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_____,推荐理由是: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A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B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C只要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才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_____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D“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文段画线句子A、B、C、D中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
(2)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①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
②“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③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④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⑤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③①④②⑤
D.⑤②①④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山萌虽在,锦书难托”,①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fēi_____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②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大义凛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③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作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④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痛彻心fēi_____
②不屑_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
②“_______”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痛彻
B.大义凛然
C.娓娓
D.生离死别
(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序号①②③④),使用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多变的天气让你猝不及防,学习的收获让你惊喜不已,成长的变化让你与众不同生活中常有一些你意料之外的事。
请以“万万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桌竹之属,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典,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道德经》)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屋舍俨然(______)
(2)桑竹之属(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
(4)悉如外人(______)
(5)虽有甲兵(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划1处。
(1)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2)民 至 老 死 不 相往 来
4.(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甲) | ①____ | 设酒杀鸡作食 | 屋舍俨然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乙) | 美其服 | ②____ | ③____ | ④____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的风景
查一路
①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我会常常想货郎。一条黝黑发亮的扁担,一面像小姑娘摇着发辫的手鼓,一副光亮的货架货郎的足迹已远,而我追逐着那激越的鼓点从一个孩童进入了成年。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连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②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黛郎的鼓声唤醒,乡村是寂静的,总在等待货郎带来生机。鼓声由远及近,女人们像母雀瞅见了黄的谷粒,扑腾着双超汇集到老槐树的脚下一一货郎歇脚的地方,手拿针头线脑、几尺头绳,几匹花布,与见多识广的货郎说东道西讨价还价,打情骂俏。孩子们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尖叫着、欢呼着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货架里面的物什在玻璃下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能够发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构成了乡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甲)他们积攒着每一枚硬币用预备好的每一枚硬币迎来激越的鼓声远远的吆喝近了:破鞋底破鞋壳废纸猪鬃鸡毛鸭毛兑糖换针哪为了这一声喝,为了兑现这一声吆喝,孩子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头田塍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的眼睛,让贫瘠变为富有,单调冷落的土地被渴望一遍一遍不倦地阅读。(乙)
③货郎常常是外乡人,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一根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货架在生活中漂泊,货郎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们也许会用一个顶针或者一个发夹几尺头绳换来一碗剩饭充饥,路边的风雨中的破庙可能成为临时的安身之所。疲惫思归的时候,可能是脑海中浮现出妻儿在家中等待的光景,若有若无的幸福在那张黝黑的脸上滑过,陶醉的感觉击穿了他们在尘世奔忙中抵御风霜的圆滑和吝啬。他们大发善心少有地慷慨,突然停下货架从中取出水果糖一人一粒。动作像闪电样急促,不容被施舍的对象再有非分之想。(丙)
④货郎习惯于对每一位陌生人微笑,表情谦卑,视所有人为衣食父母。他们贪图微利但不取不义之财。八岁那年,我脱下一双新鞋换了一盒水彩蜡笔。天黑了才惴惴不安地回家。我父亲不肯相信穿在脚上的鞋子会弄了,关上了厅堂的大门,准备将我痛打一顿。远远地货郎的鼓声近了,鼓声在我家门前停顿下来,还有货担落地扁担吱呀呀的声响。接着,鼓声响起,由近而远。我父亲打开门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门前的我的那双新鞋。而货郎的背影已远,消失在树影婆娑、山腹暮霭笼罩的山道上。(丁)货郎是不是要到落日的山那一边,微弱的星光能不能照亮他回家的路。
⑤擎起激越的鼓,用朴素愿望,敲响沉寂的岁月,让快乐在生活中流布四方。日子被一页一页地翻了过去,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那时,我的心里第一次对货郎产生了牵挂
A.(甲) B.(乙) C.(丙) D.(丁)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追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
3.第②段中“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
4.作者笔下的货郎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行走的风景”的理解。