老汉家在搞渔家乐啊,跟着老汉下了大堤,堤下就是他的家。洪泽湖的水拍岸弄潮,几只湖鸭呱呱叫着,碧绿的水草婀娜摇曳。
⑨老伴在厨房烧饭,老汉说,“来人了,烧菜吃饭!”
⑩老伴瘦瘦高高的个,一脸黝黑,手扶门框伸出头来问:“想吃什么?”
(11)“烧个鱼吧,随便什么鱼。”我说。湖水煮湖鱼,原汁原味。况且,靠湖吃湖,也不会贵到哪里去吧?
(12)没个规整的餐厅,也没像样的厨房,更没有服务员,这饭钱他们会怎么收?两个老人看起来淳朴,倒不像会宰人的样子。
(13)不一会,四个菜端上来,老汉和我们一起坐了下来。
(14)“大妈一起来吧?”我们邀请。
(15)大妈摆手。也许,怕账不好算吧?我们也就没再强求。
(16)“你喝酒吧?”老汉忽然想起什么,问我。
(17)“不喝,要开车。”我摆手。
(18)老汉说:“男人到湖边哪有不喝酒的?”冲表弟努努嘴,“你喝,让这个小青年开车!”
(19)老汉到屋里拿出一瓶貌似比较高档的原装酒,啪地打开,倒在两个玻璃杯子里,示意我端一杯。我心一紧,这瓶酒也要算在我们头上了!只好硬着头皮端过杯子。
(20)青椒炒小虾,红烧鲢鱼,炒小藕,水芹菜炒干子,都是我爱吃的菜。估计菜100块钱,酒就算200块吧,300块应该够了,放大点,总不会超过500吧?我刚准备示意表弟去结账,见门口有个人影闪了一下,老汉大声说,大砍刀,进来吧!
(21)门外就进来一个粗壮的矮脚汉子,方头方脸,真像一把砍刀,我看着就发怵。大砍刀搓着手,嘿嘿地笑,四爷,要帮忙吗?我心里一惊,这下怕是碰着孙二娘的馒头店了,明早我和表弟就成包子馅了,表妹的婚礼看来是参加不了了!
(22)没啥,就两个人,你四娘就能搞定!老汉自信地说。我心里暗暗叫苦,被宰几百块钱和失去生命相比,真的是小菜一碟啊!
(23)我递个眼色给表弟,示意他瞅准机会打110报警,他个傻蛋却以为我要他去拍湖景,屁颠屁颠地拿着手机去拍照了。我心里凉了半截,恨由心生,都怪他要看什么百船宴,这下好,把小命都搭上了!
(24)表弟照一会湖景,回头看我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就掏钱去结账。
(25)“怎么能收钱呢?!”老汉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
(26)当然不要钱!要命!我从头凉到脚后跟。
(27)这荒天野地的湖边,搞两条人命真是分分钟的事情,原先两个老人对付我们可能有些吃力,这下来个大砍刀做帮手,如果菜里下了蒙药,酒里做点手脚……我的头真的晕了,眼前出现幻觉。
(28)“你这不是骂人吗?请还请不到呢!”老汉一脸不高兴。
(29)“就是!”大砍刀一脸讨好,连声说,“这湖边,十天半月的难得来个人,晚上到俺家再喝几盅!”
(30)门口,不知何时,聚了四五个女人和孩子,拘谨地朝这边望。这可不是幻觉,我悄悄伸手掐了一下大腿。
(31)“湖里人家来客,添双筷子加个碗,收钱?湖里人做不出来!”老汉有些不屑,老伴也和着说:“就是的!”
(32)大砍刀嘿嘿地笑,手不知道朝什么地方放,女人和孩子们不再拘谨,也呵呵地笑。
(33)告别渔翁夫妇,表弟开着车,转脸看我一眼,疑惑地问:“表哥,空调打够低了,你脑门上怎么都是汗啊?”
