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当代著名书画家吴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当代著名书画家吴冠中曾经赞道:“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境内山环水绕,水源丰富,植被cōng郁,为人类的生息繁提供了 A 的条件。山水相依, B ,漫步在周庄,感受中国经济强镇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让人流连忘反。

——选自《中国古镇游》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____ cōng____郁 繁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根据语境,将下面两个成语填入文中A、B两处横线内。

人杰地灵 得天独厚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4)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节奏。(画2处)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

 

誉 葱 yǎn 流连忘反 流连忘返 A得天独厚 B 人杰地灵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 【解析】 (1)关于字音字形,平常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与生僻字的积累。“赞誉”意思是赞美称扬;“葱郁”意思是青翠繁盛貌,形容旺盛、美好;“繁衍”意思是繁殖衍生,逐渐增多,读“yǎn”,注意与“罪愆”的“愆”(qiān)做好区分。 (2)文段中能够寻找错别字,一般从成语下手。此段中“流连忘反”应改为“流连忘返”,意思是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流连:留恋不止。“忘返”有“忘记返回”之意,所以是“返回”的“返”。 (3)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A的条件”应该是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好的环境,所以此处选“得天独厚”;“山水相依,B,漫步在周庄,感受中国经济强镇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让人流连忘反”,由“文化气息”可判断是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故此处选“人杰地灵”。 (4)“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一句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主语是“黄山”,谓语是“集”,宾语是“中国山川之美”,题干要求断句为两处,故断句为“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 (《庄子》)

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三)》)

③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 (杜甫《春望》)

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关雎》中表现男子因思念心上人而难以入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反映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倾诉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苦闷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们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题目:共享快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8年5 月4日,太原市“互联网十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基地一红跪山基地正式上线启动,这是太原市启动的第二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基地。

太原市是全国第二批“ 互联网十全民义务植树”试点,自3月12日在阳曲县北山义务植树基地启动试点以来,近几个月,省、太原市及各县(市区)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履行植树义务,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部队、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市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太原市“互联网十全民义务植树”网上尽责通道访问点击量达到22万人次,通过网络捐资尽责和实体植树尽责等形式,全市累计参加植树总人数达到40万人,完成义务植树达到200万株。

当天,省、太原市绿委和太原市林业局、阳曲县四套班子负责人以及阳曲县直机关、乡镇、志愿者共计500余人在红跪山“互联网十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并领取了义务植树尽责证书。本次活动植树近万株,证书发放500余份。

材料二

植树造林标语

1.栽好树、管好树、护好树是公民的光荣职责。

2.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3.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4.处处造林林似海,家家植树树成荫。

5.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

材料三

植树造林的好处

保持水土: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中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树造林可以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会减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种植许多林帶,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清除空气污染: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的温度比空地上低10C左右,冬季高2~3C。

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使空气中的尘埃大量减少,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天然的消音器:绿化带能吸收声波,减少噪声。在城市街道、空旷地带以及房屋庭院种上绿树花草,能减轻噪声污染。从林木防止噪声的效果来看,林带越宽越密越好。

班里召开“绿色环保.植树造林”主题班会.你搜集了以上材料。

(1)请你仿造材料二,写两则关于植树造林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在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了组员们的议论:

李莉: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太遥远了,这些都是大人们的事儿。

朱丹:是啊,我们学习负担沉重,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李明:植树对保护环境作用有限,保护环境主要得靠控制污水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

围绕班会主题,你作为组长,针对组员的议论.该说些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语言得体;③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台上蘸来蘸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将水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里都倒了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的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的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字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義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有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地变得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我听说,连土匯下山,见到路上的宇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宇。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舱底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

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佑护。笔墨为杖,行至今日。

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笔墨童年》,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1)请你在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前写一段话,使之或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不少于40字)   

(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有“情感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美文美语”栏目。请将《笔墨童年》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

写作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晓红同学想去太原市图书馆借阅图书,但是她对太原市图书馆不是很了解。请你仔细读图,写一段话,向晓红介绍你从图中了解到的有关信息。

写作提示:①说明太原市图书馆的位置、开馆时间、可乘坐的公交;②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