(34)“好好开你的车!”我擦着汗,问他,“下次再来的话,你还能找到这里吗?”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1.根据小说的情节概括填空。
我们想找个地方吃饭,老汉____________→老汉让老伴做饭,菜端上来和我们一起坐下→吃饭时,老汉____________→表弟掏钱结账,老汉____________
2.第⑧段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洪泽湖的水拍岸弄潮,几只湖鸭呱呱叫着,碧绿的水草婀娜摇曳。
3.按照提示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大砍刀搓着手,嘿嘿地笑,四爷,要帮忙吗?(“大砍刀”要帮“老汉”什么忙?这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2)“你这不是骂人吗?请还请不到呢!”老汉一脸不高兴。(“老汉”因为什么不高兴?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
薛晓倩
①评论当然是重要的。传统评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概述原著和提炼观点。贝克在他的著作《你和我》中认为:“思想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是书评而不是书籍。”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所有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取而代之,有些时候便选择阅读书评。
②除了书评的重要性,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书评的影响力,包含两个问题:首先,书评是否有影响力?其次,由书评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③为了证明评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经有了看法的事物,和那些你还不了解的事物。“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是个不错的例子。这个栏目会发布书籍、电影、电视秀和展览的介绍及评价,你可以收看节目,然后把认同或不认同的观点记录下来。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于你不喜欢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评论试图改变你的态度,那么,在你完全缺乏了解的领域,你会倾向于接受评论者提供的意见。相较而言,如果评论涉及你已经有所了解的领域,你就没那么容易被说动。节目里曾经讨论过一部我读过的小说,评论的观点和我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大相径庭,令我很不以为然。同样,我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家之言而厌烦一部电影。这证明了两点: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
④评论人对某些作品不够公平的时候,评论就成为了艺术的敌人。另外,大量可能不尽正确的文学批评影响了奖项评审,或许导致很多杰出的作品被低估。如果以往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近十五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和重塑,数字时代的“评论家观点”还有价值吗?
⑤《数字批评家》一书给出了在网络时代对文学评论的意义的思考。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结构,网络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费的文章、作为职业的博客写作,等等。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网络评论对文学评论传统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快如迅雷,又极具吸引力。
⑥网络时代的评论会像蔓草似的覆盖掉原始的文本,使其仅剩一个迷蒙的轮廓。当书评取代了书籍本身,评论的波涛淹没了文本本身,导致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对当前观点进行总结的文章。这一切想起来就令人沮丧——大量的文化交流是我们不可能追上而终将错过的。
⑦显然,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其内在价值,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我们希望字里行间都有爱,但是评论家们漫步在故事、图像、声音和口味所建构的迷宫里,一边怀疑。一边追寻符合他们口味的最终价值,我们应该喜欢这些吗?他们的文学评论深刻而准确吗?
(据2018年5月18日《文汇报》同名文章改写)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指出第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阅读第⑤⑥两段,概括网络文学评论的特点。
4.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紧扣名人名言论证中心论点,行文简洁,视野开阔,论证严谨。
B. 文章第①②段列举了部分评论家的观点及其争论的焦点,为第③段论证拓展了空间。
C. 文章第⑥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指出了网络时代评论的负面影响。
D. 本文引导读者正确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①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采,粗陈指归,如有未合,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类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素加敬。权曾因事望之,而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不敢显陈,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②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覆,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
(选自《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
(注释)①姊婿:姐夫。 ②颜氏:指孔子的学生颜渊,以德行著称。
1.解释加点的字
①素加敬(________) ②遂于权前为书(________)
③权怒益甚(________) ④不能躬相督厉(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划线的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值孙策卒,孙权姊婿见而异之,荐之于权。
②臣谢过不暇,不敢有言
3.说说孙权赦免校尉殷模的原因。
4.结合有关处理朱治、殷模的内容,谈谈诸葛瑾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①
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②,金陵③驿路楚④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释)①行营:主将出征驻扎之地。②事鼓鼙(pí):从事军务。鼓鼙,军用乐器。③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④楚:古代楚地。
1.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诗歌题目的意思。
2.诗人送别李判官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3.“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一位妈妈说:“说实话,我们并不太了解孩子到了哪个年龄段应该多补什么营养,仅有的一点知识都是通过电视广告或朋友圈转发的文章知道的。这样东听西看,也不知道靠谱不靠谱,有点茫然的感觉。”
(摘自《“儿童食品”噱头多》)
(材料二)“我家孩子从小吃的东西有70%都是‘儿童食品’,比如面条、麦片、牛奶,连酱油我都会买专门为儿童生产的。”李嫣然说,“‘儿童食品’的制造商一般会宣称专门添加了一些孩子需要的营养元素,而且‘儿童食品’造型可爱,会增加孩子的食欲。”
(摘自《“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
(材料三)“儿童食品”在生产上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很多“儿童食品”生产标准是以成人食品相关标准为依据的,并不适合儿童。在外观、风味、口感上吸引小孩子,是“儿童食品”成功的关键;但风味、口感的提高,都要以增加“不健康”的成分为代价。
(摘自《互动百科》)
(1)为什么家长给孩子吃“儿童食品”会存在误区?
(2)李嫣然的孩子过于肥胖,根据材料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3)要让“儿童食品”成为广大家长放心选用的食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请就此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目前电信诈骗花样多多。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反而扰乱了社会秩序。②为了避免各类电信诈骗每天不再重复上演,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④防范诈骗,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2)第②处用词不当,应将______删去。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